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压缩空气》

发布 2022-11-23 20:35:28 阅读 8198

《3 压缩空气》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认识到空气和石块、水等一般的物体一样能占据空间。在此认知基础上,本课以及此后的学习内容要对空气的物质属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科学的大概念里,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空气当然也不例外。

本课希望学生仔细观察有关空气压缩和扩张的现象,然后让学生试探性地从微粒的角度对现象进行解释。

聚焦环节通过提出对比问题,让学生迅速把问题聚焦到后面要关注的核心概念上,特别是本课需要关注的问题一一空气的压缩。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比较得出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拉伸,而水不能,并且发现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这一特征。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装有水的注射器,活塞不能被拉动,而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很容易向下压和向上拉并且被拉动的活塞在手松开以后,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认识到可以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微粒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因此很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拓展活动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利用本课学过的知识进行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通过实验体验空气占据空间,而在对部分同学的前概念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否可以改变这一问题,非常不确定,不能说出有依据的猜测,所以这节课对学生很有价值。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

2.发现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3.使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4.使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5.运用绘画等形式记录实验结果。

6.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和解释。

7.体会多次实验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8.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压缩的空气可以制成救援的气垫、玩具**等。

9.了解人的需求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感受空气是可以被压缩或扩张的,并且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

教学难点】解释空气为什么可以被压缩或扩张。

课前准备。

注射器、活动手册、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聚焦。教师先出示水、空气、石头三种物体的**,让小组讨论:这些物体都占据空间,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两课的观察积累,本环节很容易将学生的关注点落到两者的轻重、占据空间大小、受挤压(压缩)能否变形、变形后能否恢复等特征上,可以迅速将问题聚焦到后面将要关注的核心概念上,特别是本课需要关注的问题空气的压缩。

二、探索。1.出示注射器。

提问:你会使用吗?(学生上来演示)

提问:用手握住的地方叫什么?(预设:针筒)针筒上面还有什么?(预设:刻度)这个可以动的部分叫什么?(预设:活塞)

2.演示抽一段空气。

提问:现在老师如果把活塞往里推,手不放开,你觉得推得动吗?(预设:推得动或者推不动)如果能推得动,能推倒**?(学生在活动手册中进行**)

提问:如果把活塞往外拉呢?(预设:拉得动或者拉不动)

出示活动手册,学生进行**,指导学习如何记录,提示用力不能太大。

交流**,问题指向:能不能压缩?压缩的程度怎么样?扩张的程度是多少?

3.如果把空气换成同样多的水呢?能推得动或者拉的动吗?再**。

4.出示活动手册第六页,明确要求,记录现象。

5.学生相互合作,感受空气能否被压缩。

材料准备】每组两个注射器、学生活动手册。

1.明确活动要求。

1)用两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达到同一刻度)的水和空气然后堵住注射器管口,将活塞向下压,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2)把你的**画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3)进行上面的实验,记下初始的刻度,堵住注射器管口,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手。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4)慢慢用力向上拉注射器活塞,然后松手,你又发现了什么?

5)重复做几次上面的实验。

6)在记录单上画出向下挤压和向上拉伸时,管内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情况。

2.学生做实验,填写汇总表。

观察活塞的位置,记录实验现象。(体积改变打√,体积不变打×)

3.学生汇报。

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描述现象。

1)刻度的变化。和水相比,空气占据的空间受力后容易被压缩和扩张。

2)力的感受。在向下压和向上拉的时候,水和空气的实验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4.提示要用恰当的图示方法来表示空气微粒和水微粒——小圆圈。通过微**或者板书演示的方式,告诉学生如何用小圆圈的方式来表征**结果。

关注颗粒数量、颗粒间隙、颗粒分布三个维度。让学生说说这样画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不仅要记录看到的现象,还可以记录体会到的空气被压缩后的力。当停止用力后,会有一股力使活塞恢复原来的位置。

提示学生多次重复实验,多次观察和体验。学生记录每次实验活塞压缩或拉升到极致的位置,最后将记录汇总到黑板上。利用班级汇总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

(体积改变打对勾,体积不变打叉)

三、研讨。1.学生交流反馈:通过刚才对空气的往里推和往外拉的活动,活塞所指的刻度有什么变化?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

小结:水不可以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2.提问:为什么空气容易被压缩呢?

3.教师解释:空气是由做粒组成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个小○表示空气微粒。

思考:当空间变小时,微粒会怎么变化?

当空间变大时。微粒又会怎么样?

学生画出自己的猜想)

4.交流观点,发现问题。(预设:数量不同,分布不同,大小变化)

5.模拟空气做粒的运动,解释原因。

6.学生修正观点。

四、拓展。学生观察第29页拓展部分的图,用注射器吸入一些空气,接着用注射器口压桌面的橙子皮,如图用力压活塞,使管口的橙子慢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可以准备靶盘,让学生制作空气压缩枪并打靶射击,中靶心有奖,增加乐趣。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安全提示,喷射时,注射器口不能对着别人。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且空气的空间可被压缩。

板书设计。

3 压缩空气。

特征。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扩张。

水不可被压缩和扩张。科学。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植物的叶 教学设计。执教 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林琴。指导 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赵义平。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陈丽芳。一 教材 学情分析。植物的叶 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植物 单元中第5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观察了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个体之后,出现的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为后面...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谁流得更快一些 教材内容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2 过程与方法 进行 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认识到公开的 民...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6 观察云

6.观察云。教学目标 1.知道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构成。知道云的三种主要形态,并能根据自己的观察给云分类。2.学会画出云的基本形状,学会观察云的科学方法。3.对云的观察产生浓厚兴趣。4.知道云量的观察对人类的出行 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通过 学生认识到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