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泉州市中考考试说明 化学

发布 2022-11-02 09:13:28 阅读 4228

2023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化学。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2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和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命题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和福建省教育厅以及泉州市教育局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精神。试题题型保持相对稳定,命题形式力求稳中有新、稳中求变。试题要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基本要求,命题坚持如下原则:

1.启蒙性和基础性原则。试题命制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对初中化学启蒙阶段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的考查,试题强化的能力立意。命题设置适宜的难度和梯度,使素养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学业水平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2.导向性和时代性原则。化学试题编制紧扣《化学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会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把握规律,激发思维潜能。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试题的命题理念、背景材料具有时代特色,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焦点,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分析自身周围的事物,关心生活、关心社会。

3.**性和应用性原则。试题注重对实验与科学**能力的考查,关注**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真实的实验体验,引导教师确实加强实验教学。试题编制立足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在新情境中设计问题进行考查,促使学生将现实问题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感悟学习化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实践能力。

4.开放性和人文性原则。适量命制开放性试题和综合性试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做到试题形式、思维过程、答案标准多样化,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试题编制渗透人文精神之内涵,试题内容范围不超过《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和《202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的要求,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难题,试题题量适中、思维量适当,试题总体体现必要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和《202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化学)》确定中考命题的范围。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见本考试说明“五”。

五、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获取信息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简单的化学事实(实验现象、模型图表及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解答)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推理与判断的能力;

3)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的初步能力。

认识科学**的基本过程与要素,了解观察、实验等基本方法,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具有设计简单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要求。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

a级: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能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

[例题1] 下列营养素中,在萝卜、白菜中所富含的是。

a.蛋白质b.淀粉 c.油脂 d.维生素。

答案:d例题2] 液化石油气由液体变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数目增多。

c.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变。

答案:c例题3] 生活中的许多变化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中和反应放热b燃料燃烧放热

c.生石灰与水化合放热d.电灯通电发热。

答案:db级: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懂得。即懂得“为什么” —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简单的化学问题。

例题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部分元素(氩元素除外),在化学反应中,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根据上表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失电子能力:na>alb.得电子能力:s> cl

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d.钠、镁、铝均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b例题2]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1

c.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答案:c[例题3]“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前后于2023年和2023年升空,标志着我国探索太空的征程在不断的迈进。

1)硅(si)是空间实验室上太阳能帆板的主要材料。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

2r+sicl4 si+4hcl ,该反应中,r的化学式是天宫一号”中还配备了一种手套状的灭火湿巾。如果火情小,可以采用抓握火苗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2)空间实验室中装配有电解水制氧装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天宫一号”舱内的空气成分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相似,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填标号)

a.78% b.21c.0.94d.0.03%

答案:1)h2 隔绝氧气(或空气)

2)2h2o2h2↑+ o2 ↑ b

c级: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简单计算。即能够“应用”——能够分析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例1]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答案:c例题2]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的酸溶液都含有h+,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碱溶液的ph>7,ph>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例题3] 化学物质之间很多可相互反应或相互转化。已知 a、b、c、d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

质,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

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一种常。

用来灭火的气体,固态a可用于人工降雨; c为一种钠盐;b和c的。

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 (写化学式);d可能是。

2)b 的用途是写一种);c的俗名是。

3)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

类型是。答案:

1)co2 ;hcl

2)建筑材料纯碱

3)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2.技能性学习目标包含“模仿操作、初步学习”、“独立操作、初步学会” 两个由低到高水平层次的要求。

例题1]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2o:表示2个氧分子b.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

c.2fe3+:表示2个亚铁离子 d.naco3:表示一种物质碳酸钠。

答案:b例题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答案:b

3.体验性学习目标可有机结合“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体验性学习目标包含从低到高3个水平层次:

1)体验、感受(经历水平);

2)意识、体会、认识、遵守(反应水平);

3)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领悟水平)。

四)基本的考查内容和要求。

科学**。

2023年泉州中考考试说明物理卷

班级号数姓名成绩。一 选择题。1 在下列仪器中,能直接测量电功的仪表是 a 电压表 b 电流表 c 电能表 d 秒表。2 下列学习用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a 橡皮擦 b 铅笔芯 c 塑料尺 d 木质三角板。3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 m sb 人正常的体温大约为...

2023年青岛市中考考试说明

年中考考试说明。考试范围 四种基本作图及其组合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一个角的平分线。注意事项 作图过程用铅笔 整个数学试卷唯一一处可以用铅笔的地方 下结论用签字笔。三角形的内切圆 外接圆一定要标明圆心和半径。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用直角三角板画就可...

2023年哈尔滨市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化学 试题基础知识覆盖率达95 17日,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第69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 高级教师 国家级骨干教师 省级首批骨干教师林新莉,林老师担任初四毕业班教学工作20多年,有丰富的备战中考经验。她不仅对2012年中考化学考试说明进行了解读,同时针对考试说明的特点也给出了备考策略。试题参考人教版 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