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归纳

发布 2022-12-16 08:56:28 阅读 3251

三,光的反射定律:

1.一分二等三共: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b入射角=反射角;c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分居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应用:水面出现倒影;平面镜成像;自行车尾灯;潜望镜;遥控器对准墙也能控制电视的频道;黑板反光,导致一些同学看不到字。

3.光路可逆:原来的反射光线如果变成入射光线,那么现在的反射光线将一定沿着原来的入射方向射出。

四。漫反射:a镜面凹凸不平,导致光线四射。b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白纸凹凸不平,阳光射到白纸上,我们不会感到刺眼)

五.平面镜成像:

1.成像特点:等大,正立,虚像。

2.**实验:a.实验装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确定虚像的位置,便于我们测量像距;b.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b.所成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但能看到虚像。

3.原理:光的反射现象,能看到虚像,说明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构成。能用相机拍摄。

六.虚像:虚像并不是真正的光源,进入眼睛的光并不是真正来自那里。是因为人眼总是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人眼受了骗。

七.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如果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中射入空气中,根据光路可逆,原来的入射光线将变成折射光线,原来的折射光线将变成入射光线。

八.折射应用:水中断筷,潭清疑水浅,叉鱼要叉下方,潜水员看到岸边的树木变高了。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九.光的色散:1.实质:光的折射。 2.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3.彩虹出现,水滴相当于一个三棱镜。

十.三原色: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青,黄。

十一。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通过它的色光决定。2.不透明物体: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十二,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红光之外。2.紫外线:紫光之外。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这里所说的汇聚和发散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光线变得更加的汇聚或发散了。

焦点:平行光照射凸透镜或凹透镜,凸透镜光线会聚一点,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一点,这点就叫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像距。

正倒。大小。

虚实。应用。

u>2f

f倒立。缩小。

实像。照相机原理。

u=2fv=2f

倒立。等大。

实像。fv>2f

倒立。放大。

实像。投影仪原理。

u=2f不成像。

uv>u

正立。放大。

虚像。放大镜原理。

顺口溜: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虚像同侧立,物远像变大;

像大像距大,像小像距小。

分析: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当u>f时,成实像; 当u凸透镜二倍焦距处时放大的缩小的分界点: 当u>2f时,成缩小的像; 当u<2f时,成放大的像。

3.实像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侧,都是倒立的,虚像和物体本身在凸透镜的同侧。

4.物远像变小(物近像变大):只适用实像。a当物体远离凸透镜移动,像要变小。b.当靠近凸透镜移动,像要变大。

5.虚像同侧立:虚像都是正立的,物体和虚像的位置都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6.物远像变大(物近像变小):只适用虚像,a.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像要变大,同时像距也要变大。b.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变小,像距变小。

7.像大像距大,像小像距小:虚像和实像都适用。

三.近视眼和远视眼:

1.近视眼:a.

症状: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b.

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c.

表现:成像于视网膜前。d.

矫正:佩戴凹透镜。

2.远视眼:a.

症状;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b.原因:

晶状体太薄,折射光的能力太弱。c.表现;成像于视网膜后。

d.矫正:佩戴凸透镜。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的镜头。经过两次放大。

2.望远镜: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镜头。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摄氏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沸水的温度100℃.

3.温度计的使用:a.

首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每一个小格代表多少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b.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待温度稳定后才读数。d.

读数时温度计留在液体中,要平视。

4.体温计:和一般温度计的原理相同,只是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加了一个很细的细管,在测量体温后,体温计可以脱离身体而示数不变,这个细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体温计离开身体,温度原本会下降,但是细管阻断了液体回流到玻璃泡。(用前需甩)。

5.几种常见温度计的量程:a.实验室用温度计:—20℃——100℃.b.体温计:35℃——42℃ c.寒暑表:—20℃——50℃.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固体→液体。(海波熔化温度48℃)需要不断加热。吸热过程。

2.凝固:液体→固体。(海波凝固温度48℃)放热过程。(由此可见:同一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这个温度在熔化过程中不变,只有晶体才有熔点,非晶体没有。

4.凝固点:晶体形成时的温度,即凝固温度,在凝固过程中也不变,只有晶体才有。

5.有无熔点和凝固点是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重要手段。

6.熔化现象举例:海波熔化,冰化成水,铁熔化成铁水。

7.凝固现象:水结冰,铁水凝固成铁。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液体→气体。吸热过程。2.液化:气体→液体。放热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沸腾。

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温度条件。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剧烈程度。

缓慢。剧烈。

影响因素。表面积,空气流速,温度。

供热快慢。温度变化。

降温致冷。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共同特点。都是汽化现象, 都是吸热过程。

水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也越低,所以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达不到100℃就开了,食物煮不熟,这时我们可以增大它的压强,提高沸点,带上高压锅)

3.液化途径:a降温液化。(水蒸气遇液化成水)b压缩体积液化(液化石油气,火箭燃料)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固体→气体。(吸热过程。)2.凝华:气体→液体。(放热过程。)

五.总结:1.茶壶烧水:

首先茶壶水在未开之前,发生蒸发,达到沸点后沸腾,沸腾不断吸热,但温度始终不变,大量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最后水被烧干,我们通常看到茶壶嘴冒“白气”,很多人误认为那是水蒸气,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实际上是沸腾放出大量的水蒸气在茶壶嘴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跟我们看到的雾是一个道理。

2.冬天早晨,经常看到室内的玻璃上有“冰花”,小水珠: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比自己温度低的玻璃,就会发生液化或者凝华。

所以冰花和小水珠出现在室内的一侧。

3.夏天,室内开空调,经常看到室外的玻璃上有水珠。开了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比自己温度低的玻璃液化成水珠。

4.水的三态变化;

雨:液态雪:固态冰:固态水蒸气:气态露:液态雾:液态霜;固态云:固液共存。

解析: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再合并成大水滴,形成雨。霜和雪都是水蒸气在0℃以下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冰是水在0℃时凝固而成。露和雾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云是有一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所以是固液共存。

固体→液体→气体:这个方向都是吸热过程。反方向是放热过程。

用酒精擦拭温度计玻璃泡,会发现温度计温度会下降,然后又上升到一定温度不变:首先,酒精蒸发,是汽化过程,吸热过程,导致温度计温度下降,然后,酒精蒸发很快,致冷时间不是很长,温度计温度开始上升,当上升到环境温度时就不在变化了。

固体→液体→气体(吸热过程)。固体←液体←气体(放热过程)。

第五章:电路和电流。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电荷类型:正电,负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的物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也可以吸引带异种电的物体)。4.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

5.原子的结构:(原子核—正电。核外电子—负电。)

6.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e=?(z在各种微粒中电子所带电荷量最小,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7.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8.提问:什么叫导体?

绝缘体?金属导电靠什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电流的形成条件?

(电路闭合)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区别?怎样画电路图?怎样连接实物图?

串联和并联的特点?电流的单位?(安培)电流表的特点和作用?

电流表的使用应注意哪些?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

9.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不变,并联分流。

注:(以上问题答案一部分在书中,一部分在我们所记的笔记中,或者平时的讲解中。本章内容较多,难以一一总结,学生务必上课注意。这是学习电学的第一步,为初二下学期做准备的关键一章!)

请同学们保存好自己的资料,遗失不补!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3 噪声的防治 一般情况下,防止噪声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考点。六 听不到的声音。由于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 20000hz,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称为可听声音。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如 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暖和的衣裳暖和的被子暖和的天气。一 包 菜子一 畦 秧苗一 片 沙滩两 条 腿。刂立刀旁 别剑到 灬四点底 热熟 高兴 高高兴兴大小 大大小小多少 多多少少。加两笔 口 只 古 石 右 可 加 叶 星 机 姐 玩 明 唱意 问 早 秀 她 岁 六 一般的比喻句。是 非 长 短 大 小 远 近。很红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2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3 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 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