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好学小学信息技术课 作业

发布 2022-10-07 20:37:28 阅读 4980

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和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小学生由于年龄决定了他们在注意力方面的不稳定和不持久性,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多以机械识记为主。

其情感表现显得天真而且明显,自尊心强,喜欢得到老师表扬等等。只要老师尊重孩子年龄特点,根据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采取有效地教学手段定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一、制定课堂常规,并进行强化训练。

课堂过于活跃,课堂纪律常处于无序状态,学生不听老师讲课。这是我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从教一年常会遇到的状况。这样的课我是上不下去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的不同,使小学生呈现出多元化的性格特征,现在的教育也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是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学生的课堂常规要求都是必不可少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根据课堂反映出的情况,制定信息技术课堂常规要求。从课前准备,课堂进行过程,到课程结束后都做了一些规范的要求。比如:

学生在到机房上课时的路队中要做到迅速、轻声慢步;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将零食、水、u盘等带入机房;进入机房,要保持安静;未经老师批准不能玩游戏;不能故意破坏机房设备,必须按正确的步骤开机关机;对于学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要热情的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课后按规定放好自己的凳子、键盘、鼠标等等。这些课堂常规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了约束力,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提高了课堂的有序性。

2、上好第一堂课。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都要带领同学们温习信息技术课堂常规要求,让同学们在新学期就开始约束自己的课堂行为。尤其对于三年级的同学,在他们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时,就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来说是收益无穷的。

除此之外,请同学们就课堂常规进行讨论,如:“应该遵守哪些机房守则、如有违反会造成哪些不良的后果?该怎样进行惩罚?

”3、课堂常规的强化训练。课堂常规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因此教师还需要不断强化,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课堂常规的训练中,应注重奖励,从正面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并作为其它同学的示范,以引导其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

对课堂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五分钟游戏时间。而当学生出现违反课堂常规要求的错误行为时,教师要一视同仁的严厉的进行惩罚,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长时间学生会产生“反正犯了错误也没关系,老师不会惩罚”这样的心态。比如,对于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给予关闭显示器十分钟的惩罚,严重时可剥夺其操作计算机的权利。

课堂常规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它不仅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效,做到事半功倍,还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常规上一定要下功夫,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

二、规范学生的行为

规范的学生行为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体现。根据行为主义学习论的观点,行为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物,而且是可以塑造的。对于缺乏课堂经验的小学生来说,提高课堂的有序性应该从规范其行为开始。

规范学生的行为可以采取告知行为规范、示范动作和强化行为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告知行为规范。许多情况下,小学生课堂行为不规范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在学期之初,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表达在机房中的行为期望,为规范行为打下基础。

比如,可以把一些重要的行为规范进行板书,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并解释原因,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加深印象。

第二步,示范动作。新的行为一般是从模仿开始的,对于课堂上的某些关键行为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语言描述远远不如形象示范来得更直接,更具体。

因此,正确动作的示范对规范学生的行为是有效的。比如,教师把有秩序、安静地进入机房或者轻拿轻放板凳的行为进行示范,能够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并自觉遵守。

第三步,强化行为。在告知行为规范和示范动作之后,还需要不断强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可以分为对正确行为的奖励和对错误行为的惩罚。

比如,对课堂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五分钟游戏时间;对于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给予关闭显示器十分钟的惩罚,严重时可剥夺其操作计算机的权利。强化时应该把奖励和惩罚的原因与学生的行为密切联系。

三、吸引学生注意力

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当学生的注意力被学习内容所吸引时,课堂秩序势必会好许多。吸引学生注意力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事情吸引到学习内容上来;另一方面,保护学生现有学习注意力不被分散。

3、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学科特殊的学习环境(计算机房)给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采取措施预防不规范的课堂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安排男女间隔式座位。因为性别不同,同等条件下男女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存在差异。一般地,男生对操作技能接受的速度较快。

根据经验,如果三个以上男生邻座,课堂不规范行为发生的几率会高出许多。男女间隔式座位不但会减少课堂不规范行为,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弥补男女生之间的差异。

第二,课前确保计算机运行良好。信息技术课课堂计算机是学生的主要操作对象,如果上课过程中过多的计算机出现故障,就会打乱学生的基本学习环境,诱发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因此,上课前应调试好每一台计算机,为学生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组织合作学习,使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机房内过多的无关刺激,在教师讲完新的知识后部分学生不知所云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部分学生除了给予一定的“惩罚”外还要及时进行帮助,使其不断体验成功,否则他们会越落越远,最终成为课堂秩序的“破坏者”。

第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大量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质量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的某些教学内容是比较枯燥的,比如指法练习、某个软件的使用等,如果教师过于严厉,师生关系过于紧张,那么学生可能在课堂上经常受挫,久而久之便会放弃学习。

反之,如果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那么他在课堂上会越来越关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

四、加强评价的导向作用。

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如何从过去“为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转变为今天的“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面向21世纪,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改革中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干扰。

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造、重教法轻学法等诸多不足,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陈旧以及在教学中满堂灌而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许多问题,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给学生积极、及时的评价也是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力,增强勤奋工作的热情和信心,鼓励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风。 课堂中还得关注学生的评价,在课堂互动中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善于评价,以便于其他同学的提高。

课堂小结时,让组长评价组内成员的表现。这种及时的评价是课堂中学生情感体验最佳时机。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反馈、指导和改进是评价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为了使教学活动不断接近教育目标,就必须对活动过程中偏离目标的行为进行修正。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实际上都是为了最终的调节和改进提供依据。

教师借助于评价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要求

1.按时到计算机教室外排队并能按照要求安静有序进入教室 1分 2.进入教室后,爱护教室清洁卫生,正确使用电脑设备 2分 3.上课表现 1 上课能认真倾听教师或同学讲话 1分 2 上课讲话被点名2次 1分 3 积极回答教师提问,解答同学疑问 1分 4 打游戏或做课堂无关的事 2分 4.作业情况。1 按...

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雹。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江西省丰城市第三中学范辉。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能力。能准确地概述 综合 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 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进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意识。二 培养学生...

信息技术课控制学生电脑信息技术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信息技术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不管怎样,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具备操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应该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每一堂课由于课型和内容的不同,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掌握双基 让学生学会比较和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单纯的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会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