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 16

发布 2022-10-21 20:52:28 阅读 2593

3.坐高。

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出生时坐高为身高的67%,6岁时为55%

测量方法:适用于3岁以上小儿。

4.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

出生时平均为33~34cm

岁时46cm,岁时48cm,岁时50cm

测量方法。5.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

出生时平均为32cm

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约46cm

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其差数(cm约等于小儿年龄减1

6.腹围。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

岁前腹围与胸围大约相等,2岁后腹围较胸围小。

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时需测量腹围。

7.上臂围。

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

用以普查小于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

8.牙齿。乳牙20颗、恒牙32颗。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约于2岁半乳牙出齐。

岁内乳牙数目为月龄减4~6

2个月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

岁左右萌出第1颗恒牙。

9.囟门。出生时前囟约为1.5~2.0cm,1~1.5岁时应闭合。

前囟异常的临床意义。

前囟过小或早闭见于小头畸形。

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

前囟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后囟出生时很小或闭合,最迟生后6~8周闭合。

第四节小儿保健。

一、新生儿期保健:保健重点在生后1周内。

1.合理喂养。

2.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5%~65%

随时调节环境温度,增减衣被。

3.日常护理。

指导家长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体温和大小便等情况。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用柔软、浅色、吸水性强的棉布制作衣服、尿布等,衣服式样应简单宽松,易于穿脱。

尿布以白色为宜,便于观察大小便的颜色。

4.预防疾病和意外。

食具专用,用后要消毒。

母亲在哺乳和护理前应洗手。

按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出生两周后应口服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防止意外事件。

5.早期教养。

6.家庭访视。

初访:出院回家后1~2天内。

周访:生后5~7天的。

半月访。满月访。

二、婴儿期保健。

1.合理喂养。

能量需求的5个方面: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活动、生长和排泄,其中生长发育是小儿特有的。

每日需要能量110kcal/kg(460kj/kg),其中蛋白质约10%~15%,脂肪35%~50%,碳水化合物50%~60%

需水量150ml/(kg·d)]

辅食添加。个月开始添加。

添加原则:添加顺序。

指导断奶。月龄10~12个月,以春、秋季节较为适宜。

注意循序渐进。

训练进食。添加辅食起,训练用勺进食。

~8个月后学习用杯子。

~10个月可先训练自己抓取食物。

2.日常护理。

清洁卫生:洗脸、洗脚和臀部、沐浴等,勤换衣裤,特别要注意会阴**清洁。

衣着:衣着应简单、宽松、少接缝,以避免摩擦**和便于穿脱及四肢活动,衣服上不宜用纽扣。

睡眠:居室光线应柔和,睡前避免过度兴奋。

口腔护理: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婴儿会有一些不舒服的表现,如吸吮手指、咬东西,严重的会表现烦躁不安、无法入睡和拒食等。指导家长用软布帮助婴儿清洁齿龈和萌出的乳牙,并给较大婴儿一些较硬的饼干、烤面包片或馒头片等食物咀嚼。

3.户外活动:每日应带婴儿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和晒太阳。

4.早期教育。

大小便训练。

个月后可以把尿,会坐后可以练习大小便坐盆。

小便训练可从6个月开始。

视、听能力训练。

个月内:在婴儿床上悬吊颜色鲜艳、能发声及转动的。

玩具,逗引婴儿注意;每天定时放悦耳的**;经常面对婴儿说话、唱歌。

3~6个月:进一步完善视、听觉,可选择各种颜色、形状、发声的玩具,逗引婴儿看、摸和听等。

6~12个月:培养注意力,引导其观察周围事物,促使其逐渐认识和熟悉常见的事物。

动作的发展。

语言的培养:婴儿出生后,家长就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婴儿说话或逗引婴儿“咿呀”学语,利用日常接触的人和物,引导婴儿把语言同人和物及动作联系起来。

5.防止意外:异物吸入、窒息、中毒、跌伤、触电、溺水和烫伤等。

6.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定期做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三、幼儿期保健。

1.合理安排膳食。

食物应细、软、烂,营养丰富,种类多样。

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鼓励自用餐具,保持愉快、宽松的就餐环境。

养成不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习惯。

注意18个月左右的小儿可能出现生理性厌食。

2.日常护理。

衣着:颜色鲜艳,便于识别,宽松、保暖、轻便易于活动,穿脱简便,便于自理。

睡眠。一般每晚可睡10~12小时,白天小睡1~2次。

睡前陪伴,或带一个喜欢的玩具**,使其有安全感。

口腔保健。协助清洁口腔:可用软布轻轻清洁幼儿牙齿表面,逐渐改用软毛牙刷。

指导自己刷牙,并做到饭后漱口。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儿科护理学

1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表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 组织 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2婴儿期 指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3等渗性脱水 指水和钠成比例丢失,血清钠少于130 150mmo l,出现一般脱水症状。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即新生儿肺透明...

儿科护理学

期末考试。儿科。1.关于新生儿期的划分,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出生 生后满1周 b.出生 生后满2周 c.出生 生后满3周。d.出生 生后满4周 e.出生 生后满3个月。2.以下符合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的是 a.由高级到低级 b.各系统器官发育快慢均衡 c.先慢后快 d.由简单到复杂 e.生长发育速度...

儿科护理学

一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个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又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二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后第一周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除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 9 约在生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