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17:29:28 阅读 1639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v

1. 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它的核心是()。

a. 注意力。

b. 观察力。

c. 记忆力。

d. 思维力。

满分:2.5 分。

2. 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 有意后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注意。

d. 随意注意。

满分:2.5 分。

3. 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好采用( )的方法。

a. 横向研究。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纵向研究。

满分:2.5 分。

4. (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渴望参与**角色,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

a. 成熟感。

b. **感。

c. 独立感。

d. 尊重感。

满分:2.5 分。

5. 青少年的( )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

a. 主观自我中心。

b. 客观自我中心。

c. 自我联想。

d. 自我中心主义。

满分:2.5 分。

6.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 有意后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注意。

d. 随意注意。

满分:2.5 分。

7. 本来是一件令他们厌恶的事,但出于某原因,他们可以表现出无所谓或较为友善的态度。表现出情绪的( )

a. 可变性。

b. 温和性。

c. 暴怒性。

d. 固执性。

满分:2.5 分。

8. 心理学家()提出了智力的pass模型。

a. 吉尔福特。

b. 斯腾伯格。

c. 戴斯。

d. 马斯洛。

满分:2.5 分。

9.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a. 认识。

b. 情绪情感。

c. 意志。

d. 个性特征。

满分:2.5 分。

10. 青少年期指的是少年期和( )

a. 少年晚期。

b. 青年期。

c. 学龄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2.5 分。

11. (是青少年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a. 身体变胖。

b. 身体迅速长高。

c. 出现第二性征。

d. 长出胡须。

满分:2.5 分。

12. 近年来,由于营养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生理发育与成熟表现了( )现象。

a. 加速。

b. 减速。

c. 早熟。

d. 不平衡。

满分:2.5 分。

13. (是指通过面部、眼部和嘴部的肌肉的运动、变化来表达各种情绪状态。

a. 面部表情。

b. 肢体表情。

c. 言语表情。

d. 语言表情。

满分:2.5 分。

14. (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a. 同化。

b. 内化。

c. 顺应。

d. 外化。

满分:2.5 分。

15. (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它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a. 社会性情感。

b. 美感。

c. 理智感。

d. 道德感。

满分:2.5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v

1.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的闭锁性主要表现在( )

a. 自我约束性。

b. 孤独寂寞。

c. 保守自己的秘密。

d. 反抗父母管束。

满分:2.5 分。

2. 焦虑情绪突出表现在( )两方面。

a. 精神性。

b. 躯体性。

c. 生理性。

d. 幻想性。

满分:2.5 分。

3. 当代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征有( )

a. 富有理想和创新意识强。

b. 价值观多元化。

c. 求知欲和责任感增强。

d. 注重交往互益。

满分:2.5 分。

4.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方法有( )

a.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

b. 适当运用变式。

c. 要适时做出语言概括。

d. 让学生自觉应用概念和原理。

满分:2.5 分。

5. 青少年抑郁的表现主要有 (

a. 心境不良、情绪消沉。

b. 精力减退,常感到持续的疲乏。

c. 思考能力下降,联想困难,行动缓慢,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过低。

d. 机体的变化,如口干、消化不良等症状。

满分:2.5 分。

6. 培养青少年意志的途径、方法有很多。基本的方法是( )

a. 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b. 确定合理的目的、任务。

c. 注意“索果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d. 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及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满分:2.5 分。

7. 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 )主要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满分:2.5 分。

8. 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 )

a. 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即时记忆。

满分:2.5 分。

9. 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成分亚理论中的成分按功能分为()。

a. 元成分。

b. 操作成分。

c. 加工成分。

d. 知识获得成分。

满分:2.5 分。

10. 偏重社会发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主要有( )

a. 华生的行为主义观。

b. 勒温的生活空间说。

c. 哈维格斯特的发展课题论。

d.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满分:2.5 分。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v

1. 直到14岁,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后,脑电波才主要表现为α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意识到行动的目的,确认行动的合理性、必要性,既能吸收别人的正确意见,又能不受别人错误意见的干扰这是意志的果断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英国心理学家比纳的行为个别差异研究开创了科学智力测验的先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注意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认知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华生认为条件反射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出各种规律或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班社拉强调榜样在青少年行为形成中的作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情绪的产生以动机为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半结构访谈是一种有指导性的、正式的、事先决定了问题项目和反应可能性的访谈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个基本的因素,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聚合交叉研究结合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比率智商:就是指个人的智力年龄(ma)与其实足年龄(ca)的比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心理学家皮亚杰做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智商可以用来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聪明程度进行比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高级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v

1. (是指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如规范、原则、理想等。

a. 道德。

b. 道德信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动机。

满分:2.5 分。

2. (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a. 共情。

b. 逆反心理。

c. 心理承受力。

d. 压力感。

满分:2.5 分。

3. (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a. 自我概念。

b. 自我感知。

c. 自我中心主义。

d. 自我意识。

满分:2.5 分。

4. (是指有关性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性意识、性观念、性情感、以及性适应等。

a. 性心理。

b. 性别化。

c. 大众化。

d. 单性化。

满分:2.5 分。

5. 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信念。

d. 道德行为。

满分:2.5 分。

6. 性**包括性取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 )障碍。

a. 性情感。

b. 性身份。

c. 性行为。

d. 性体验。

满分:2.5 分。

7. (是暂时没有意识到,但经过意识深入思考后能意识到的部分,它贮存着暂时被遗忘的意识内容,所以它是可以被意识召回的部分。

a. 前意识。

b. 潜意识。

c. 无意识。

d. 有意识。

满分:2.5 分。

8. (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a. 性别角色。

b. 性别特征。

c. 性别差异。

d. 性别期望。

满分:2.5 分。

9. (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按社会规范、道德、习俗等要求自己而形成的一套思维习惯、观点与行为。

a. 社会性。

b. 社会认知。

c. 社会性行为方式。

d. 社会道德。

满分:2.5 分。

10. (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际关系的起点。

a. 人际关系。

b. 人际交往。

c. 传达思想。

d. 语言沟通。

满分:2.5 分。

11. 艾里克森用( )理论来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与犯罪等社会问题。

a. 同一性危机。

b. 成长需要。

c. 第二反抗期。

d. 自主需要。

满分:2.5 分。

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 观察学习2 形象记忆3 自我概念4 同伴关系5 心理咨询。二 判断改错 每题6分,共30分 1 在瓦龙看来,青少年期是一个主观性或个性的时期。2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3 气质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

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 观察学习 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 榜样 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2 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3 自我概念 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 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4 同伴...

青少年心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40分。一 判断改错题 每题5分共10分 1 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答 正确。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2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 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