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

发布 2022-12-13 21:05:28 阅读 3167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中考题选(含答案)

一、《使至塞上》阅读理解。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千古壮观”。

答案1.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2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分。

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二、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答案:c

三、 渡荆门送别李白。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 好在**。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四、 黄鹤楼崔颢。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案: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五、 望岳。

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答:

⒈(2分)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计2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二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 答: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

六、 渡荆门送别李白。

4、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5、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的情感。(2分)

答案:4、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5、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七、 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

八、广州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回答16——17题。(4分)

16、“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 17、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答案:16黄鸡:指黄鸡报晓。 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17略。

6.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7.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的看法,表现作者的生活态度。

7.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2分) 虽身处困境,仍旷达、乐观(1分)

九、 春望(杜甫)

7.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2分) :

7.望(1分)山河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

8.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8.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

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

十一、10.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黄鹤楼(崔颢)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十二、7.对《春望》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b.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诗的尾联意思是诗人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d.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十三、(一)阅读古诗《望岳》,完成10-11题。(4分)

10.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的形象。(2分)10.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

11.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

11.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2分)

十四、 (一)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6.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和___融于一体。(2分)

7.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答案:6.家国之恨身。

十五、春望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

19.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19.忧国思家的情怀。

答案: 18.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十。六、潜仙市 6.古诗赏析。品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然后答题。(3分)

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 ”。1分)

2)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十八、5.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

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十九、 送友人李白。

1.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1.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说明:意近即可。

2.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二十秋词 《天净沙·秋思》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八年级上册课内诗歌赏析

望岳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的特点 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的形象 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 薄暮鸟归之景 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请从 钟 字入手,对 造化钟神秀 ...

八年级上册课内诗歌赏析

望岳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的特点 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的形象 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 薄暮鸟归之景 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请从 钟 字入手,对 造化钟神秀 ...

八年级诗歌赏析

七 赤壁 1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诗,从内容看是一首诗。2 说说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深刻含义。八 过零丁洋 1 辛苦遭逢起一经 中 一经 指的是 2 诗中以 风飘絮 雨打萍 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 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3 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 人生自古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