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17:31:28 阅读 9044

青少年期一般指的是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段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中有:青少年的偏离行为增多,青少年期矛盾集中且冲突不断,是个体发展的“多事之秋”,在这个时期个体极容易出现偏离行为或者问题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偏离行为,在生活中俗称“叛逆”。

叛逆是是青少年期不可避免的现象,看完《小孩不笨2》后,我觉得叛逆虽然是青春期所不可避免的,但是经过适当的处理正确的对待后,就不会使青少年误入歧途,但若处理不当,会使他们偏离正常的轨道,步入不正之道。当然,要将青少年期的孩子引入正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合作。我主要想从三个方面,即:

家长,学校,老师来阐述,该如何正确的对待青少年期的叛逆。

1家长:青少年期的情感体验变得丰富,一方面自我意识高涨,强调自己与父母的区别,另一方面,由于经验缺乏等原因,对父母存在依赖心理。他们不会像小时候那样把所有的事情都跟父母倾诉,分享,更多的时候需要父母去真正的关心他们,而并不是父母心中理所当然的那种所谓的关心:

训斥,唠叨,稍微觉得孩子做得不对,不问原因就开始长篇大论的教导,甚至孩子做得并没有错时,家长都觉得是不对的,影片中的男孩看到爸爸的电脑坏了,重要的资料看不到,于是把电脑修好并及时的送给爸爸,这个时候粗心的爸爸居然还训斥了男孩,硬是找个理由说是男孩把电脑弄坏了然后又修好的,这种做法使青少年的那扇打开着的门慢慢关闭了,这个时候家长适当的夸奖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认可。有时候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家长觉得跟大人的想法不一样,就认为他们的孩子开始叛逆了,想方设法的想把孩子们内心的想法纠正过来。。。渐渐的,他们更加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因为他们觉得父母不了解他们,无论他们怎么做,好像都是错的,父母看不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最后他们内心的那扇门关闭了;影片中的男孩因为得到了“朋友”的赞赏,得到了“朋友”的认可,而觉得那些所谓的朋友亲切;如果父母能够真正的去关心他们,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了孩子内心深切的感受,适当的赞赏孩子,夸奖他们的优点,耐心的改善他们的缺点,那么即使叛逆,也不会误入歧途。

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1,家长要给以孩子真正的爱与支持,给以他们安全感与信心;2,主动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敞开心扉,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与见解;3,减少家庭的紧张氛围,家长尽量不要把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家里。

2学校:由于青少年的情绪非常敏感,具有冲动性和起伏性,一次简单生硬、不分场合的批评指责常常会使青少年产生激烈的对应情绪,而这种对立情绪在多数情况下对内对外都很容易成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所以,学校在制定校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青少年期个体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发展很快,自我管理一方面针对**,主要采取逆反或对抗方式来摆脱他们的控制,由自己做主来安排和设计自己的生活。

青少年个体犯了错误后,不应该采取当着全校同学的面进行体罚,尝试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一方面这种方式伤害到了青少年内心的自我尊重,青少年期个体自尊心变得脆弱而敏感,他们不能忍受被轻视、侮辱,既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又更在乎同伴的赞许和重视,同样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着全校同学的面进行鞭打,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创伤,他们会觉得丢人,没面子;另一方面,他们的叛逆心理会变得更加强大,并不会因为体罚而消失,他们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对抗。体罚对他们而言,越来越不算是一回事,因为心理上的痛已经远远超过了身体上的痛。学校应该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处理青少年期的“叛逆”。

3老师:老师在教书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并不是认真负责,就能得到青少年期所有个体的认可,老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将每个人内心的那个好孩子引导出来。影片中的符老师的教育方式中缺乏鼓励,虽然他的华文教得好,而且还自己掏钱给学生买字典,但是他对学生的期待太高,学生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时就觉得是学生没有努力,其实他们已经努力了;青少年有成就的需要,这种成就的需要是青少年学习动机产生的重要因素,无论多少分,只要有进步老师就应该给予鼓励,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如果训斥,他们内心的反抗意识就会提升,往往达到相反的效果。

有时候,老师甚至要压抑自己不快的情绪,即使生气也不要当场就把脾气发出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其进行交谈。影片中的符老师看到学生们有色情光碟,当场大发脾气,如果冷静想想,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高峰期,自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换种方式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青春期的叛逆,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很好的将他们引入正轨,当然,还需要青少年期个体自己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适。虽然《小孩不笨2》最后的结局很完美,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都有完美的结局,家长真正的关心,学校老师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避免青少年误入歧途。

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 观察学习2 形象记忆3 自我概念4 同伴关系5 心理咨询。二 判断改错 每题6分,共30分 1 在瓦龙看来,青少年期是一个主观性或个性的时期。2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3 气质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

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 观察学习 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 榜样 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2 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3 自我概念 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 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4 同伴...

青少年心理学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v 1.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它的核心是 a.注意力。b.观察力。c.记忆力。d.思维力。满分 2.5 分。2.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有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