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阿姨叔叔辛苦了人教新课标

发布 2022-11-20 12:48:28 阅读 7787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阿姨叔叔辛苦了人教新课标。

一、理念的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重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因此,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同于以往单一的活动课,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说教为主要的形式和以书本为主要内容的封闭模式,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要体现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要体现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出发,不是单一的通过一节课就能达到目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来开展,因此,我将此次活动设计为从课堂到校外,又从校外到课堂在延伸到校外的交叉反复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的要求,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互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具有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意义的活动构建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所有教学方式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方式,更是广大教师最擅长的一种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借助于多**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本中的画面创设为一个个鲜活情景展示给学生,辅助教学。

创设情境教学:

第1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更是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培养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发展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法的反思:

新课程的品德与社会课突出了体验和**的学习方式,在这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实地观察、访问,进行模拟游戏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记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使学生如临其境,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理性的顿悟。

四、知识的反思:

教科书的第46页是让学生将自己观察,访问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图画表示出来,在教学这个环节时,由于课前我已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进行调查,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大家都完成得比较好。在47页,介绍了徐虎的事迹,我让学生认真阅读,加深对普通劳动者的理解,在引导学生查找一些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并发现这些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并愿意向他们学习。重点要发现身边的人和事。

再体验劳动者辛苦劳动时,孩子们体验的很认真,也很真实。不但体验到了辛苦,而且体验到了工作中的矛盾。如:

“在现场有的‘送奶工’送的是半瓶牛奶,现场遭到‘顾客’的谴责”。经过协商,最后妥善解决。这个环节孩子收获的是生活经验和内心的体验。

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

五、外显行为的反思:活动一:交流会报课前小调查。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调查的很全面,在工作时间上,劳动强度上,体验到了劳动者的辛苦。在小组交流会报中还体会到行业之间的工作强度,工作量是不一。

第2页。样的。汇报后看的录像片,进一步纠正了孩子的行为,也就是只说声谢谢是不够的,还要尊重他们的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二:体验送奶工的辛苦。

通过5分钟的体验,孩子们的收获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说:“那我们现在送的只是五瓶牛奶,而且是在室内固定的地方送,送奶工还要每天换好几个地方,送好几个楼区,他们真是辛苦了。”

有的说“送奶工很辛苦,不论寒冷还是炎热,都要送牛奶,真是不容易。”有的说:“如果今天不送,客户就喝不上牛奶了,那顾客就会很不满意,以后就不会定牛奶了。”

有的说:“如果不送,牛奶就会坏掉,就酸了。不但影响了消费者,而且也造成了经济损失。”

这样的体验是真实的,这样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那么表达出的谢意更加细腻、感人。

活动三:感激劳动者(学生说自己的打算)

拓展中,学生说的实际,从尊敬爸爸妈妈、老师开始,尊敬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课外延伸,拓展升华,引导学生把内化的道德认知结构外化为行为实践,回归生活。

总之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的结束应该是另一节课的开始,让我们在矛盾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相信我们收获的一定会更多。

总之,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性质,教材中提供的范例,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适当地删减或重新选择事例。选择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或孩子有实际经验的。如:

教材中在我们这里山区送信送报可以删去。那么可以加上交警叔叔的工作情况,老师的工作情况,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等。

第3页。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我们共

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反思。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空阔的国家,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心爱之情是 品德与社会 的教学目标之一。我们共同的家 这一教学活动的设置正是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祖国空阔国土有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的自豪感和亲切感。教完之后,深刻反思,有以下心得体会 ...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依赖 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能力 能够根据自己设定的主题,在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能讲述自己观察后的感受。知识 通过观察 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给人们生...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快乐的邻里生活苏教版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快乐的邻里生活苏教版。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编排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减 如给县长写一封信 添加 如实施活动方案 重组 如将设计的活动方案进行实施 对侧重点也有较大的转移,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对学生认同健康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