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21:36:28 阅读 5849

环境心理学((专业)

云师大教管学院心理学系。

李佳。生活中的心理学?

为什么学习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chernobyl accident 看epep的应用。

–环境焦虑反应( environmental stress reactionsreactions))

–调查显示,3030%干净区的居民也患上疾病。

天气影响心情。

迷路、寻路。

不同的交往距离。

reference:

日】相马一朗,佐古顺彦著,周畅,李曼曼译(19861986),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mcandrewmcandrew, ,19931993)).environmental . psychology,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俞国良等(20002000),环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彦捷,李佳(20012001),环境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

paul a. bell, thomas c. greene, jefreyjefreyd.

d. fisher, andrew baurnbaurn朱建军等译(20092009),)环境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chap.1 绪论。

一、什么是环境?先环境(合子环境)后环境——外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为环境。

二、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工效学?建筑学?

美学?环境保护?

definition: 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三、学科特点:

1.研究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2.是问题指向的。(各国研究重点不同)

3.跨学科和跨民族的研究。

4.其研究的自变量,是其它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

5.折中主义的方**(方法混合)。

四、环心的起源:

18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malthus)提出环境不能无限制满足人类的需求。

19世纪后半叶,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定义生态学(ecology)。

派克(park)提出的人类生态学,重视环境的影响。

生理学家的研究不断证明环境对人的感觉有显著影响。

生态心理学它是环境心理学的前身之一。

psychology的推动更有力。(强调环境特性对心理影响的研究取向)

五、环心的诞生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发现医院墙壁的颜色、家具的陈设等等都影响着**的效果);

2024年,美国医院联合会会议正式提出“ep”;

2024年,第一本环心教材出版(诞生标志);

2024年,创办了环心杂志(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pa,iaap均成立了环心分部。

六、环心发展趋势。

全球环境变化;

群体间暴力和犯罪;

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

人们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更有兴趣,社会老年化进程。

七、环心的研究内容。

环境认知。环境压力。

个人空间和领域性。

密度、拥挤。

环境设计。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

八、环心的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

1)实验地点。

实验室情境:控制严格,但与实际不一定吻合。

现场情境:难加以控制,是描述性的,只看相关。

2)实验范式:即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攻击——“假装电击”

2、相关研究。

3、描述研究。

九、资料收集的方法。

1 观察:将所见所闻客观地记录下来。

观察行为、观察行为的痕迹;

可以利用观察的物理线索,来了解个体和环境的关系。

2 自我报告。

访谈法。问卷法。

评定量表。3 档案检索。

城市气象资料与犯罪事件。

4、任务的表现。

关注环境条件对人的表现能力的影响。

5、痕迹测量。

侵蚀测量(erosion measure):测消耗或者磨损。

累积测量(accretion measures):测留下的。

chap.2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一、唤醒理论。

观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的自主反应。

人们倾向于对中等的唤醒水平给予正性评价。

如,叶克斯-多德逊定律(yerkes-dodson)

可解释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

效率低动机水平高困难或复杂的任务难易适中的任务容易或简单的任务。

二、刺激负荷理论(环境负荷理论or刺激过载理论)

个体对获得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

当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个体的加工能力时,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人对某个刺激的注意力不能持续不变,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暂时减弱,在这一段时间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brown & poulton(1961):安静的居住区vs.繁华的购物街,驾驶汽车通过,同时**一连串数字。问:哪一串的顺序改变了?

避免定向注意疲劳症状(长时间高度注意某个目。

标,导致注意减弱)的出现。

三、行为局限理论。

观点: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事。即环境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

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步骤:

1)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丢失。

2)阻抗(reactance)

3)习得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四、适应水平理论。

奥尔特曼(altman)(1975)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

可以用于解释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环境中的感觉刺激输入,社会刺激输入,环境的改变运动)对行为的影响。

环境刺激可以在三个维度水平上发生变化:

强度:环境提供的信息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心理不适。如噪音太多让人易怒,一点声音没有,也会不舒服。

刺激的多样性:适应水平理论认为多样性在中等水平是最好的。

刺激的模式:或说是环境提供信息的组织结构和不确定对知觉的限制。

五、环境应激理论:环境中的很多因素都能引起个体的反应(生理和心理)。

应激(stress):个体对环境因素做出的反应。

应激源(stressor):噪音、拥挤、工作压力、婚姻不合、自然灾害……

生理应激& 心理应激(情绪和行为)

六、生态理论。

观点:个体的行为和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即存在一个整合了的行为情境。

认为根据情境,可以**将出现的行为。

用于解释团体行为、评价社会对行为变化的影响等;还可评估环境设计。

讨论:对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进行比较,总结其优缺点。

chap.3 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

第一节环境知觉。

一、概念。是个体或群体直接地和真实地感知环境信息的过程。

是对环境中刺激的加工,由感觉信息和来自过去经验的预期综合而成。

强调人和环境的互动,不仅重视认知、人格特点和文化特点,也包括个人过去经验和需要状态对知觉的影响。

二、环境知觉的分析方法1.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的传统研究方法强制透视(forced perspective):线条透视原理在三维空间的运用。

2.整体分析法3.格式塔心理学。

三、先天论与学习论。

1.布伦斯韦克的概率理论(透镜模型)

把知觉过程类比为一个透镜,外界的环境刺激通过我们的知觉努力在透镜处被聚焦与知觉。

2.环境的生态知觉(ecologialpeception吉布森)

环境知觉是更直接的,不需要太多的理解。

四、适应性和对变化的知觉。

1.知觉习惯化或知觉适应。

如果有一个刺激是恒定的,通常我们对它的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

2.对变化的知觉。

weber-fechner function

新刺激的强度要与原有的刺激强度成一定比例。

觉察低强度刺激→大or小强度变化??

高强度刺激→大or小??

五、影响环境知觉的因素。

1、年龄和性别。

儿童。老人。

女性。男性。

2、语言和文化。

3、经验及其他活动。

第二节环境认知。

一、概念。知道环境或具有环境方面的知识”。指人对环境刺激的储存、加工、理解以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程。

想象和思考空间世界的能力。

二、环境中的认知地图。

1、概念。认知地图:是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环境非常个性化的心理表征。

提出:格式塔学派的托尔曼(tolman, 1946,1978)——白鼠。

可以提供环境的有效模型。

人类认知地图的研究:凯文·林奇(k. lynch)对“城市的表象”研究。

在波士顿生活工作的洛杉叽人调查。

画出从家到工作地点的行走路线,对某些路径的细。

节进行描述,列出最独特的给人印象最深的途径,以及对某一城市的空间表征——认知地图。

2、认知地图的共同成分:5个维度。

路径(path):人在环境中的行进通道。

边界(edge):具有限定和封闭的特征。

区域(district):较大的空间。

结点(node):行为较为集中的点,连接主要的路径、或者路的终点、中断点。

标志或地标(landmark):用作参照点的突出特征、明显的界标和标志,通常较远处就能看到。

3、研究认知地图的方法:

1)画草图(sketch map):勾画出头脑中对环境的表象。

2)对某一环境进行图示反应:再认一个人心里储存的环境图像。

在图上标出熟悉or喜欢的地方。图书馆、湖边……

3)再认任务(recognition tasks): **再认。

4)距离估计并建造统计意义上的地图:简单地估计一个环境中两个地点间的距离。

4、认知地图中的错误。

不完整。歪曲。

画蛇添足。5、影响认知地图的因素。

环境熟悉程度。

社会阶层。个体差异。

第三节寻路(way finding)

一、概念:包括计划、决策、信息加工,并且依赖于理解空间和心理控制的能力,即空间认知能力。

二、促进寻路的情境特征。

1)差异性:相似性少,有利于定位,不易迷路。

2)视觉通达度: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也有助于定位。

3)空间布局的复杂性:交叉路口的结点越少越简单,不易迷失方向。

三、“you are here”的指路地图。

1、在一些空间规划比较复杂的大型广场、博物馆、地铁总站、购物中心,为了便于人们的寻路行为,在一些交叉路口、结点上都设置有“you are here”的指路地图。

2、指路地图& 标准地图的区别:

相同——各特征与周围环境相应和一致。

不同——指路地图的方位只要是在自我指向时,与周围环境结构匹配就可以了;标准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与认知地图的区别:

指路map是客观的。

认知map是主观的(主观因素会影响它的标准性和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

环境心理学

第一章环境心理学导论 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谁?1.设计的目的首先是保护人爱护人,进而实现人对美的需要的实现。没有人的危险而是保护人 爱护人,解决外界环境与人的冲突是所有设计分支学科的共同目标。因此环境设计师要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以更好地为其服务。园林设计师在长期的设计思考过程...

环境心理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为 1 把环境 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 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2 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即都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基础理论和内容都直接 于实际研究。3 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4 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 富有...

环境心理学

2010 2011年第一学期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人民公园游客行为习性。满意度调查 小组成员 马雪阳 080907217 潘本固080907221 王秋艳080907227 徐倩倩 080907235 杨贺军 080907236 杨鹏 080907237 杨晓丽 080907238 张帆 0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