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

发布 2022-10-18 22:14:28 阅读 8492

本文对一个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进行深入的分析,该实验给被试小孩吃糖以测试出的被试的自制力,从而反映出自制力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本文的前半部分主要从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的方面分析实验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后半部分主要对该实验的目的和想要给社会传递的信息进行反思,着重思考我们的社会需要怎样去给个人强加自制力的问题,也就是社会机器的自制力的问题。

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实验人员给被试(年龄在3岁左右的儿童)一块糖,并告知被试如果十五分钟之后没有吃这块糖,实验人员会奖励被试另外一块糖。如果被试吃了糖,那么就无法获得奖励。

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的被试没有经受住糖果的**,选择了在十五分钟之内吃糖,有一小部分的被试坚持等到了十五分钟之后。而对这些儿童的跟踪调查显示,经受住**的儿童在长大之后更有成就,统计的数据有sat的成绩,犯罪率,收入等等。这个实验似乎印证了那句古话:

三岁看到老。

为什么不同的小孩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呢,为什么他们会有迥然不同的抵抗**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来解释,“本我”使人产生本能的欲望,是快乐导向的;“超我”克制自己的欲望,是道德伦理和外在规范导向的;“自我”在中间起协调作用,是现实和利益最大化导向的。克制力比较强的小孩有更强大的“超我”来克制自己本我的欲望,有灵活机智的“自我"来合理处理和协调本我的欲望。

于是在**面前就展现出了很好的克制的能力。这么强大的“超我”形成原因有外在和内在的。这又可以用一句中国的古话来解释,有其父(母)必有其子。

在外在的方面,小孩的成长的环境(尤其是父母)给小孩制定了很多的规范,这些成为了小孩的“超我”形成的基础**。虽然有的小孩在相同的环境中成长,却有不同的抵抗**的能力,这是因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遗传物质不同,生理上有不同的表现。解剖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的婴幼儿时期,大脑发育的过程中,人的额皮质也随之发育,一般说来,自制力越强的人的额皮质也越发达,解剖学的研究给为什么不同的小孩面对相同的**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从另外的一维度来看:自制力强的人在时间观念上是生活在未来的,他们做事情的时候更加为未来着想,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不仅考虑当下的感受,也考虑所做的事情是否对未来有好处。以上面所举的练习盲打的例子来做说明,在练习的初期,要抛弃原来看着键盘的打字方法而选择盲打是十分没有效率而且痛苦的(因为练习盲打的初期是打字速度是十分慢的),如果没有很强的为未来着想的时间观念以及生活态度,是没有办法摆脱原来的打字的模式。

以上用了一个小例子来解释未来的时间观念对成长的重要性。在其他很多地方都可以类似的解释,比如小时候家长总是会讲要好好学习,这样长大了才会有出息,时间观念上更有未来倾向的人会去在现在好好努力,避免了老大徒伤悲的情况出现。而往往这一类人会成为社会的领导(也即是某种程度上的成功人士),因为领导所需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向前看,对未来充满期望,相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并且不停地为之努力。

这是未来时间导向的人的典型特征,正是因为这一类人有这样的性格属性,他们很适合作为领导,并且不断地去鼓励和提醒大家也这样做。而“现在时间导向”的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关注未来,他们更在意现在的生活,他们相对于“未来时间导向”的人自制力稍微弱一点。

以上从心理的层面和生理的层面解释了为什么选择不去吃糖的小孩会在将来有更大的成就,这似乎是实验的设计人员想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更强的自我控制力会带来更大的成就,在生活中要更好的去控制自己,更多的为未来着想。

但是,我想对这个实验发表我的一些看法,我并不是去质疑这个实验的结果以及原因,经过上面的分析实验的结果是合情合理的,我是对本实验所要表达以及传递的思想提出我的一些看法。有如此强的自制力究竟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那些选择没有吃糖的小孩长大以后比较成功,但是他们的幸福感是怎样,他们也会比较幸福吗?

就我们这个社会来看,这个社会需要多少这样的自制力?

我想**强的自制力对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影响,再次引用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本能(即生的本能,其中包括吃与性)造成了本我的冲动,“超我”及社会的道德约束压制了很多的人的本能。弗洛伊德说“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地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而其所利用的本能冲动,尤以性的本能为最重要。

因此,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的目标。但是由此而造成的组织是不大稳固的,因为性的冲动不易控制;而参与文化事业的各个人都不免有受性力反抗的危险。性力如果一旦放肆,回复到它原始的目标,社会文化就将遭受到最大的危机。

所以社会不愿有人指出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不愿承认性本能的势力,或讨论各人性生活的重要;为了训练克制,关于性的问题,就完全避而不谈了。”按照以上观点,我们的社会为了发展创造了相应的社会组织形态以及思想理论来限制我们本能的自由释放,而转化为一种更为高级的方式。比如宗教,每一门都会有禁欲的成分,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人们还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的组织的方式,进行“启蒙教育”,在启蒙教育的过程中社会扮演了另一个父母的角色,对人的本性进行改造以及疏导,树立一个人的道德尺度,也就是“超我”。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工业文明将这台机器打造的无所不能,人就像是这台机器之中的零件,我们的很多的个性和本我的欲望都被这机器的轰鸣的声音所掩盖,被这个巨大的机器的规章制度操作守则所限制。

如此地去限制个人的本能,似乎是“社会潜意识”的作用,通常来说,一个组织总是要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比如一些动物的族群在密度过剩的时候会实现集体的自杀的行为,在人在寒冷条件下,总是保护内脏而舍弃一些表层的**来维持整体的生存。

社会中似乎存在着一个幽灵,一个看不见的幽灵,这个“社会潜意识”的幽灵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同时,可能会牺牲一些个体的利益。就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对“本我”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人即时利益的满足,长期以来,社会对“本我”的限制是会产生正面影响,前文所提到的各种成功的人和事件的例子,无不是拜社会限制所赐。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社会限制所带来的种种长期的负面的影响,比如说各种神经症,弗洛伊德将这归因于本能受到的压制,他说:“神经病的症候是性的满足的代替物。”包括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疑病症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神经症给现代人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却没有办法解决。

在另一个方面,强大的“超我”可能可以给我们带来成功,可是成功的人并不一定快乐,打个粗浅的比喻,一个小孩在父母的强迫下去练习钢琴,由于外界强大的力量使得小孩的钢琴的技术长进了很多,但是小孩取得这样的成功可能并不快乐,可能他并不想去练习钢琴,可能他更想去做一下其他的事情。成功的人士,作为成年人,他们并没有太多父母的要求,但是成功人士在小的时候已经养成的强的“超我”代替了父母的角色,在他们的一生中扮演了社会的和自我的“父母”的要求。他们真正快乐吗,他们是否做了他们真正想做的事情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他们强大的“超我”已经不允许他们说出这样“不快乐”的话。

我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并不知道究竟是谁更加快乐,也很难去得到这样的数据。况且,拿个体的幸福作为一个好的理论的判断标准是否合适也无从而知,因为毕竟有很多人是认为应该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判断一个好的社会理论模型的标准,但是这是不是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对个人权利的一种侵害,对自由的压制?这不得而知。

但是反过来,完全的不顾及社会和他人的要求,完全地放纵自我的欲望是一件好事情吗?恐怕也是不好的。如果完全放纵自我的欲望,人又与禽兽有何异呢?

或许极端的环保主义会说,本来人和动物也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我觉得人之所以作为人,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很难说是不是本质上的差别,但是人类创造了几千年的文明,人类限制了许多自我的克制力,且不论这是否是社会发展的代价,但就限制自我来讲,人类比动物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当然也有极端的反例,动物世界中会有为了集体的利益集体自杀的行为,但是似乎人类世界中并没有这样的行为,相信在个体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这样的事情会更少的发生了,是不是自由主义是对集体发展的一个损害呢?

再者,无限放纵自己内心“本我”的需求本身也会损害到自身的利益。从现实利益来说,放纵“本我”的需求,在人人平等的条件下,他人也可以同时放纵“本我”的需求,有可能会损害个人的利益(当然这里要排除不平等的“本我”的放纵)。从长远来看,放纵“本我”的需求,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同样会导致个人利益的受损。

弗洛伊德也承认:“我虽力辩分析的**决不鼓励自由的生活,但是你们却不要因此以为我们提倡传统的道德。二者都不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不是改良家,只是观察家;然而既要观察,便离不开批判。”

经过上面的分析来看,对“本我”的限制似乎永远有一个悖论。在社会的层面,对本我过度的限制会造成社会个体利益的受损,过渡了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过少了会造成社会的混乱,比如60年代的美国,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士”。恰恰是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个体的层面,过渡的对“本我”的限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神经症,虽然会有个人的成功,但是这个成功是建立在自我快乐的实现的牺牲的基础之上的;而过少的“本我”的限制会导致个人发展的问题,会给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带来问题,甚至会造成社会问题。

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属正常,这也正好印证了有关“本我”,“自我”,“超我”的假设,“本我”和“超我”本来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正是要通过“自我”来在中间进行调和才能基本又能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能满足“超我”的要求。所以说,对于个人来说,这是需要智慧的;对于社会来说,这是需要公约的。

本文论述自此,一直都在阐述问题,解释原因,并没有给出解决的方案。其实从古至今,无论宗教哲学还是教育都在试图对本文所**的问题所提出解决方法,真是可谓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宗教提出的限制欲望的办法,包括**教,伊斯兰教,佛教不同的方式;儒家所提出的“克己复礼”;宋明理学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康德“心中的道德戒律”;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限制自己的欲望都是对本文提出的限制“本我”欲望的解决方法。

在本文中讨论这些问题,似乎已经出了心理学的一个范畴,但是我觉得,心理学不应该只是作为一门研究人的思维的学问,而且应该涉及到有关这样想是否是对的(价值判断),似乎这是属于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范畴,但是我想在这里**这些,我觉得心理学为这些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自然也应该涉及这些方面。心理学的研究为这些方面的研究做了很多的铺垫和基础资料的提供,有权利去对这些问题发表看法。在一个学科融合的时代,作为一个对人类的终极的价值有这关怀的人,我们有必要去思考这些问题,不单单是通过心理学,也是通过生活本身。

用弗洛伊德的话来做结:“我们不是改良家,只是观察家;然而既要观察,便离不开批判。”或许,我们在观察的同时也可以提出改良的办法。

心理学入门 心理学与生活

篇一 通过 心理学与生活 踏上心理学的旅程 1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 通过 心理学与生活 踏上心理学的旅程 1 心理学与生活 是一本优秀的 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 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

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与生活》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与生活 导读 本文是关于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与生活 希望能帮助到您!人人皆知美国曾经存在着种族隔离。在改变这一状况的历史进程中,心理学家也发挥了作用。肯尼思 克拉克,在美国最高法院作证时报告了他对一群黑人儿童进行的研究,表明种族隔离对黑人儿童造成了严重心...

心理学与生活

最新一项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已婚男士比那些只与女友同居的男性更容易患精神方面的疾病 而对女性来说正相反,结婚比同居更利于女性心理健康。更让人惊讶的是,独身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似乎好于有伴侣的女性。婚姻稳固利于心理健康。发表在英国 流行病学和社区健康杂志 上的这份研究报告说,老光棍最容易患忧郁症。英国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