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发布 2022-10-18 11:32:28 阅读 3543

一、名词解释。

1.神经细胞: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突触:神经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这些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仅相互接触,其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3.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4.动作电位:神经细胞兴奋时产生去极化,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成为动作电位。

5.运动单位:α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6.运动神经元池:支配一块肌肉的所有α运动神经元。

7. 陈述性记忆:是显晰性的,是有关自传性的或与个人有联系的事件的记忆,依赖于评价、比较和推理等认知过程。

它不需重复测试,往往只经过一个测试或一次经验即能建立,并且能够用语言简明的表达出来。某些陈述性记忆也可以经过不断的重复测试转变为程序性记忆。陈述性知识学习和记忆的位置是海马区。

8. 程序性记忆:又称反射性记忆,它是隐性的,是对感知觉和运动技巧等的记忆,比如学习走路、游泳、骑车等。

这种记忆需要经过多次重复测试才能逐步形成,它的形成和读出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即使常年不练习也不会被遗忘。程序性知识学习和记忆的位置是杏仁核。

9. 逆行性遗忘:记忆再现,对损伤以前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丧失。

10.顺行性遗忘:记忆巩固,在脑损伤之后不能形成新的记忆。

11. 细胞集合:脑内反映某外界客观物体的,是由被该外界刺激激活的所有皮层细胞组成的。hebb把这群同时激活的神经元称为一个细胞集合。

12. 非联合型学习:指对单一刺激做出的行为反应的改变,分为两种:习惯化和敏感化。

13.联合性学习: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两种不同类型的刺激按照正确的顺序成对出现,使前一种刺激成为预示后一种刺激即将发生的信号。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属于这种类型。

14. 习惯化:指当一个不产生伤害性效应的刺激重复出现时,对该刺激的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

15. 敏感化:指一个弱的伤害性刺激可以引起弱的反应,但在强的痛刺激之后,弱刺激引起的反应明显增强。

16. 缩鳃反射:如果将水流喷射到海兔的虹管的肉质区域,它们的虹管和鳃会收缩,称为缩鳃反射。

17.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知识点。

动作电位: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甚至消失的过程。

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

超射值:膜内电位由零到反极化顶点的数值。

复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后恢复到极化的过程。

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

大脑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额叶是位于**沟前的脑区,其功能是计划与策略。

顶叶位于**沟后,整合各种体感刺激

颞叶位于大脑底部向前,额叶和顶叶的腹侧,主要负责处理听觉信息。

枕叶位于大脑皮层最后,是顶叶和颞叶的尾端,主要是视觉信息。

视网膜的显微解剖。

视锥细胞:日间视觉,600万个,提供色调信息。

视杆细胞:夜间视觉,1.2亿个,提供黑白信息。

双极细胞:整合感受器的冲动,传至节细胞。

节细胞:形成视神经,传至中枢。

水平细胞与无长突细胞:整合信息。

视杆中的光传导。

有光条件下。

光刺激视色素;视色素激活g蛋白;g蛋白激活效应器酶;酶改变第二信使的浓度;na离子膜通道关闭。

无光条件下。

膜内有种物质控制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内流,去极化。

视杆细胞 → 有光 → 抑制 → 超极化。

无光 → 兴奋 → 去极化。

双极细胞。分类。

on细胞:给光细胞 → 中心 → 去极化刺激。

周围 → 超极化抑制。

off细胞:避光细胞 → 中心 → 超极化。

周围 → 去极化。

on/off细胞:过渡阶段。

双极细胞的感受野(二者作用相反)

感受野中心(感受器)

感受野周边(水平感受器)

外侧膝状体核(lgn)

1,2层大细胞层(运动)

有6个细胞层 3,4,5,6层小细胞层(颜色,形状,细节)

细胞层下的白色部分:颗粒细胞。

节细胞。m型节细胞:检测s的移动 (数量较少) →1,2层大细胞层(运动)

p型节细胞:检测s的形状与细节 →→3,4,5,6层小细胞层(颜色,形状,细节)

非m非p细胞:负责颜色的加工 →→颗粒细胞(颜色)

视锥细胞包括三种:蓝视锥:420nm;绿视锥:530nm; 红视锥:560nm

lgn细胞的感受野。

lgn感受野与节细胞基本相同;

lgn大细胞对波长不敏感;

lgn小细胞有中心-周边感受野。

声音的自然属性:频率、振幅、波长。

声音的心理属性:音调、音色、响度。

听觉系统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外耳:耳廓,外耳道。集音的作用,对垂直方向上的声音进行定位。

中耳:鼓膜,鼓室(锤骨,砧骨,镫骨)。传音的作用,听小骨具有扩大声音的作用,减弱反射,听小骨上的两块小肌肉能对声音有减弱作用。

内耳:前庭,耳蜗,三个半规管。感音的作用,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

声音的传递:声波使鼓膜运动,鼓膜运动传递给听小骨,听小骨带动卵圆膜,卵圆膜的运动推动耳蜗内液体,耳蜗内液体的运动导致感觉神经元的反应。

声音的传递听皮层图像的传递视皮层。

内侧膝状体核外侧膝状体核。

脑干神经元其他视网膜神经元。

耳蜗听觉感受器眼睛中的光感受器。

换能过程:盖膜与基底膜之间的运动引起毛细胞静纤毛弯曲,后者通过牵引静纤毛之间的横向连接而使静纤毛离子通道开放或关,离子(主要是k+ 离子)顺着电压梯度进入或停止进入毛细胞,引起毛细胞去极化或超极化,后者引起毛细胞释放化学递质而兴奋或抑制听神经纤维。

听觉信息的中枢传递。

听神经(蜗神经) →蜗神经腹核+蜗神经背核 → 上橄榄核 → 下丘 → 内侧膝状体→ 大脑颞叶颞横回(初级听皮层)

声音强度的生理机制:

通过节细胞发放动作电位多少来检测声音响度。

通过基底膜振动幅度和面积大小来检测声音强度实质——毛细胞激活数量多少。

音调的生理机制。

一些具有识别音调的细胞作用于耳蜗,从而改变频率,影响音调。

节细胞与耳蜗核内的一些具有特异性的细胞)

肌肉收缩的过程:

运动神经元 → 乙酰胆碱(ach)→ 肌纤维产生epsp

声音定位。1 水平平面的声音定位:在没有时间差的情况下,通过强度差来识别声音**。

垂直平面的声音定位:利用耳廓,折射后强度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被上橄榄核检测到。

前庭感觉。作用:人体空间位置。

前庭觉。感觉统合视觉。

本体觉。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收缩活动的等级性控制。

方式一: α运动神经元的单个动作电位引起肌纤维的一次单收缩,随意α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数目和频率的增加,单收缩的总和引起了肌肉的持续收缩。

方式二:α运动神经元有大小之分。神经系统先兴奋小的α运动神经元,然后兴奋大的α运动神经元。

运动产生的分子机制:在静息电位时,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的结合位点被肌钙蛋白遮盖;当动作电位时,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的结合位点“暴露”,二者结合后引起位移。

运动单位的类型。

快运动单位:支配易疲劳的白色肌纤维。

慢运动单位:支配耐疲劳的红色肌纤维。

缩鳃反射的神经元水平(非联合型学习的分子机制)

感觉神经元感受来自虹管**的刺激并直接与运动神经元(l7)形成突触,产生缩鳃反射。

缩鳃反射敏感化的分子机制 (联合型学习的分子机制)

电刺激海兔的头部,l29释放5-ht,它的受体是g-蛋白耦联受体,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在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下,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camp激活蛋白激酶a(pka),pka导致钾离子通道关闭,钙离子通道打开,ca2+内流,因此,释放的神经递质增多。

条件刺激导致ca2+内流,非条件刺激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当ca2+浓度增加时,腺苷酸环化酶催生更多的camp,后者导致ca2+内流增加。

运动的脑控制:

1 下行脊髓通路。

外侧通路:包括皮质和红核脊髓束,参与远端肌肉的随意运动,受皮层直接控制。

腹内侧通路:包括网状、前庭和顶盖脊髓束,参与身体姿势和行走运动,受脑干控制。

大脑皮层对运动的计划。

辅助运动区(sma):支配远端肌肉的运动单位。

前运动区(pma):支配近端肌肉的运动单位。

基底神经节运动环路:

运动的脊髓控制:

下运动神经元:a运动神经元(负责产生肌力)和r运动神经元。

2 兴奋收缩耦联:t管与肌质网耦联。

当动作电位来临,耦联断开,肌质网中的ca+进入到肌纤维细胞内,导致肌肉收缩。

运动单位的脊髓控制。

a.来自肌梭的本体控制。肌梭和ⅰa感觉轴突二者监测肌肉长度的变化,感知躯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躯体的运动状态。

b.r运动神经元,梭外肌纤维、梭内肌纤维。

运动神经元的激活减少ⅰa传入纤维的活动,而γ运动神经元活动的激活增加ⅰa传入纤维的活动。

c.来自高尔基腱器官的本体感觉。高尔基腱器官位于肌肉与肌腱的连接处,检测肌张力。

d.脊髓中间神经元。兴奋性输入和抑制性输入。

e.行走时脊髓运动程序的发生。中枢模式发生器。

摄食行为的长期调节:

能量平衡:摄入等于消耗时,体脂正常。

3 体脂和摄食的体液调节和下丘脑调节。

室周区监测到脂肪细胞释放激素的水平下降;外侧区神经元激发摄食行为。

a. 瘦素水平升高对下丘脑的影响。

躯体运动反应(抑制摄食行为)

瘦素↑ →弓状核体液反应(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激素) 细胞代谢率。

αmsh与cart) 内脏运动反应(交感神经活动提高。

b. 瘦素水平降低对下丘脑的影响。

躯体运动反应(促进摄食行为)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1 色觉三原色理论。2 声源定位 3 平均诱发电位。4 图象识别理论。5 海马 6 长时程压抑 ltp 7 焦虑。8 生物钟。9 脑干内睡眠诱导区。10 长时记忆。11.自发电位 12.视杆细胞。13.单相动作电位。14.轴丘。15.联想集学习 16.敏感化。17.平均诱发电位。18....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 复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属于纹状体的脑结构是 b a 尾状核与杏仁核 b 尾状核与豆状核 c 杏仁核与豆状核 d 豆状核与屏状核 2.作为颜色视觉光生物化学基础的细胞是 d a 视杆细胞 b 水平细胞 c 神经节细胞 d 视椎细胞 3.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 运动感知有关的视觉皮层区是 ...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复习题 一 一 单项选择题。1.1874年,发现了 语言感觉区 a.布罗卡 b.维尔尼克 c.拉施里 d.巴甫洛夫。2.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 旧皮层和占大脑皮层90 左右的。a.新皮层 b.灰质 c.髓质 d.皮层。3.脑的电现象可分为自发电活动和 电活动两大类。a.引导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