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不管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都要有的信心和气概。请把这两句诗用你最工整漂亮的字体写在方格里。(3分)
2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刘禹锡)(1分)
3、在生活中,我们常用成语“柳暗花明”来比喻在困境**现希望或转机。这个成语出自 (朝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原句是。
在他的另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巧妙地联系起来,抒写诗人陆游虽年老体衰,仍不忘报国的诗句是铁马冰河入梦来。”(4分)
4、、“晨兴理荒秽出自东晋著名诗人 (人名)的《 》其三),我们这学期还学过他的4分)
5、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一联写出了边塞奇特壮美的风光。(2分)
6、“青林翠竹夕日欲颓这几个句子出自《答谢中书书》,作者是被称为“山中宰相”的 (人名)。题目的第二个“书”是之意。(4分)
7、下面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絮说(xù) 振悚(sǒng)赋闲翩然(pīan) b、愧怍(zuò) 伎俩惟妙惟肖连翘(qiáo)
c、轩榭(xiān) 嶙峋丘壑(hè) 消声匿迹(nì) d、蟠龙(pán) 熬头(áo) 仓促繁衍(yán)
8、根据前后语境在划线a处填写一个句子,使a、b、c三句形成完整的排比句。(2分)
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ab艰难是一种收获,c哭泣也是一种收获。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
9、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有一次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去参加宴会,一个富商见了,嘲笑他说:“你脑袋上的那玩意儿也叫帽子吗?”萧伯纳看了一眼富商的帽子,当即反唇相讥:
“…那富商顿时哑口无言,满面通红,真是自取其辱。请你想一想,萧伯纳当时是怎么回答的?(2分)
二、文言阅读:11+2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念相与但耳( )
11、下面与“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于”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责任重于泰山 b、何有于我哉? c、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达于汉阴。
12、本文的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2分。
a、韩愈 b、欧阳修 c、王安石 d、杜甫 e、柳宗元。
13、翻译画线的句子: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加分题: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月色如水的景象,你能再写出两句描写月色的诗句及作者吗?(要求两句的作者不同)2分。
作者。作者。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杨布击狗。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
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
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注:曩者——从前)
15、解释下列各词:6分。
毋( )亦是( )
16、写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2分。
反女。1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衣素衣而出。
a、 解衣欲睡 b、披发文身 c、乘奔御风 d强饮三大白。
18、翻译翻译画线的句子:子岂能毋怪哉?2分。
1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加点字。
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屋舍俨然( )
各复延至其家乃不知有汉便要还家( )
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设酒杀鸡作食。
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4)无案牍之劳形。
“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之不以其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
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 )
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选文第1节从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
模仿例句,用同样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四)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三年级自创自编小报方案
我与传统文化有约。华漕学校三年级自编自创节日小报活动方案。一 指导思想 学生以春节 元宵节为主题自编自创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在心中积淀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的意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 活动主题 我与传统文化有约。三 活动目的 1 引导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收集节日资料。2 参加民俗活动...
自编八年级课后练习
第一章。1 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 铜丝的直径?如右图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匝铁丝,则铁丝直径约 mm.用两个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则硬币的直径是 2 1 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倍。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多少。2 假设双脚站立时,整个鞋印范围都与地...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八。1 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镂空 l u 额枋 f ng 藻井 z o 因地制宜b 击磬 q ng 屏障 p ng 伧俗 c ng 重峦叠幛。c 地窖 g o 箱箧 ji 荒谬 mi o 张皇失错d 篆章 zhu n 壬戍 x 哽咽 y 名幅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