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在这里是“积聚、汇聚”的意思。用一“钟”字,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写出了远望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
3、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春望》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结合全诗内容, “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惊心。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
5、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使至塞上》1、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幅图画具有美。
美的具体表现。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 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
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 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 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
3、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这两句诗写的“征蓬”和 “归雁”,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感情。
登岳阳楼(其一)》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
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渡荆门送别》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以描绘。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③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4.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
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八年级上册课内诗歌赏析
望岳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的特点 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的形象 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 薄暮鸟归之景 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请从 钟 字入手,对 造化钟神秀 ...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中考题选 含答案 一 使至塞上 阅读理解。1 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的理解。2 用自己的话描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所展示的 千古壮观 答案1 随风而去的 征蓬 和进入胡天的 归雁 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 诗人以 蓬 ...
八年级诗歌赏析
七 赤壁 1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诗,从内容看是一首诗。2 说说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深刻含义。八 过零丁洋 1 辛苦遭逢起一经 中 一经 指的是 2 诗中以 风飘絮 雨打萍 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 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3 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 人生自古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