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发布 2022-11-30 11:41:28 阅读 8268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3、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五、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2、学法。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七、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

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

月饼总数。4 2 1分的人数。

2 2 2每人分的月饼数。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

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实践操作,感知理解。1、认识。

1)揭示12的含义。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

12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2)理解12的含义。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含义的理解。

b判断。出示一**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

12表示。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

12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巩固12的含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

12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

12 ,丰富。

12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1)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知识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1、基础练习:填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包括:英国馆,建筑物,巴拿马国旗)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与课前用手抄报引入课题相呼应,使练习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并突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示。

板书设计: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做了以下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总之,我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我想这样,才能把“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小荷展露尖尖角。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训练。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我是小小神算手。时间 一共15道题,我做对了 道题 二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方法 把一个图形 或一个物体 平均分成的份数作为分母,阴影部分作为分子 自我评价 我学得 我写对了 道题。教师评价 三 我会填。1 的分子是 分母是 2 分子是4,比...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 认识几分之一 泗泊河小学 方爱珍。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2 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 平均分 及分子 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3 体会分数来自...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园地。7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小动物回家。二 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三 想一想,填一填。1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2 是2个,4个是,3个是。可看作 个,也可以看作 个。4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5 一块蛋糕,明明吃了,还剩。四 判断对错。1 右图中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