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3 3测量气温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2-01 19:24:28 阅读 5324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 教案教学设计

3.测量气温。

教材简析】本课是《天气》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这节课就要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由此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聚焦部分,首先明确这节课的主题是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回顾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使用气温计到校园各个地点测量气温。

研讨部分,**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气温;展示各组同学前一节课后的观察气温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分析教室外一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课堂同一时间、各个地点气温情况的测量情况,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拓展部分,通过调查资料,了解气象站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学情分析】气温是描述天气情况的要素。气温的测定是在认识气温计,练习了气温计的读数后进行的,学生用气温计测量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将其统计成图表,就可以分析发现某个区域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规律。

每天的气温都在发生变化。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气温是指室**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目标。

1.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教学准备】教师:气温计、多**课件。

小组:每两人一支气温计、记录表、柱状统计图、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课件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

提问:这两张**有什么不同?(预设:气温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揭示课题。

小结:看样子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板书)。

3.聚焦问题。

提问: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气温呢?如何来测量呢?

二、探索: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预设25分钟)

一)去室外测量气温。

[材料准备:每组2根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气温计,提问: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使用的气温计,你还记得如何使用和读数吗?

2.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全班进行交流。邀请1-2名学生上台进行教室气温的读数。

3.邀请其他同学对上台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4.提问:同学们的读数就是今天的气温吗?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今天的气温呢?

出示测量气温的方法:

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

悬挂在空气中;

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6.总结并提问:现在都明白测量气温的办法了吗?那我们马上要到教室外测量气温了,外出测量还要注意什么?

7.待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再出示温馨提醒:

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

尽量轻声,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

小组合作,人人都参与测量、读数;

按照测量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

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回到教室。

8.明确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师指定地点进行测量。

特别强调:测量地点在阴凉通风处,气温计离地面高度1.1米,建议教师在课前事先选好地点,标上组号,并准备好挂钩,方便学生测量)

9.回到教室后,请同学们汇报各组的数据及发现。

10.总结并过渡:我们在同一个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都很接近,那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是都一样呢?

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材料准备:活动记录册、上节课的测量数据]

1.提问:怎么来研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呢?(生自由回答)

小结:明天利用每两节课的课间,带上活动记录册到指定地点去进行测量记录,发现规律。

2.出示:一天五个时间点的气温数据。

说明:这是某一小组完成的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变化表,你们有什么发现?

3.提问:为了我们更容易发现规律,能否引入数学课中的柱状统计图,你们会画吗?

演示:柱状统计图绘制方法,并教授学生口诀:

找气温,点上点;

对应条,划横线;

涂颜色,即完成。

5.实践:请同学们根据该组同学的数据,在活动记录册中绘制统计图,并根究统计图,说说你们的发现。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1.提问: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

学生反馈交流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的发现。

小结:早晚低,午后高。

2.提问: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3.提问: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四、拓展: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小资料]

1.总结: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气温的测量方法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

2.交流:你们想知道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吗?

3.教师ppt展示。

4.作业:今天的课就结束了,明天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天中气温的测量,并进行记录,看看气温变化情况是否和今天发现的规律相同。

板书设计】3.测量气温。

早晚低,午后高。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一、 课堂上需要教师自主设计一份活动记录单,并使用。

测量气温记录单。

日期小组___

1.当天气温记录。

2.测量并记录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日期:__地点:__

3.活动记录册上的**及柱状图需要学生在课后第二天进行记录及绘制。

作业设计】1.一天中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午夜12时 b.下午14时 c.日出前后

2.下面温度中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的是( )

a.室内温度 b.手心温度 c.室外树荫下通风处的温度。

3.为了较准确地读取百叶箱内气温表的示数,应该( )

a.将气温计拿下,拿到室内读数。

b.将气温计去下,站在百叶箱附近有阳光的地方读数。

c.在百叶箱内直接读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教学设计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材简析】通过前面7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天气》单元学习,夕会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完成了 “天气日历”的记录和整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了解目前气象部门是怎样收集数据和制作天气预报的。

聚焦板块,提出本课核心任务——“**未来天气,制作天气预报”。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延伸与拓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天气预报是如何做出来的,也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研究天气的兴趣。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料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包含哪些信息,制作天气预报需要经历哪些环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综合所学的天气知识,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已对天气预报并不陌生。但是天气预报究竟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三年级学生几乎都是不知晓的。学生学完本单元前7课气象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后,脑海中对天气的观测方法认知基本就停留在最基础的层面,加上校园气象站条件有限,很多先进的仪器无法引入,因此气象学涉及到的前沿科技,学生了解甚少。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科学**目标。

1.通过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

2.能够根据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员们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2.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制作过程越来越精密。

2.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天气的**将会越来越准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体会科技的发展。

难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教学准备】教师:多**课件。

小组:稿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

材料准备:多**课件]

1.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记录天气。那怎么知道我明天出门是否需要带伞呢?(预设:看看天气预报。)

2.是的,天气预报就在**未来的天气。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很热衷于研究如何**未来的天气。

①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会在乌龟壳上面写一些天气,然后把乌龟壳放在火上烧,烧着烧着龟壳会裂开,裂缝指着哪种天气,比如雨,古人就**明天要下雨了。如果裂缝指着晴,那就**明天晴。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准吗?为什么?(预设:不准。)

②我国早期的医学经典《皇帝内经》十分重视疾病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③西汉时期,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候风仪,又叫相风铜鸟。它可以随着风转动,风吹来时,鸟头也会转过来,迎着风,展开翅膀,它好像要飞翔的样子。这简直就是风向标了。

我们国家真了不起!后来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仪器,但是比我国的相风铜鸟晚了1000多年呢。到了晋代,人们将铜鸟改为了木鸟,更轻便,转动也更灵活了。

④唐代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他根据风对树木的影响,给风定了10个等级。2024年后,英国学者把风划分为0到12级。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月测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众小史磊。一 填空 每空0.5分,共6分 1 在校园里,我发现了蝴蝶等动物。2 我们观察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虽然它们的大小 颜色 形状不同,但它们相同的结构都有和。3 动物的共同特点 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 维持生长,会 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 会生长发育,会 后代等。4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校园的树木 教学反思和心得三台县心妙小学吕永刚 本节课是我指导学生观察校园里树木后的教研课。在本课教学中有优点也有不足,现反思 总结如下 在这次以 校园的树木 为主题科学观察中,我采用了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科学课,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学习兴趣整体很高,学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教科版小学科学 生命世界 内容常见问题解答参考。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陈建秋。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 生命世界 内容目录。问题分类提示 第一部分 植物 24问 第二部分 动物 18问 第三部分 我们人体 6问 第四部分 其他综合 11问 第一部分 植物。1 植物怎样分类?答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可以分成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