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离线准确答案

发布 2022-10-16 03:06:28 阅读 1325

离线作业考核。

心理学》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感觉。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和感官系统的察觉情况。

2. 神经冲动。

答:神经冲动指的是人体或动物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兴奋以全或无方式不衰减的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传导的过程。

3. 气质。

答: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 无意识。

答:是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能变为意识的东西。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思维及其特征。

答: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概括的间接反映。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思维的特征包括:

1)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将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象出来。

2)间接性:借助于媒介或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认识。

3)思维是对已有经验的改组,而不是简单的再现。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2.简述遗忘的衰退说与干扰说。

答: 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消退的结果。一切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延续,记忆痕迹若未通过复习而巩固,会逐步衰退。这种理论与“用进废退”的思想相符,也与人们因日久而淡忘的日常经验相符。但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衰退理论可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迅速而被动的消失,但不能充分说明长时记忆的遗忘原因。

干扰说是根据心理学中,关于遗忘的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并且,在遗忘的原因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叫干扰说。

其中,研究发现:一群人参加测试,全部人先将 10 个无意义音节背下,再一部分人即行入睡。另一部分照常工作。

结果表明,照常工作对所记材料起了干扰作用。回忆效果低于睡觉的人。睡觉前想的东西容易记住。

所以,你想忘记的人或事,千万不能在睡觉前想。

3. 注意有哪些分类?

答: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

因此,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如果说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的话,那么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上论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此外,注意还可分成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 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但它所反应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 从广义而言,情感和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从严格意义上讲,两者有以下区别: 第一,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 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的友谊感, 与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相关的道德感。 第二,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第三,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则既具有情境性, 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影响。

2、比较过滤器理论模型和衰减理论模型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 (1)两个模型都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输入的信息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2)两个模型都假定,过滤器的位置在知觉分析之前。

或在初级物理分析与高级意义分析之间,而不是反应选择阶段。

两个模型的不同之处: (1)假设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注意选择的基础是对刺激物理属性的分析;衰减模型认为,注意分析更为复杂,可能由语义加工组成。

(2)加工性质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是“全或无”的方式;衰减模型认为,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而是关小或抑制。

福师大《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

二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答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 同化 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

《心理学》离线作业

心里学 离线作业。一 简答题 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答 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性心向无谓的限制。2 简述语言产生的阶段。答 选择意义阶段句法结构产生阶段产生语言的阶段运动阶段。3 动机的特征。答 动力性方向性强度性持久性隐蔽性。4 当代心理学的观点。答 生物学的观点心理动...

《心理学》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 解答。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 视觉适应 答 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 有时也指这一过程达到的最终状态。视觉适应的机制包括视细胞或神经活动的重新调整,瞳孔的变化及明视觉与暗视觉功能的转换。由黑暗环境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