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课程标准

发布 2022-10-15 23:10:28 阅读 8478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信息。一、课程简介。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历来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本课程的任务在于:

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了解研究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儿童心理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学前心理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素质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使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三、课程设计思路。

学前心理学》课程建设,应根据高职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课程标准设计紧密结合工作岗位。

课程的设计以对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的需求调研为前提。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基点,充分发挥《幼儿心理学》课程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上的特殊功能。

二)在能力培养上,体现岗位技能要求。

课程的开设是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技能为出发点,课程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在幼教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和教育改革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学组织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

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结构合理有序且内容能满足未来岗位工作需要的《幼儿心理学》课程。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一味的讲授理论,而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现的问题,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有效地教育创新和改革,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将有助于要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四、课程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系统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利用本课程理论分析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学观,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职业热情和爱心。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系统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中外着名的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活动。

3.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能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三)能力目标。

1.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儿童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心理空间。

3.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自主学习新知识;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四)素质目标。

1.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职业热情和爱心。

3.有转化、传递知识的教学水平和育人的教养能力,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外部和心理环境。

4.通过学习本门课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师任职要求。

七、教学条件与设施要求。

一)教学条件。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以《幼儿心理学》(陈帼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基础,参考和选择相关的案例及教材的优势,并且结合幼儿教师资****的相关习题进行讲解。

二)设施要求。

多**教学设施。

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多**教室进行,多**教学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大教学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形式多样的课件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

八、实施建议。

内容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考核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学生学习资源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为保证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特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环节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课程的重点、难点。

1)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幼儿的注意发展对其活动的影响。

3)感知觉的概念、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及感知觉的发展对幼儿活动的影响。

4)重要概念: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个性、需要、气质、社会性。

5)儿童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6)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

7)如何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

8)幼儿个性、社会性、性别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根据本门课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有针对性的列举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发现问题、归纳总结问题,找出某些心理现象背后的规律。

采用小组教学模式,针对问题学生共同讨论,小组间交流,教师引导。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教育方法、策略的运用。

教师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幼儿游戏教学的新路子,为学生提供发展广阔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评价建议。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出勤、学习主动性、学习热情、作业、提问等,课程学习中评价,突出过程与情境或任务结果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任务、任务结果考核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采分,即形成性评价。

2.理论知识考核:以期末考试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理论考核分数以卷面分数的50%计入总分。

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创新精神,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结合形成性评价,构筑起完整的新型教学评价方式。

三)教材编写建议。

幼儿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编写过程中应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介绍最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便于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内容生动,以有利于学生掌握课业;

3.着眼于新世纪,尽量考虑学生适应未来变化的新形势的需要,注意教材本身的时代性,适当增加教材的声像部分。

4.尽可能的将幼儿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和家长心理,在幼儿教育的行为环境中统一起来,相互衔接,相互补充。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校内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良好职业修养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2.校外有一批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行业专家参与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的制定;

3.有较为丰富的课堂与学习指导教学资源,具体包括教学课件与软件、习题与案例、试题库、图书与文献资料等。

九、附录。一)常用术语解释。

1. 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状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两个特点。

2.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是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的状态都有关系。

3. 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觉等。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前心理学 课程标准。课程编号 01510001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学学制 三年教学时数 54学分 2 以下标题为宋体四号加粗,小标题为宋体五号加粗,内容为宋体五号,表头为宋体五号加粗 1.课程性质。学前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专业课程,是揭示儿...

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营销心理学 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定位。营销心理学 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普通心理学 市场营销学 社会学 商品学 管理学 经济学及广告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本课程旨在把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市场营销领域,研...

营销心理学课程标准

营销心理学 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定位。营销心理学 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普通心理学 市场营销学 社会学 商品学 管理学 经济学及广告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本课程旨在把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市场营销领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