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总复习

发布 2022-11-03 20:17:28 阅读 1115

1、看拼音写成语。

人声( )dǐng沸人迹( )hǎn至鸡毛( )dǎn子来势xiōng( )xiōng (

gōng( )gōng( )敬敬可歌可( )qì 锋芒毕( )lù 妇( )rú皆知。

)xiǎn为人知jū躬尽( )cuì 当之无( )kujié然不同。

家喻户( )xiǎo马革( )guǒ尸 ( qiè而不舍wù( wù穷年。

群蚁排( )yng首挺胸kāng ( kǎi激昂气冲( )dǒu牛。

小心( )yì( y一拍( )jí合义愤填( )yīng 和( )i可亲ǎi

元气( )lín( )ljiá然而止高视极( )yáncēn( )cī不齐

本色当( )hángchì( zhà风云浑身( )xiè数

2、再有错别字的下面画横线并改正。

菜蛙( )桑椹( )轻截( )擁肿( )脑流( )书孰( )搏学( )蝉脱。

)仃属 ( 离歌( )再接再励( )核人听闻( )疾妒( )舜息( )延棉( )

柱立( )狂斓( )九屈连环( )梗住( )奥诲( )祈俦( )逼侠( )倚岖。

) 亦复如事( )坎岢( )嗤痛 ( 班斓( )怪延( )默锲( )咋蜢( )

污秽( )畴划( )傍徨( )仰幕( )可哥可泣( )锋芒必露。

3、修改病句。

①全国第13届青歌赛,有恩施两名歌手加盟的“土苗兄妹组合”夺得了原生态唱法金奖。

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为恩施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

经过汶川大**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4、仿句练习。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

5、文学常识。

1)《社戏》1.选自 ;作者 ,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家、 家、 家,代表作有回忆性散文集 ,历史性**集 ,**集 、 杂文集 、 2023年发表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 。

2)《在沙漠中心》作者国籍) 家,代表作。

3)、《伟大的悲剧》作者 , 国籍) 家。

4)、《狼》选自 ,是 (体裁)。作者 ,字 ,一。

6、默写填空。

(1)、角声满天秋色里。

(2归雁洛阳边。

(3)、采菊东篱下。

(4草色遥看近却无。

(5小桥流水人家。

(6)、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苔痕上阶绿。

(8札札弄机杼。

(9)、山随平野尽。

(10浑欲不胜簪。

7、名著填空。

1、《昆虫记》的作者是被誉为。

2、《_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__也由此获得了等桂冠。

3、《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除了真实地记录了 ,还 。

4、《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 ,善良乐观的 ,自私残暴的 ,贪婪恶毒的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8、课内文言文阅读。

**(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3)几欲先走走: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为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9、课外古诗欣赏。

晚春韩愈。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10、课外文言阅读。

古镜 (宋)沈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1).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收人而今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予观之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4).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2分)

5)用“/”把划线的句子断句。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11、现代文阅读。

点燃一个冬天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

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

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

”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

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

“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七年级下总复习

期末总复习。一 选择题 共14小题 1 2010凉山州 如图所示,e f 90 b c,ae af,结论 em fn cd dn fan eam acn abm 其中正确的有 2 2008台湾 如图,有两个三角锥abcd efgh,其中甲 乙 丙 丁分别表示 abc,acd,efg,egh 若 ac...

七年级 下 总复习 1

期末复习卷。班级姓名座号 一 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 的系数是 次数是。3 若 a 则 a的余角等于a的补角等于。4 已知,如图1 1 则 2 6 一般来说,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50微米,那么一百万张这样的纸叠起来的高度约是米。7 如图2,已知直线ab cd被ef所截,1 2 则直线ab与直...

七年级 下 总复习 三

1 填空题。1.将方程变形为用的代数式表示的形式是 2.用不等式表示 a与5的差不是正数。3.如图,将 abc沿cb边向右平移得到 dfe,de交ab于点g.4.已知 a c abc 1 2 3,ab 9cm,bf 5cm,ag 5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5.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是5 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