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文言文练习

发布 2022-12-15 01:27:28 阅读 8060

《马说》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___字代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的美誉。后世称其为为之一。是唐代的领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不饱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

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

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5.⑴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

⑵ 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

二、阅读研究。

6.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7.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11.“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2.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13.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时”你有什么感受?

14.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15.“ 策之不以其道”中的“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6.你怎样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7.作者的人才观中什么?你对这种人才观是怎样看的?

18.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人才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

19.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本文阐述的观点是否相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2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做简要阐述。

21.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应如何去做?

22.学完《马说》后,你认为应该该去“识才和选才”。结合社会实际谈一谈。

23.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

24.古往今来,曾有许多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尽的感慨。请写出其中的两人及他们发出的感慨。

25.在当今社会,你认为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请举例说明。

26.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27.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28.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二、阅读研究。

6.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

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7.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8.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

9.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10.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11.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3.对千里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表示强烈愤慨。 14.点明文章主旨。“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15.千里马的特性。 16.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17.作者主张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这种人才观具有片面性,选拔人才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18.可以围绕千里马应充实自己并主动抓住机遇展露才华,而伯乐应该是不拘一格来发现人才。

19.《马说》强调的是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而龚自珍则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呼唤能拯救天下的人才。

20.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人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的赏识,应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

21.此题为开放题,回答合情合理即可,如:应从“普通马”做起,然后才能脱颖而出。

22.识才和选才的方法现在很多,如考试、自荐、组织推荐、竞争上岗等。

23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

24.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言之成理,例证恰当即可。如认为千里马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

26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27.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我推销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赏识,,应主动寻找机会。

28.需要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知人善用。

l《陋室铭》

第一部分:1.本文作者是著名文学家。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

无案牍之劳形(劳: )

4.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5.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6.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铭”是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 。

8.课文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

9.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 ,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

11.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12.与下面一段话衔接准确得体的一句话是( )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山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粒芝麻儿。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

a、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山,却欣喜万分--它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练习

一 第21课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缘溪行芳草鲜美仿佛若有光。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便扶向路寻向所志欣然规往。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2.翻译下列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

4.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 答。5.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 叹惋 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分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a.选文中加点的 俨然 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 指的是妻子 儿女。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

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

桃花源记 思考练习题。1 桃花源中人 与外人间隔 的原因是 2 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 从第。二 三自然段中理出 渔人 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4 在下列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小题作答。1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 渔人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请谈谈理由。2 文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