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第三单元课时备课

发布 2022-11-30 07:05:28 阅读 9043

第一课时民俗节见闻。

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内容:28页信息窗1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3、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难点:找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对称**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 预习。

1、看情境图,仔细观察,分析图中人物动作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看了这些图形你想说什么?启发学生说有价值的问题。如:这些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太美了!这些图形为什么美?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3、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各一张,书后的附图剪下备用。

二、讲学。**新知。

从分析图形的特点开始,感知对称现象和对称美。

1、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1)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从这些图形的中间分开两边完全一样等等。

3)教师补充:从中间画一条直线,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2、观赏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

请大家拿出你课前搜集的轴对称**,展示一下。找出它的对称轴,感觉对称图形美吗?

3、找一找你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指出对称轴。

学生活动:书、黑板、视力表上的e、国旗上的星、桶盖、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等。学生边找图形边指对称轴在那里,各有几条,明白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一条的、两条的、无数条的等等。

4、教师小结:我们身边的对称图形有很多很多,它们都有对称轴,有一条、几条或无数条。

三、 巩固。

自主练习。a) 找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做第一题,补充学具材料上的一些图形。

2、拼一拼。从多个图形中找出对称图形的两部分拼起来,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做表演。左右两人到前面作对称动作造型。感受轴对称图形的两部分的特点,化结难点。

4、画一画。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5、照镜子。你发现了什么?感受镜面对称现象。

6、做游戏。老师是镜中的你,老师做一个动作,你做一个动作和老师对称。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

7、编故事。老虎愤怒了。这个故事里藏了一个什么数学道理?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美。

8、双关图。观察双关图的特征,感受其中的对称美。

9、艺术欣赏:看**欣赏有趣的对称图形,结束本课。

四、课堂反思:回顾本节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内化了知识,升华了认识。

作业:基础训练18页1——4

选作:5教学反思:

1、本节课突出了实践性、操作性、娱乐性、趣味性,采用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分散了难点。

2、以中华文化的对称美为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感染。

第二课时:精彩的杂技。

—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内容:33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操作法。

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 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欣赏对称图形的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感受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过程:一、 预习。

1、 观察情境图,分析图中人物动作特点。

2、 提出问题,思考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 讲学。

**新知。1、 观察示意图,讨论特点。

1)小组讨论 (2)回报交流。

3)教师点评:从切开处画一条直线,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找对称轴。

1)小组合作找情境图中的对称轴。

2)找教室里的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4)找生活中的对称轴。

5)教师点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或几条。

三、自主练习。

基本训练:练习第一题拼对称图形。

做轴对称动作师生同画轴对称图形。

提高训练:照镜子找对称做镜面对称动作。

感知对称美:观察双边图,感受对称美。

三、 课堂反思:谈收获。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突出了实践性、娱乐性、趣味性。

2、 以中华民族的对称美为素材,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感染。

3、 对称轴的画法要注意要求:点划线、用尺子、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第三课时。单元过关测评。

第四课时。讲评。

1、 对称轴画的要规范,部分孩子对称轴没全部划出来,需要引导孩子找出全部的对称轴。

2、 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孩子不注意规范。要做到:有尺子、数格子、左右一样的长度、完全对称。

3、 镜子里的钟表孩子不明白意思,需要讲解。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导学目标 1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2 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总第14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 美丽的街灯教案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 在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2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对结果作出估算,并说明根据。3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课题 美丽的街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示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表自己的意见。二 学习新课。1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的回答 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市府办公大楼有多少间办公室?新闻大厦有多少间办公室?2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