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操作计算机》是《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信息技术基础单元的第3课,与前面两课单纯的视、听感受不同,本课通过启动和关闭计算机、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实现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与计算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本课呈现的内容是基础中的基础,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除去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训练,良好的操作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情分析】在经过前面两节课基础理论的学习后,学生盼来了动手的机会,他们的心情非常激动,这样的心理状态给顺利开展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问题。首先,三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发展阶段,他们喜欢动手,却不擅长思考,完成五种操作不难,但将操作与名称关联的意识滞后;其次,虽同处于本学科的起始年级,但因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零基础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同时存在;再次,学生刚开始以学科的形式接触计算机,一切容易随性,行为习惯的养成意识不够成熟。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2)认识桌面和桌面上的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鼠标指针。
3)学会将右手按正确的方法摆放在鼠标器上。
4)了解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5)能够熟练进行指向、单击和右击操作。
6)能够正确完成双击和拖动的操作。
2.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学习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通过“七巧板”游戏熟练使用鼠标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启动、使用和关闭计算机,养成节约能源、爱护设备的良好操作习惯。
4. 行为与创新。
学会观察、勤于思考,通过鼠标器的基本操作在计算机系统和“七巧板”游戏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细节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难点:正确完成双击和拖动的操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启发式、观察式、**式、互动式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打开单号计算机显示器电源。
教学过程】
计算机信息技术
摘要 当今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 教师 学生认识不到位,学校硬件配备不齐等。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更新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加大考核力度。关键词 信息技术 现状及问题分析 学生主体 任务驱动 考核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现在使用的新教...
计算机信息技术
编号 0007开课单位 计算机教研室。开课时间 第一学期总学时数 55 理论33 实验22 学分 2.5主讲教师 教学目的 计算机信息技术 是研究生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是一门集理论前沿与实用操作于一身的课程。对学生来说,学习使用计算机是为了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应更多地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学习有...
计算机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技术。1 了解历次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六个阶段。答 1 第一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是指人类大脑器官思维能力及其表达能力 语言的形成,约发生在距今3500 5000年前。2 第二次信息革命 第二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3 第三次信息革命 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 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