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

发布 2022-10-17 04:35:28 阅读 8152

编写者:徐颖超。

2.适用范围:适用于单元检测、期中期末检测以及专升本考试、教师招聘考试与教师资****等。

3.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与论述题七大题型。

2024年8月17日。

《习题二》一、名词解释。

1、反射 2、反射弧 3、条件反射。

4、非条件反射 5、第一信号系统 6、第二信号系统。

二、填空题。

1、人的心理是( )的机能,是对( )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2、( 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在( )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3、枕叶是( )神经中枢;顶叶是( )神经中枢;额叶是( )神经中枢;颞叶是( )神经中枢。

4、由大脑半球表面的沟裂将大脑皮层划分为( )叶、( 叶、( 叶、( 叶。

5、基本神经过程的运动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的( )和( )兴奋和抑制的( )

6、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 )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 )心理是( )

8、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包括( )和( )

9、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包括。

三、选择题。

1、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2、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这种反射是(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3、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

a反馈 b反应。

c反映 d反射。

四、判断题。

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有怎样的客观现实必定会产生怎样的心理。()

2、一个人专心学习时往往对周围的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种现象是负诱导。(

3、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4、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反射,因此心理与客观现实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5、成语中“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6、谈梅生津、望梅止渴都是条件反射。(

7、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8、潜移默化是无意识的作用。(

9、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意识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人的参加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五、简答题。

1、辩证唯物主义是如何解释人的心理的实质的?

2、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参***]一、名词解释。

1、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来自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映活动。

2、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从刺激到反映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3、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

4、非条件反射也叫无条件反射,是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先天性的反射,其神经联系是固定的。

5、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属性(颜色、声音、气味、大小、形状等)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6、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系统。

二、填空题。

1、人脑、客观现实 2、客观现实、社会实践。

3、视觉、运动、言语、听觉 4、额、顶、枕、颞。

5、扩散、集中、相互诱导 6、反射弧。

7、脑的机能、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8、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9、意识的自觉目的性、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社会历史性。

三、选择题。

1、b 2、c3、d

四、判断题。

五、简答题。

1、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2、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习题三》《习题四》

《习题五》

高等心理学心理学试题

名词解释 1 高等教育心理学2 教师角色3 教学风格4 自我效能感5 教学效能感6 动机与学习动机7 学习迁移8 问题解决9 自我意识10 心理健康教育11 教师期望效应12 教学监控能力13 教师胜任力14 教学反思15 学习16 创造力17 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18 人际交往。简述题 1 简述高等...

心理学 试题样本心理学

广州大学2005 2006年度第一学期考试卷 课程 心理学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 学院 系 级 班学号 姓名。说明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共四大题 一 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 1 行为 2 知觉 3 心理状态 4 心理年龄特征 5 社会化 二 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 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其...

心理学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 a 近因效应b 晕轮效应。c 社会刻板效应d 首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