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教案

发布 2022-12-14 00:06:28 阅读 5128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①

编写:于志红审阅:于志红。

学习目标:1、读课本p2图5.1“中国地势**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规律的变化总结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

2、阅读p3课文,能从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总结我国人文环境的明显差异。

3、结合已有知识和p4-5**资料,归纳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p2—3页,自主学习;

2.观察p2—3页提供的**“中国地势**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同桌合作学习,在图上指出差异。

3.看p3**“我国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小组讨论学习,总结我国不同地理位置的作息时间差异及原因。

4.自己读背,同桌互背,教师提问巩固本节的知识点。

学习过程:一、自学交流:

预习课本p2-3, 3分钟内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的差异:

1)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分布,逐级 。

2.人文环境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的分布特点。

2)我国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的特点。

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 低。

3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二、展示释疑:

1.每小组相互交流学习答案,然后学生举手回答以上问题答案。

2.学生读背4分钟,然后课堂检测:

3.读课本p2图5.1“中国地势**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出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规律的变化,从而总结出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

4.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阅读p4**资料,小组合作完成下表(3分钟)

4.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流量的差异的总结:北方地区:河流流量 ;南方地区:河流流量

拓展:大家知道,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那么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

总结: 南方河流一般北方河流冬季普遍有现象。

看图5.9中两幅植被景观图,比较南、北方地区植被类型的差异。

南方林。 北方林。

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结合课后活动题2.回答。

三、反馈训练:

1.判断: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2、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一淮河一线一致的是 (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带与暖温带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月0℃等温线。

ab、 c、、 d、

2.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四、归纳总结:

一、知识收获:我能地图上指出。

我能背会。二、过程收获:我自学的精神状况和效果。

自己参与小组交流情况。

自己是否争取到在班级展示的机会。

教师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说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总结我国的位置特点。

学后反思: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②

编写:于志红审阅:于志红。

学习目标:1、阅读p5课文,知道并能够判断地理区域的。

类型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读课本p6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能分析确定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

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p5—6页,自主学习;

2.观察p5—6页提供的**“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同桌合作学习,在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

3.自己读背,同桌互背,教师提问巩固本节的知识点。

学习过程:一、自学交流:

预习课本p5, 2分钟内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等。例如,**带季风气候区、暖温带、湿润区、华北平原都。

属于区;辽中南工业基地属于区;九寨沟旅游区属于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既属于区,又属于区;河南省新密市属于 。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综合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

二、展示释疑:

1.每小相互交流学习答案,然后学生举手回答以上问题答案。

2.学生读背4分钟,然后课堂检测:

3.读课本p6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及分界线。完成课本6页的活动题。

1)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的影响,大致与 -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2)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降水较 ,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4. ①界线b大致与月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b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和方面影响。

找出秦岭—淮河一线在图中画出。

5. 界线c第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因素。

三、反馈训练:

1.基础训练:

1.总结填图:

2.把图5.4中的界限a与图5.5中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相比较,看看他们有没有相似性?界限a的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4.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指。

a、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区。

b、沿海地区、岛屿地区、内陆地区、青藏高原区。

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d、季风区、非季风区、农业耕作区、畜牧业区。

2.能力提高:

读“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我国四大区域的名称:

2)我国③和④两个区的分界线大致沿一线分布。

3)沿着ab线路,从b到a依次出现的自然景观是:森林— —荒漠。这种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四、归纳总结:

一、知识收获:我能地图上指出。

我能背会。二、过程收获:我自学的精神状况和效果。

自己参与小组交流情况。

自己是否争取到在班级展示的机会。

教师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说明我国四大地理的位置、范围、分界线。

课后反思: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编写:于志红审阅:于志红。

学习目标:1、读课本p9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能指图说出本区的位置、主要的地形区和概括出本区的地形特征。

2、读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和气候类型图,能指出本区所属的温度带、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并能总结出本区的气候特征。

3、阅读课本p10-12内容,说出本区的土壤特征、主要的农作物以及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及其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学交流:

学生预习课本p9-12, 4分钟内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一、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2.地形:本区的地形特征和主要的地形区。

3.气候:本区所属的温度带、气候类型、干湿地区、年降水量和气温、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

4.土壤:本区的土壤特征及其成因。 。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本区的耕地类型、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本区成为旱作农业区的原因。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春旱的原因。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二、展示释疑:

1.每小相互交流学习答案,然后学生举手回答以上问题答案。

2.学生读背4分钟,然后课堂检测:

3.读课本p9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用方框标注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秦岭、淮河、渤海、黄海,然后总结出本区的位置。

2)在图中圈出主要的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并概括本区的地形特征。

4.读图认识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p10

1)根据图6.5,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2)导致石家庄和齐齐哈尔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3)导致石家庄和延安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三、反馈训练:

基础训练:1.填空。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釋线一致。

2)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与温度带的分界线,典型植被是林与林的分界线。

3)北方河流冬季普遍结冰、不结冰),南方河流一般没有此现象。

八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会考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会考复习教案4 八年级地理教案总复习 四 时间地点召集人课题总复习 四 课时课时。总第课时 科任教师授课时间三维目标。1 识记台湾省主要组成岛屿名称和位置特点,明确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2 了解台湾省的主要自然特征。重难点。重点 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难点 台湾农...

八年级地理下5 1教案

秦岭 淮河线。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岭 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特征,了解秦岭 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 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位置 培养学生读图 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图 填图等活动完成认知,让学生...

地理八年级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下册介绍。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教材开发研究中心吴海涛。根据教育部制订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 地理课程标准 我们研制开发了一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全套书共四册。其中七年级上册介绍地理学的有关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的内容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