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面积第38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知面积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通过操作形成“面积”学会使用重叠法、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不同的面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形成“面积” 概念;会使用重叠法、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不同的面积。
教学难点:形成“面积”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
1.请同学回忆一下,测量长度用哪些计量单位?
1厘米大约有多长?请在空中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2.(出示**框)**框是用木条钉成的,这一周的木条长是它的什么?给**配上一块玻璃,要装多大的玻璃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28分钟)。
一)认识面积。
1.认识物体的表面。
教师拿出数学课本,摸摸它的封面,告诉学生这是数学课本的封面;再摸摸黑板的面,告诉学生这是黑板的面。然后,让学生摸一摸铅笔盒盖的面、课桌的桌面。指出:
像课本封面、黑板面、铅笔盒盖的面、桌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表面)
2.认识平面。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指名学生摸一摸它们的表面,使学生感知它们都是平面图形。(板书:平面)
3.认识围成的平面。
教师出示图让学生指出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是。然后告诉学生: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做围成的平面。(在“平面”前面板书:围成的)
4.认识表面和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1)让学生说说摸过的物体的表面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出哪个大些,哪个小些。
3)让学生说说上图(2)有没有大小。(没有)为什么?
因为不是围成的平面。)
教师指出: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物体的表面、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们都有大小。
5.教师归纳面积的含义。
像我们刚才摸过的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都叫做它们的面积,用比较简练的话来说就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教学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同学们一眼就看出黑板的面积比课桌面大,再看这里的两个图形。(出示两张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纸)
提问: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吗?”
不能,怎么办呢?”,老师把它们重叠起来。
现在能判断出它们的大小吗?”
哪个大?能知道大多少吗?”
2.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出示一个长3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它们的面积。这时不能判断出它们的大小。教师把它们粘贴在黑板上,把两个图形划分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方格(边长5厘米)。
提问:数一数长方形里包含几个小正方形,正方形里包含几个小正方形。”
长方形里包含 18个小正方形,正方形里包含 16个小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大。用来量面积的那个小正方形就叫做一个面积单位。”
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大几个面积单位?”
从上面可以看出:用重叠的方法和用数小正方形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哪种精确些?”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明确:用划分成小正方形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不仅能看出谁的面积大,而且还知道大多少,所以这种方法比重叠的方法精确些。
三、巩固练习(5分钟)。
比较下面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哪个小?
第42页1题、4题。
四、总结(2分钟)。
用数方格的方法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面积 比较面积的大小重叠法数方格法。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数学教案。一 教学内容 第70至74页的内容。二 教学设计理念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 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单位的进率 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面积 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一 回忆所学,导入新课。师 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 面积 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一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赶快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面积的定义 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面积的计算 课前我们借助导学单已经在小组内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并且...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案北京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电视机的屏幕的大小,使学生感受到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涂一涂 比一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封闭的平面图形有大小之分,理解面积的含义。3.情感目标 认识常用单位,建立1平方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的表象,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