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汇总

发布 2022-12-15 02:38:28 阅读 4509

《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 朝人,名 ,字 ,谥号 ,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成语就出自本文。

二、 词语解释。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甚异之4、豁然开朗5、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阡陌交通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具答之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处处志之。11、寻向所志,遂迷12、欣然规往13、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4.欲穷其林。

15.悉如外人 16.不复出焉17.

皆叹惋 18.此中人语云19.不足为外人道也20.

既出 21.便扶向路 22.诣太守 23.

无论魏晋24.未果25,仿佛若有光26,才通人。

三、 翻译。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1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四.重点词语。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1)交通 (2) 妻子 (3)无论 (4) 不足 (5)如此 (6)鲜美 (7)绝境。

3.成语。a本文成语。

b.穷足寻咸云既道。

五、文本内容填空:

1、写出文中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是。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3、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4、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5.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6、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7、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8、表现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是:

9、说桃花源人来桃花源的原因句子是:

六、简答题。

1.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哪三个方面?

2.找出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3.第三段段文字具体描写渔人与桃花源人的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的什么?

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人听后,为何皆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说了些什么?

一、桃花源人听后,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二因为渔人所说的是世人熟知的事,只是桃源里的人不知道,所以没有必要说出来。如果一一写出,就显得累赘了。

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6、作者为什么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

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目的是什么?

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虚构目的: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满当时现实,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河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9、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作者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10、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人。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的淳朴好客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11、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并解释。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明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落英缤纷: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12、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内容修改稿。

一、参考译文。

陋室铭》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没有学问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二、文学常识。

陋室铭》的作者是( )朝家( )字叫銘,后来发展为一种这种文体一般是的。

爱莲说》的作者是( )朝( )家( )字( )谥号( )著有。

三、重点字词

1.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 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琴

8.阅金经 9.无丝竹之乱耳10.

无案牍之劳形11.何陋之有 12.可爱者甚蕃 13.

世人盛爱牡丹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5.濯清涟而不妖 18.

不蔓不枝 19.香远益清 20.亭亭净植 21.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2.予谓菊23.花之隐逸者也 24.莲,花之君子者 25.陶后鲜有闻 26.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重点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9、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五.重点文言现象。

1.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2.成语。鲜益闻。

五、名句默写。

1、《陋室铭》一课的主旨句是。

2、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写陋室主人交往的句子是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陋室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省去了原句中的。

、《爱莲说》中描写莲花的句是。

5西蜀子云亭。

6.莲之爱牡丹之爱。

7.《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

**题:1、《陋室铭》全文运用了什么写法?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文章开头写山和水有何作用?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陋室,突出陋室什么特点?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文中有何作用?

5、《陋室铭》一文中“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

6、《陋室铭》文末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7、作者连举哪几位古人例子来证明陋室不陋,有何作用?

8、《爱莲说》中菊、牡丹、莲各象征怎样的人?

9、《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八 上 期末文言文复习教学案。复习目的 归纳课内知识点 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复习重点 字词掌握 文言课文默写 翻译和内容 复习难点 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课时安排 3课时。复习过程。一 文言文实词 虚词积累。文言文实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方法解释,有的可用换字的办法解释,这些词的词义古今变化...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制卷罗凤爱。一 小石潭记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意。篁竹寂寥无人为坻 为嵁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悄怆幽邃。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意思。1 全石以为底。2 鱼可百许头。3 佁然不动。4 俶尔远逝。5 斗折蛇行 6 犬牙差互。3.下列加点的字在意义或用法上相同的一组是。以其境过清从小邱西行百二十步。ab...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一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渔人甚异之寻向所志。阡陌交通便要还家。2 翻译文中的句子。4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 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 热情的特点?2分 4 黄发垂髫 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4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