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真福。本单元是现当代散文单元,也是高中阶段第一次学习现当代散文作品。四篇课文都是现当代的散文名篇。
头两篇精读课文《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描写悲壮、悲惨之事,表达悲哀、悲悯之情和痛悼、痛悔之意,给人以沉重感、正义感;后两篇略读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描写先师形象,表达敬爱之情、诙谐之趣,给人以轻松感、幽默感。
本单元现代散文和当代散文兼备,四位作者都是一流的散文作家。根据作家在文学史地位和作品本身的分量,现有的排序恰如其分:鲁迅作品排头,代表现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巴金作品继之,是当代新时期散文光彩夺目的篇章;梁实秋、汪曾祺作品殿后,与前两位作家作品相比,品质稍逊。
当然也可以说梁实秋与巴金的散文成就各有所长,在散文史上地位难分轩轾。
本单元课文都是写人记事散文。下面就写人记事散文有什么特点和这些课文怎样体现这些特点作一些概要的说明。
1.写片段。
写人记事散文是散文的一个重要品种,其特点一是写真实人事,不事虚构或夸饰,二是叙事可完整也可零散,而零散的更多见,零散才见出散文的“散”的特点。从“散”这点来说,散文的写法与**不同,传统意义上的**都有完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环境背景等,这些在散文中都不必求全,甚至可以免了。本单元的这些课文描写的是一个个人物的一个个片段故事。
鲁迅对刘和珍的了解并不算多,但这不妨碍他写作《记念刘和珍君》,教材编写者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列举了有关刘和珍的事迹,都是作者零星细小的印象记录;汪曾祺对金岳霖的了解和鲁迅对刘和珍的了解差不多,同样不妨碍他写《金岳霖先生》。作者的机巧在于将一个个人物的片段印象串连起来,一个个片段就是一颗颗珍珠,聚合在一起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所以我们读这些课文首先要分析人物,要分析人物就得分析这些小片段。
也许人物的某些片段故事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2.抒真情。
写人记事散文固然重在记叙,但抒情必不可少,作者在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的同时,还表达作者对人物、对社会的情感判断,作者的个性气质、情感襟抱都在文章中充分显现出来。这些课文篇篇都有作者的真“我”,我们能从中看到出离愤怒的鲁迅、伤心悔恨的巴金、诙谐幽默的梁实秋和汪曾祺;我们还能看到,作者们都是让感觉、感情沉淀一定时间之后才动笔写作的,梁实秋和汪曾祺是在离开他们的老师几十年之后才抒写怀念之情的,我们似可从中发现散文抒发真情的一条规律:为着写作的需要,作家往往将生活情感提升为艺术化、散文化、审美化的情感,这种情感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生出熠熠光彩。
前面说的“串连”,所恃者就是作者的感情之线。有些不懂情感之重要的“作家”写散文,写成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也许是人物的生平记录;有些没有把生活情感凝练成文学化艺术化审美化的情感的作品,不是高水平的散文,是速朽的散文。我们可以把这道理告诉学生,指导学生正确地读散文和尝试写小散文。
3.章法自由。
散文之“散”,如同泉水,不择地而出,随物赋形,行于可行,止于不可不止,以此来形容散文的形式特点包括章法特点,是完全合适的。本单元的各篇课文,在形式上各自呈现不同面目,这既是顺应于文章本身创作的需要,又顺应于作者感情表达的需要和作者对人物对事件感受理解的需要。《记念刘和珍。
君》全然顺着作者感情构造章法,处处洋溢着作者的激情,议论、抒情随处可见,而有关刘和珍的行事散见于全文各处,并无完整的成片成线的叙述;《小狗包弟》则有所不同,全然顺着故事发生的时间次序构造章法,作者的感情抒发主要见于文章后半段,感情线索时隐时伏;《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是作者凭着对所写人物的记忆线索,并按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建构章法的,时而叙述,时而描写,时而议论。总之,这些作品的章法起止自如,开合有度,一方面愈散愈精彩,愈散愈痛快淋漓,另一方面散而有法,散中见整,呈现出对立统一的奇妙景象。
4.语言个性化。
散文语言因作者感情而生辉,因作者学养而生味,因作者才华而多姿多彩。既然散文是最能显出作者本人的性格气质修养的一种文体,那么散文的语言也最能显出作者人格状况。我们可以从散文作品的语言窥见作者的状况,可以通过知人论世发现作家散文语言的生成缘由。
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显示出他的最佳的散文语言状态,也许是**已经过去而时隔不甚久远,作者激情难能抑止,下笔自生风采,而沉痛之情付诸文字又造成凝重与沉着之感;巴金以写**见长,惯于叙事,所以作品也以叙述语言为主,而且他自称“没有技巧”,《小狗包弟》确实看不出语言有多少技巧,只是呈“自然流”状态,其实内在的情味淡而远,细味之却见浓厚;梁实秋是一个地道的学者型作家,一方面写梁任公这样的大学者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凭他的深厚学识写成的散文语言,白话的流畅中夹带文言的凝涩,书卷气浓,他一贯主张散文的文体简洁之美,所以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言少有枝蔓,辞达而已,显示梁氏散文语言特有的简练风格。
下面提一些教学建议。1.抓细节。
前面提到写人记事散文以写人物事件的片段见长,教学应与此相适应,重视细节描写。这里的细节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指呈现于散文作品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言行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及与人物相关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环境描写,总之,是具体生动的人、事、物的描写。强调抓细节描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心中建立对人物的鲜明印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品质和性格品质的生成根源。
如鲁迅对刘和珍平日保持温和的神情、与老师交往注重礼节的描写,既证明受害者是一群纯正的青年学生,也证明段祺瑞执**的疯狂无理和反动文人造谣的阴险无耻;至于梁实秋笔下的梁任公和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几个精彩的细节即把他们的性格本性显现无遗,只要我们一想到“梁任公”和“金岳霖”名字,脑海里就会闪现他们的种种特别的细节,这些细节注释着他们的个性。
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每篇课文有哪些细节,自问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细节而不涉及其他细节,想想各个细节表现人物的哪些性格品质,**细节描写使用的语言一般都有什么特点。
2.理线索。
既然散文以“散”名世,形式活泼,章法自由,那么与此相应的文章线索必不可少。从头到尾、从外到内散乱的散文不是散文中的精能之品,就像散乱的珍珠不成为艺术品一样。所以此处特意提出理线索。
读散文理线索,是一种解剖作品文心解读作者心灵符号的做法,尽管操作起来有难度,但总比光是粗浅地读一读故事要来得深刻。理线索,说到底是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它既指看清文章线索,也指在看清文章线索的同时赏析评点线索安排铺设之妙。散文的线索大致有三条:
情的线索,理的线索,事的线索。不过具体到各篇文章当中,各条线索可能是黏合在一起难以拆分的。解读《记念刘和珍君》可依循情的线索和理的线索进行,其实也就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连续性和变化性的规律;解读《小狗包弟》可依循事的线索。
和情的线索进行,因为作者之情与故事的叙述交织混合,虽然可以各理一条线索,但是将最后两条线索合并理出看能看出文章的奥妙;解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可依循事的线索和理的线索进行,两篇作品都用事件表现人物特点,事事相连,线性排列,事的线索较为分明,同时文中贯穿着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写哪些事、怎么写,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本质,这就要有另一条线索拢起来这些事,这另一条线索是理的线索。
在理清线索时要看清线索的隐伏情况,既看清明显的线索,又看清暗藏的线索,还要看清多条线索交织行进的状况。
3.品情味。
前面提到写人记事散文不唯叙事,还重抒情,情感成为一条串连全文的线索。不过此处的情味不局限于情感,还包括情趣、趣味等。情感、情趣和趣味是散文中的灵魂、核心。
一篇文章有总体的情味,也有局部的情味。揣摩总体的情味要靠归纳总结、宏观把握,揣摩局部的情味要靠精细的分析、沉潜的体会。品情味可以和理线索结合起来进行,因为情味的表现也可以是线性不断的,而且文章往往是一种情味贯穿到底,在理清线索的同时也能方便地把情味揣摩得彻底。
如解读《记念刘和珍君》,应该品味到文中的多种感情:对爱国青年的爱,对执**的怒,对反动文人的恨,对麻木民众的失望,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愤,对社会未来寄予的希望这些感情和感情因素交织在一起,呈线性展开,构成文章的多重意味。
4.学语言。
散文语言一方面是作者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读者进入散文情境、感受作者胸怀、情意的凭借。对于中学生来说,品味语言是学习语文、学习散文的最基本的任务。学习散文语言包括不同的方面或层次,解读难句、品味意蕴深刻的语句是首先应该做到的,此关不过,遑论其他;其次还要赏析一些重要语句,记诵一些优美、精警的语句;还有总体地评价课文的语言风格,可以在不同课文之间进行比较;从读写结合方面说还有仿写句子,记住词语、句式以便在作文时化而用之。
例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可以熟读全文,背诵若干文段,但首先要把文中的一些难句读懂,不可囫囵吞枣飘忽而过,在此基础上,则可以着重赏析一些精警语句,还可以仿写句子;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可以朗读几遍课文,寻找对梁实秋的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的感觉,并对文中一些精彩描写的语句和一些简练生动的文言语句进行重点赏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特别注意挖掘课文的人文精神。所谓挖掘,就是深入**、细致分析、真情感受,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挖掘的对象,一是课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二是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人格魅力。这是一个新话题,本文再试作一些**。
1.感悟鲁迅刚正不阿的品格。
必修1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化学元素含量不同 o 1 2 si 1 4 al fe ca na k mg h等。分布不均匀。天单质或。然化合物。概念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矿物分布广泛矿产 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种类 造岩矿物20 30种,...
地理必修1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单元测试。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沙漠地区生...
必修1第三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单元优化总结。解题方法指导 三 图表类非选择题。图表题一直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见题型。图表主要有 曲线图 扇形图 柱状图等形式,题目一般由表头提示语 材料 表脚注解 解答要求和设问五部分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或信息 表一 或图一 表二 或图二 有何内在联系 请你谈谈对 所反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