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
心理发展: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有稳定的变化。特征1 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心向着分化、专门化演变。
2反映活动从不随性、被动性向着随意性、主动性演变。3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着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4 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着稳定演变。
特点:1 连续性与阶段性2 方向性和顺序性3 不平衡性: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
同意机能系统的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 普遍性和差异性5 具有关键期。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适应阶段、全面发展阶段、职业定向阶段。
大学生的认知特征: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记忆能力发展达到**期、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独立,批判;灵活多样,抽象思维,辩证思维,主观性,片面性)、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19-22岁,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的情意特点1 需要特征2 动机特征3 人生观特征4 价值观特征5 情感特征6 意志特征。
需要的特点:对象性;动力性;多样性。
大学生的需要发展特点:需要的复合性;需要的强烈性;需要的矛盾性;需要的易变性;需要的时代性。
大学生的动机发展特点:多样性和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发展性和迟滞性并存;动机的冲突性明显;动机的隐蔽性增加;动机的差异性加剧。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元化;间接性;社会性;职业化。
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发展特点:人生目的崇高远大,具体可行,务实求真;人生价值选择正确合理,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积极健康,幸福与苦恼都与理想实现密切相关。
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特征:价值观标准趋向务实化和功利化。价值观认识存在矛盾性和局限性。
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主体意识增强与个人主义倾向明显。政治意识呈弱化趋势。
人生态度积极与消极并存。
大学生的情感特征:丰富性和狭隘性。稳定性和波动性。强烈性和细腻性。外显性和内隐性。
大学生的意志特征:自觉性普遍提高,但还存在惰性。理智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伴有依赖性。果断性增强,但带有冲动性。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具有一种意识性的自我察觉活动,不仅表现在个体对自己本身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且表现在个体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
本我(id):生物层面,遵循快乐原则。不顾客观的现实,要求立即的满足。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常显现不合理,不实际与自私的性格。
自我(ego):心理层面,遵循现实原则,在本我与超我间协调沟通。以社会许可方式寻求满足本我的欲望。
超我(superego):社会层面,遵循理想原则。道德感与良心的谴责。如:我不能。我应该。
自我认识的特点:主动性和深刻性;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
自我体验的特点:敏感性;深刻性;丰富性和波动性。
自我控制的特点:自我设计的高标准;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叛倾向;自控能力仍有待提高;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障碍:1 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自我拒绝;2 过强的自尊心与过重的自卑感;3 自我中心和从众心理;4 过分的独立意识和过分的逆反心理;5 过强的自决意识和过弱的责任感。
从众:指个人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一致,但内心却有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但迫于群体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与群体认同,采取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一致的意见。这种个人受群体压力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倾向。
有两个基本要素:规范压力和信息压力。从众有两重性,从积极的方面讲,从众对个人适应社会非常重要。
消极的从众会助长不良传统的巩固和歪风邪气的蔓延。
影响因素:1、群体的一致性。2、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3、个人特征。
智力:指个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智力理论:1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 2智力三元论 3智力多元论 4 智力理论的pass模型 5情绪智力。
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高校教育要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要善于发现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并未其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要考虑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在了解学生特殊能力的基础上,对该生的发展方向提供明确的咨询意见,适当指导,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使他们特殊能力更好发展,既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有能够更好满足社会需要。
大学生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教师采取措施,开发学生智力,1 在思想上重视大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2 深入高校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上挖掘知识的智力价值,教学方式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学科特点选择适当方法,知道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训练,促进科研能力发展,将智力能力发展列为教学评价重要内容,提高教师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自觉性。
个别差异是指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它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下,通过一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智力的个体差异;人格的个别差异;性别的个别差异。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语言能力;**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
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1 改变错误的性别刻板观念:老师检查自身的信念、态度、行为中可能存在的性别偏差,加以改造。
帮助学生克服传统的性别观念。2 因材施教,实施良性补充教育。教师增强女生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品质,调节适应能力的培养。
注重女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男生的言语培养与训练,培养男生合作、关注他人的品质。3 利用性别差异。
促进交往,营造异性效应,互相促进。
专题二“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角色及其概念。
角色:个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教师角色分析。
一) 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社会用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
1、 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人才;
2、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3、 因材施教,成为学生的楷模。
二) 教师角色:1.学习指导,教学活动设计者。
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的最显著标志是教师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为己任。教师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授业”、“解惑”,把人类的知识和技能高效率地传授给学生。另外一方面,不仅给学生现成的“金子”,还要把“点金术”交给他们。
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模范公民。3、教学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组织者、管理者。4、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平等中的首席。
5、心理咨询和**专家,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6、教学科研人员、科学思想家。7、终身学习者 8、信息源 9、替罪羔羊角色 10教学的反思者研究者。
三、教师的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各种各样角色规范的不一致,会导致当事人无所适从。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是高校教师职业角色压力形成的原因。
一)角色冲突1、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同执法者的身份冲突。2、知识的传授者同学生自主学习的矛盾。3、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同团队的领导、侦探和纪律执行者的矛盾。
4、教师角色和家庭角色和家庭角色间的矛盾。
四、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2、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心理学专题练习
专题一心理学概论作业。单项选择题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1879年,德国科学家 b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a 魏特海默b 冯特 c弗洛伊德 d 艾宾浩斯。2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历史上 a 学派的创始人。a 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 人本主义 d认知学派。3 行为主义者主张用...
心理学专题大纲
运动心理学教学大纲。专题一总论 国内 国际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专题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专题三运动兴趣与运动动机。专题四注意 心境状态 应激 唤醒 焦虑与运动表现。专题五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心理训练。专题六运动归因。专题七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 专题八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专题九运...
专题教育心理学
1 教育心理学概述page200 1 提出将教育心理学化 裴斯泰洛奇 赫尔巴特 乌申斯基。实验心理学 梅伊曼 拉伊 2 题目 单选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a冯特 b比奈 c桑代克 d班杜拉。单选 第一部科学系统儿童心理学专著 儿童心理 作者是 a a普莱尔 b艾宾浩斯 c霍尔 d皮亚杰。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