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17:28:28 阅读 6559

期末作业考核。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2.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4.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5.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

1.在瓦龙看来,青少年期是一个主观性或个性的时期。

答:错误。按照瓦龙的观点,青少年期应该是客观性的时期。

2.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答:正确。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3.气质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答:错误。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4.性**包括性意识障碍、性指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答:错误。性**包括性取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5.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意识的形成。

答:错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认知的形成。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是指对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追踪研究的方法。它通过对同样的被试的重复测查,可以得到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情况,也可以把握被试个体在经历各种独特的生活事件或历史事心理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发展的可能原因。

其优点在于可以对群体和个体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因为所有的被试都有相近的生活体验。然而这种研究是比较有难度的。一方面,由于时间较长,被试可。

能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中途退出或丢失的现象。另一方面,主试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资金,耗时耗力。另外,在取样的代表性问题上这种方法也需要注意,并且需要注意在不断的重复测查中保持测验人员、测量工具和程序的一致。

方法本身由于没有不同历史经历下的比较,较之横向研究,其结果的适用范围也就相应地减少了。

2.简述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主要内容。

答: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主要内容如下: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2023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构成:

一般因素(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一般因素是个人的基本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因此,它是智力的首要因素,也是理解智力实质的关键和基础;)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仅表现于个别特殊的课题中,因此,它不是智力研究的重点。

但一个人能否完成一项任务,则是由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3.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1)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1.暴怒性与温和性2.可变性与固3丰富性与孤独性(2)青少年情绪。

活动的迅速性。

4.简答青少年师生关系的一般特点。

答: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同伴之间交往的增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开始受到动摇,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信任、佩服的程度下降,而是以一种批评的态度来看待老师。表现为开始在一起对教师品头论足。

具体讲,师生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有以下几点:师生交往中要求更多的独立与尊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变得更注重其理智作用,否认其准监护者角色;青少年与其教师。

在情感上的亲密联系开始具有选择性;青少年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更高、更全面、更深刻;青少年在师生交往中常体验到“角色冲突”。

5.试列举学业压力会使学生产生哪些负性心理?答:(1)学习厌倦感(2)考试焦虑感(3)自我失败感。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当代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征。答:①过渡性:

青少年保持儿童的某些心理特点,又具有**的一些心理品质。②闭锁性: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含蓄内隐的特点。

③矛盾动荡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表现出各种矛盾的心理现象。④社会性:

在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由单纯的自然人变成具有社会性。

2.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答:⑴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

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反映在:a.道德概念的掌,b.

道德评价的发展,c.道德信念的确立。⑵道德认识的培养a.

营造产生向善的道德无腿飞人氛围,b.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c.加强道德实践。

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寓教于乐,积极开展校。

园文体活动。这是校园文化建设活跃生活、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需要。b.

组织学雷锋,开展上街便民服务活动,这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化的需要。c.组织学生义务植树和生产劳动活动,这是增强劳动观念。

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 观察学习2 形象记忆3 自我概念4 同伴关系5 心理咨询。二 判断改错 每题6分,共30分 1 在瓦龙看来,青少年期是一个主观性或个性的时期。2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3 气质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

青少年心理学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v 1.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它的核心是 a.注意力。b.观察力。c.记忆力。d.思维力。满分 2.5 分。2.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有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

青少年心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青少年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满分40分。一 判断改错题 每题5分共10分 1 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答 正确。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2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 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