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文言文下

发布 2022-12-15 00:49:28 阅读 6792

八-7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一、内容理解 (写景抒情散文,骈体文,本文为总分结构。)

文章主旨:作者在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开了对富春江奇特秀丽景色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小舟随流飘荡,体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心情,更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山之奇、水之异的特点,又从听觉角度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使我们聆听了一首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乐,流露出作者对追逐利禄之徒的蔑视,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

二、写作特色:

、角度多变,手法丰富:

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①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仅八个字就描写了风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尘不染、一视万里的富春江环境。以“净”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畅!

②其次对不同的对象能灵活采用不同的笔法,善于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描形摹状,曲尽其态。如对江水的具体描写看,“水皆缥碧”,是用白描手法画出江水青碧的颜色;“千丈见底”,是夸张地描写水的深邃澄清;“游鱼细石”,一方面是利用动静作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对江水澄净的进一步烘托;而“猛浪若奔”,“急湍甚箭”,是运用了比喻手法。在短短几句话中就含有多种艺术描写手法,并且几乎是句句翻新。

从全文来看,作者的对比手法尤其用得出色。他不仅将此水与彼水、彼山与彼山作对比,还能将水与山作对比,技巧的高超真令人惊叹。

、笔法空灵,构思精妙。

文章的构思十分巧妙周到。譬如作者在第一层中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自己对富春江风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赞叹,并作为“文眼”统照全篇,后面的全部文字就都是由此生出。又如此文从头至尾没有直接写到“人”,但读来却使我们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作者的感情和作者的评价无处不在,并自然而然地感染和影响着读者。

3、清新流畅,精于铸炼。

这篇文章虽然运用骈文写成,却没有一般骈文的弊病。首先,文字既千锤百炼,又生动晓畅。其次,句式整齐而有变化。

文中多用四言,间以六言,并时加一些虚词,使语意转折灵活,流走自如,既有词句的自然匀称,又有疏宕谐婉的节奏,读来颇有韵致。 -

三、选择题:

18、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描写“奇山”时,不仅从山自身来写山之高、山之势。还从山上其他的景物来写山。

的雄奇、壮丽、哺育了万物的无穷生命力。

b. 本文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优美无比的自然环境。奇山异水蜿蜒迤逦。隐隐表达出作者对官。

场的厌恶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c. 作者在辞官后写了这篇文章,本**烈表现了作者对政治上所见的黑暗的不满、厌恶,强烈地表达了自己避世退隐的高洁情怀。

d.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句式基本整齐、讲究对仗与声律。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

美。19、下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向朱元思介绍奇山异水的美景。

b.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写奇山,这三方面的描写角度依次是视觉、听觉、视觉。

c.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从侧面描写水流的湍急。

d. 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八-8 马说 (韩愈)

一、内容理解。

主旨:本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的见解,托物寓意,把伯乐比喻为能发现并赏识人才的人,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

发现的真正人才,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

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二、选择题:

20、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抒发了自己仕途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b. 本文隐含了对统治者不懂得发现人才、爱护人才、任用人才的不满,发表了自己对于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心和惋惜。

c. 在作者看来,世上缺少的并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假如当权者没有“伯乐”一般的眼光,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

d. 作者写了一匹千里马与普通马“骈死于槽枥之间”的悲惨遭遇,抒发了自己对于千里马的痛心惋惜之情。

八-9 小石潭记。

一、内容理解。

1、文章主旨:这篇山水游记通过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渲染了寂寥无人、悄怆幽邃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在寂寞的处境中悲凉的心境。

2、课文的写作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二、写作特色。

1.、多种写法描绘景物。

2、善于运用比喻,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如第2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

3、情景交融。

4、语言特点简洁而丰富,细致而生动,用短句产生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三、选择题。

21、选出错误的一项( )

a 作者在游览小石潭时,时而愉快,时而悲伤,愉快与悲伤相互交织着。

b 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c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d 这篇山水游记通过描写小石潭内的景物,抒发了作者在寂寞的处境中悲凉的心绪。

八-10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一、内容理解。

1、记叙文。“序”,本文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意思。本文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

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2、主题归纳:本文作者通过写年轻时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珍惜现。

有的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德业双修,有所成就。

3、作者写求学经历时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作者写了自己年轻时学习上艰苦的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

而后些作者经过主观努力,排除万难、顽强拼搏,付出无数艰苦劳动以及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有所建树。

二、写作特色:

1、作者在本文中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使文章增添了文采。这种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包含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因而显得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感到亲切。文章从叙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离题,实际上内在的勾连很紧。

写年轻时读书、从师、求学的经历,选取的是跟题旨有关的事情,因而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又无不是为着勉励马生。

因而,全文的结构紧密,最后推出题旨就显得水到渠成。

2、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本章的结论便是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3、语言简洁朴实,娓娓道来,意味深长。

三、选择题:

22、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本文中着力表现了“同舍生”衣饰的华丽,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富贵功名的厌。

恶之情。b 作者写同舍生的衣服华丽,使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寥寥几笔反衬出作者“缊袍敝衣”

的艰苦朴素。

c 作者在回忆往昔的学习生活时,没有一味嗟叹贫穷,而是包含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之意。d 文辞淡雅,情感浑厚,含义深刻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2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之艰难。

b、 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c、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d、 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24、下列关于课文的有关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在写法上用对比的手法,夹叙夹议,引出结论,情真意切,语重心长。

b.作者采取了平等相待的态度,心平气和地寓说理与叙事中,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表达对同乡晚辈的殷切希望和勉励之情。

c.文章以叙事为主,适当穿插形象的描写和简要的议论,言辞简洁朴实,语气恳切委婉。

d.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年轻时读书条件和今天太学生读书条件进行对比,从而强调自己年轻是读书“勤且艰”。

八-11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内容理解。

1、“记”是一种文体,记叙散文的一种。本文是范仲淹为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所作的记。

2、主题归纳: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借此勉励友人滕子京。

3、如何看待范仲淹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答:进步性:如第五段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只是赞扬古人,也表明了作者的豁达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充分表明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局限性:由于当时时代与社会的局限性,本文也有浓烈的忠君思想,如“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写作特色:

1、谋篇布局、文章裁剪繁简得体。

2、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结构层层深入。

3、讲究四字句,“赋体”的写法如珠走玉盘,文字整齐对称。

三、选择题:

25、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b 作者在此文中写出了对“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因物而悲思想感情的鄙夷。集中体现了自。

己旷达的胸襟和思想的进步性。

c 本文中作者勉励友人,不要因为贬谪而一蹶不振。而要学习古仁人,有“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的胸怀以及心怀天下的抱负。

d 本文欲扬先抑,先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赞扬了古仁人高尚的思想,使中心突出。

且布局得当,不致因平均用墨而没有主旨,也不致因轻重倒置而喧宾夺主。

26、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文章所说的“乐”是享受快乐。

c 文中指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沈壁”。

d 文中最能概括迁客骚人“喜”的八个字是“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八-12 醉翁亭记。

1 描述醉翁亭环境,记叙。

醉翁亭的由来。

2 醉翁亭早晚四季景观。

醉翁亭记滁人游太守宴表现作者:①与民同乐②寄情山水③随遇而安。

3宴饮之乐

众宾欢太守醉。

4日暮醉归。

一、内容理解。

1、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文言文 八年级下

一 常用文言词语解释。与朱无思书 1 从流漂荡2 水皆缥碧3 猛浪若奔。4 负势竞上5 互相轩邈6 泠泠作响。7 嘤嘤成韵8 蝉则千转不穷9 鸢飞戾天者。10 经纶事务者。五柳先生传 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 每有会意3 亲旧知其如此。4 造饮辄尽5 期在必醉6 曾不吝情去留。7 环堵萧然8 箪瓢屡...

八年级 下 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第二学期复习 一 文言文词句翻译。注 在 补充出省略的成分,在 解释词语注释。黔无驴,有好 事者船 载 以 入。至则 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判断句,把逗号改为 是 以为神,蔽 林间窥 之 稍 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远遁 以为且 噬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 之觉...

八年级文言文下打印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翻译。与朱元思书 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都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船 随着江流飘浮,任凭小船随意漂荡。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全部是奇异山水,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淡青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都能看见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也能一直看下去,没有阻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