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赏析及名著导读

发布 2022-12-13 21:14:28 阅读 2705

望岳。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3、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意思是:

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

6、“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8、“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愿望。这是诗人俯视所见。

10、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练习: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 ,时间是从至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景,用___描写,表达了___

3、“造化”句写泰山的___是___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是___写。

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 ,颔联是 ,颈联是 ,尾联是 。

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__

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7、 “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8、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春望。1、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2、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3、颔联:①赏析:以花鸟拟人,移情于物,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之情。

本联在结构上的作用: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4、颈联理解:运用对偶的手法,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书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5、尾联 “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6、结合全诗的内容,体会诗题中“望”字所包含的两层意思:①看到“国破山河在”的惨景;②对亲人团聚的守望与期盼。

7、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到花鸟。后四句由景到情,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8、炼字角度: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归园田居(其三)

1、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末夏初的景物,表面上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和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心愿。

2、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是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但使愿无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3、陶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和平劳动,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5、赏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这一句叙述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表现他自得其乐、自由自在的情景。

练习:1、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从内容看诗人很不善种田,但是非常勤劳,分别指哪些内容。

a、不善种田b、不辞辛苦。

2诗中表达诗人宁可隐居耕种,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

3、形象描绘一天农事的诗句是。

4、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这首诗前四句 ,写后四句以为主,抒发了。

5、作者的“愿”:

使至塞上。1、首联: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2、颔联:诗人将自己比作“征蓬”与“归雁”描写路途情状,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内心情感。

3、颈联:①赏析: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直”和“圆”的妙用:“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这两字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孤烟与落日的形态,逼真传神的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使诗的意境倍添美感。

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画面:茫茫无边的大漠上一缕白烟直上青云;黄河汹涌奔腾,直与远天相接,一轮夕阳火红,正在缓缓下落。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了解)

5、本诗用西北高原四种特色的自然景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描绘了塞外奇特的壮美景象,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渡荆门送别。

1、首联直扣诗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2、颔联:①描绘的景象: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理解/赏析)

炼字角度:“随”字,化动为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形象的写出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意境壮阔。

本联写的是远景,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3、颈联:①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理解)

两幅画面: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第一幅写夜间的风景,“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第二幅写黄昏的风景,“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

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

4、尾联理解: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5、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

6、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其中最能体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

登岳阳楼(其一)

1、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

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

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怎能不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呢?

3、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3、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

“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中考题选 含答案 一 使至塞上 阅读理解。1 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的理解。2 用自己的话描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所展示的 千古壮观 答案1 随风而去的 征蓬 和进入胡天的 归雁 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 诗人以 蓬 ...

八年级上册课内诗歌赏析

望岳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的特点 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的形象 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 薄暮鸟归之景 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请从 钟 字入手,对 造化钟神秀 ...

八年级上册课内诗歌赏析

望岳 1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的特点 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的形象 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 薄暮鸟归之景 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请从 钟 字入手,对 造化钟神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