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8课教案 岳麓版

发布 2022-11-02 20:56:28 阅读 8546

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进而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能力:

通过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突出表现和对文艺复兴时文艺作品的分析,初步领会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培养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能力。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航海家克服的种种困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新航路开辟途中航海家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精神,培养自己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主要成果及影响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欧洲古代社会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天主教会主宰社会的各个方面,当历史进入14世纪后,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不仅引发了欧洲的巨变,且使世界朝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由此引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讲授新课】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

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欧洲封建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进行精神世界的控制。进而分析:随着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从而掀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也就可以讲清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而提出一系列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主张;14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所以与它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也首先出现在意大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文化科学知识,他们渴求摆脱教会对于人的生活和思想束缚。他们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一切。

他们相信并且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他们赞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学和理性。这种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思考问题的思潮被称为什么?

(人文主义)

2、“人文主义”概念。

要引导学生辩证分析评价: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有一定局限性。

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那它为什么被称为文艺复兴呢?文艺复兴表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哪两个?

(文学和美术)

3、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注意强调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三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一位艺术大师;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向西欧发展时的一位英国文学巨匠。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领域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诗人但丁)。但丁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青年时代他是在博览群书中度过的,除拉丁文、修辞学以外,他对诗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绘画等都作了研究,从而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日后的从政活动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丁的作品很多,《神曲》是他的代表作。

下面再看美术领域的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领域最著名的艺术家是谁?(达芬奇)达芬奇所画的人物和宗教故事,都是以现实人物为蓝本的,所歌颂的是人的现实美好的生活,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

15-16世纪,文艺复兴发展到欧洲的其他地方。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坛上的巨匠,西方文艺评论界把他同荷马、但丁和歌德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莎士比亚毕生主要献身于戏剧事业,他的写作题材广泛,一身兼为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作家,各方面都硕果累累,这一点超越了以前所有的悲剧家和喜剧家。

要求熟识课本插图和有关史料,适时进行思想教育,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他们勤勉治学,献身艺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

“天文学领域成就”虽然安排在课文小字部分,但同样不可忽视。应该强调天文学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率先发起反对封建教会的斗争。对哥白尼、布鲁诺等一批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及新天文学理论的创立可以简要讲述,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扩展学习内容。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而《马可波罗游记》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另外补充说明:当时天文、地理知识有了进步,地圆学说流行,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

15世纪,随着商业的发展和**的日益扩大,西欧国家对**的渴望更加强烈。但是,西欧的贵重金属矿藏很少,开采也很慢,为了寻求**,欧洲人便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为什么呢?

(《马可·波罗游记》内容的影响)《马可·波罗游记》中,把东方描写得富丽繁华,介绍中国和印度是"**遍地,香料盈野",这对憧憬**的欧洲上层分子有很大的**力,因此,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到东方去寻求**。另一方面,欧洲贵族亲眼看到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把东方的珠宝、瓷器等贩运到欧洲而大获其利,这更坚定了他们去东方寻金的决心。但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当时,红海以东和地中海一带的**,分别主要由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所垄断,后又被奥斯曼帝国所控制,它的统治情况如何呢?(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因此,在大西洋沿岸诸国的大商人迫切希望寻找到一条绕过地中海东部,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濒临大西洋的两个欧洲国家,他们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夺,特别希望获得海外的财富,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当时人们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了吗?(学生看书答:

地圆学说的流行、航海技术的发展)。最先探寻新航路的是葡萄牙人。教师指图讲解:

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方向是向东。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要密切结合教学挂图或教学课件,让学生讲解或参与活动。要求掌握:各次航行时间、航海家的名字、他们各由哪个国家派遣、航行方向、到达地点。

尤其是2023年哥伦布第一次向西航行抵达美洲,最为关键,极为艰苦,体现了开创精神。

1)2023年,迪亚士率三艘帆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最南端。这是探寻新航路中的第一次突破。葡萄牙国王认识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肯定由此向东航行可以到达亚洲,因此,就把这个地点称为“好望角”,这次航行证明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是相通的,为达·伽马的探寻新航路准备了条件。

2)2023年~2023年,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也积极进行航海扩张,并且选择了西进的路线。

3)2023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乘三艘帆船,率88名水手,从西班牙启程,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哥伦布直到死一直误认为自己所到的是印度。后来,意大利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哥伦布所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于是这个大陆就被称为亚美利加洲。

4)第四位探寻新航路的是麦哲伦。他率领的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2023年,麦哲伦带领5艘船,262人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因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三个多月,很多船员因饥渴而死去。

当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时,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在冲突中被杀,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他们绕过好望角,直到2023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十几个人了。这样,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新航路开辟后,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从此,世界结束了彼此孤立的状态,联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学生在阅读教材后基本上能回答。教师可以进一步分析:

由于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需指出这一市场是以欧洲为中心的。

欧洲的**中心转移。由原来地中海沿岸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板书设计】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背景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的实质。

文艺复兴的主要成果: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哥白尼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新航路的开辟:开辟原因、经过、影响。

九年级上册历史 岳麓版 第4课教案

第四课中古亚欧文明。一 新课程标准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通过了解原因 内容和意义,理解内因 外因与历史事件的联系,提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 以查理 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3 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4 探索拜占廷帝...

九年级上册历史 岳麓版 第24课教案

第二十四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教学目的。基础知识 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 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的伟大贡献。能力培养 分析认识牛顿 达尔文 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 观察 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

九年级上册历史 岳麓版 第24课教案

第二十四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教学目的。基础知识 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 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的伟大贡献。能力培养 分析认识牛顿 达尔文 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 观察 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