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纪伯伦

发布 2022-12-21 03:44:28 阅读 5787

作者作品: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黎巴嫩文坛骄子 ——纪伯伦,他是阿拉伯现代**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是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的中坚和代表。他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 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__的浪?热情洋溢一往情深无比忠诚多情浪漫温柔善良痴情缠绵任性

__的雨?滋润万物让山河欢乐让花草欢笑传递爱情充满爱心启迪心扉。

浪之歌》1、“浪”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她唱出了怎样的歌?

答: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

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

2、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海浪对海岸的忠诚,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3、作者借浪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答: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海浪的象征?

4、语言特点:

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用拟人手法赋予“浪”以人的灵性,想象新奇;

成语、文言词的使用,有文采;押韵,朗朗上口。

雨之歌》1、 回忆古诗词中描写雨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文章中作者用了那些事物来描绘雨?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鸟,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

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歌颂雨,在作者的笔下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一个奉献者的形象,滋润万物,传递信息。一个信使的形象, 为云彩和田野传情。)

3、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无私的奉献者的歌颂。借雨之歌,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

4、语言特色。

首先是本文通篇都利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其次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来美化雨,利用了比喻和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才塑造成了这丰富而多情的雨的形象。

小结: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

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已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拓展延伸: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去感悟人生的无数哲理吧。

选择你喜爱的大自然的某一种事物(如花、草、彩虹、雪等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要求:采用第一人称。

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

仿写句式:1)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2)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选一仿写,注意要有中心)

学生范例:我(花)是大地的女儿,是蜜蜂的母亲,是蝴蝶的情侣。

我(雪)是只只寻梦的蝴蝶,漫天飞舞着,以我婀娜的舞姿,装饰美丽的人间。

模仿创作:一粒沙、一棵树、一株草、一片云……都可能触动我们的情丝,引发我们的想象。请用第一人称,运用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选取一物,以“__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写一首散文诗,展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左右)

八年级语文组歌

10 组歌 节选 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文章的艺术魅力和深层内涵。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教学重点 难点 文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及其它修辞手段 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及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感。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组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组歌 教案。教学目标 1 朗读与细读相结合,体会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引导学生热爱自然 敬畏生命。3学写散文诗。教学重难点 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第一课时 浪之歌 一 课文导入 图画导入法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画 出示海浪图 指名说出画面内容 海浪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教案

组歌 教学目标。1 朗读与细读相结合 2 篇章语义分析与自然常识讲解相结合 3 锻炼学生自由想象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热爱自然 敬畏生命。教学重难点 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教学课时 二课时第一课时 浪之歌 一 课文导入。简介诗人纪伯伦 1883 1931 黎巴嫩诗人 散文作家 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