八年级上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

发布 2022-12-23 14:11:28 阅读 8537

活动说明。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它已成为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课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法,让学生最传统最基本的眼看、耳听、手记的方法,去观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而直观地形象地感知彩陶所反映出的历史及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对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引到学生对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观察,了解彩陶的造型,颜色和图案,分析彩陶的用途,想象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学会用观察的学习方法,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鼓励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彩陶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

让学生观察彩陶实物并动手仿制几件陶器,激发学生发掘历史真相的兴趣。

活动过程。第一步:让学生分组讨论,辨别陶器的名称、类型、用途。

逐步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陶器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它的制作流程是怎么样的?

有那些工具可帮助制作?这些彩陶是什么形状?它有哪些用途?

它的彩绘颜色图案是怎么样的?这些神秘的图案表达和反映了远古祖先什么样的感情、意识、生活状态?它们代表什么含义?

看着这些图案你还能想到什么?

先让学生看第1课到第4课的**,说说这些陶器的用途是什么,图案有那些。

人形陶罐的造型、用途]塑造非常生动逼真。这个头部塑像的女孩,充满稚气。在远古祖先的手下刻画得十分传神,脸部富有弹性而丰满,曲线流畅。

这个头壶可能是用来储存液体状东西的。它反映出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塑艺术已趋于成熟,其标志就是陶塑与制作陶器结合起来。这种把周围生活中最熟悉的人及动植物装饰到陶器上,使陶器成为既有实用价值,又能供人欣赏的艺术品的事实,再次证明陶器的发明**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小口尖底瓶的形状、用途及其设计原理]这是生活用具之一,主要用于吸水。瓶底呈尖底,大腹,顶部是一碗状;瓶中部两侧各有一把手,从这种吸水瓶的设计形状看我们可以知道,6000多年前的先祖们已懂得一些物理知识。

舞蹈纹彩陶盆的形状用途图案特点及其反映的生活方式]此舞蹈图看上去如在舞台上演出一般。舞蹈图每组均为5人,舞者手拉着手,头面向右前方,右腿向左前方跨出,踏着节拍,翩翩起舞。从画面看,五人动作协调,舞姿轻松自然,情绪欢快热烈,场面也壮观。

这个彩陶盆是第一个发现的直接反映和描绘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的场景,尤其是反映原始先民跳舞图画的文物,因此,在他成为名闻遐迩、举世无双的国宝的时候,这幅原始舞蹈图所表达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但不管怎么说,舞蹈纹彩陶盆确是新石器时代的一幅现实主义佳作。每个看到他的人,都能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原始社会生活的浓郁气息,耳边仿佛还能听到乐器的伴奏声。这件彩陶盆的纹样,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原始社会彩陶艺术的形象资料,也为研究原始社会的舞蹈艺术和服饰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令人百看不厌。

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外形用途图案特点及代表的含义]从整个陶盆的构图来看,人面居于主体,人、鱼地位层次清晰,人面在鱼群中悠然自得的神态,表现了人与鱼之间的非同一般的关系,显示出此彩陶图案虽拙朴简单,但又幻奇怪异;同时两种纹样成两两相对的关系,反映出半坡氏族聚落已有几何分割布局的意识。总之,这种鱼纹和人面鱼纹是距今6500-2023年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典型装饰纹样。在这个彩陶盆之后,考古学家又发现了十多个与之相同或相似的陶盆。

这个陶盆无论从装饰艺术,还是从科学结构来看,都是一个完美的作品,它不仅具有生活用品的使用价值,又充满了艺术之美。

那么,从这个陶盆来看,鱼是不是半坡居民赖与生存的主要食物呢?这些图案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请同学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彩陶及其图案所反映的远古祖先的生活]新石器时代远古祖先进行的是原始的农业生产,其耕作方法通常被称为“刀耕火种”。彩陶的出土及其花纹图案向我们揭示出远古祖先这样的生活画面:当时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人们开始定居下来。

其居住地主要选择在河流沿岸高亢而平坦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靠近水源居住,既方便生活、耕种、畜牧、狩猎、捕鱼等的需要,而且也方便人们的互相来往。当时的人们除了进行原始的种植生产外,渔猎、采集活动也是人们维持生活的主要方式。正因为如此,制作陶器才成为一种专门技术,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众多需要,耳彩陶上的鱼纹等动物纹、植物纹则是这种生活的最好的真实写照。

因为人们只有在长期的渔猎、采集活动中,细致地观察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姿态、形状后,才能创造出如此生动真实的写生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由写实发展为抽象化,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彩陶图案花纹。

第二步:这些陶器的制作流程是怎么样的?

黑陶和白陶的烧制技术。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现的两个新品种,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这时的陶器已用快转陶车来制造。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

使用时,由一人转动轮盘,使其急速旋转,由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转陶车制坯,数量多,质量也好。烧制技术也有提高。

扩大了窑室,缩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窑箅箅孔的数量,使热力分布更加均匀。这时采用了高温下严密封窑技术,使陶土中的铁元素得以还原,有的还在陶土中掺过炭,因此烧成的陶器多为黑色。白陶用高岭土制造,制造时努力保持陶土的纯洁,因而烧成了白色。

白陶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它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白陶上有的还有图案花纹。

半坡彩陶的烧制技术。

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经验的妇女们制造的。她们选用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泥土作陶土,并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洗掉泥土中的杂质,或掺和适量的沙子以便耐火。陶土调好后,搓成泥条用盘筑法或分段衔接法做坯,小器物则直接用手捏塑而成。

接着是修饰陶坯,先用慢转陶轮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湿粘土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要用陶垫托着内壁,细心地进行拍打,使之加大密度与光洁度。上彩之前要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

绘彩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蘸上赤铁矿粉或氧化锰粉,在器皿上绘出红色或黑色的花纹来。最后放在窑中去烧成。由于当时的窑室封闭得还不够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绝大部分呈红色或红褐色。

因为烧制火候估计有1 000 ℃左右,所以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的高。

陶器的发明:陶器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形成而逐渐发明的,距今约2023年,即新石器时代早期,而农业大约是在距今一万多年前开始出现的。在农业生产出现之前,人类的远古祖先靠原始的狩猎、采集维持生活。

由于所获食物有限,一般都是随即就消费掉了,很少需要储存;即使有,也只要利用大自然中的植物枝条或较大些的果实硬壳加工、编制成容器就行了。而农业生产开始出现后,一方面所收获的粮食多了,需要储存的多余部分以备无收获的季节食用;另一方面,植物的种子也需要储存保留至来年再种;再者,要防止自然界其他动物、虫类对储存食物、种子等的危害,原先的那些容器显然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了。因此,陶器的出现是必然的,它是农耕生产的伴随物。

农耕生产的出现,不仅使人类逐渐停止了动荡不安的流徙生活,开始定居下来,而且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火的利用以及粮食作物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主要位置,使得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具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从而促使陶器在发明后不断地得到发展、改进,产生了不同类型和用途的使用炊具、容器和饮食器具,从而成为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当然陶器的发明与火的利用、人们对于粘土的认识也是分不开的。自从制陶技术发明后,远古祖先们不仅用它制做各种生活用具,而且还把它运用到生产、原始艺术等方面。总之,制陶技术的发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重大意义。

彩陶的制作:主要有几个环节―――挖陶窑、制陶抷、烧制。彩陶的抷子一般由手工制成,具体有两种方式:小型的直接采用手捏塑的方法制成陶抷;大型的采用泥条圈叠筑法和泥条回旋盘筑法。

陶抷制做的最后环节是彩绘图案。当时所用的彩绘原料主要是矿物原料,当时的彩绘图案主要有动物花纹、植物纹、几何纹、回旋纹、网格纹、圆圈纹、菱形纹。彩陶制好后,就可以放到窑室的平台上,用草泥土封好,留出出烟孔,然后点火烧制。

经过一定的时间,彩陶就烧成了。由于当时的技术不成熟,远古祖先尚不能完全控制烧成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氛。当时的烧成温度一般在800度到1000度左右。

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知识点 彩陶文化分布的区域 种类 特点 功能 彩陶刻画的符号的功能。能力培养 通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直观地感受历史 在 性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习运用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思想培养目标 通过了解彩陶文化,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感知远古的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培养学生热爱历史...

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教案北师大版

2019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 教案北师大。版。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 通过收集 观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及资料,来了解彩陶的造型 颜色和图案,分析彩陶的用途,想象先民的生产 生活情景。2 通过亲手尝试制作陶器作品,加强对陶器的认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同步练...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教案北师大版 1

破解彩陶之谜。一 活动目标。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陶器的出现是农耕生产出现的结果,明确彩陶是远古祖先重要的生产 生活工具,对社会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2.了解彩陶的特征 制作过程和生成的大致年代,从而体验先民的智慧和生产生活情况。3.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 观察 动手制作彩陶模型,增强参与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