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发布 2022-10-07 15:42:28 阅读 5436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发展与信息。

教学目的:1、了解信息、信息社会、信息产业等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对人类、对社会的作用。

3、知道本学科的内容及其学习意义。

4、了解人类计算史。

5、了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教学设想:重点:信息,信息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作用,对社会、国家的作用。

难点:信息、信息社会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边阅读边讲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电子计算机诞生于2023年,55年的发展已使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信息——音讯,消息。(是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能直接或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觉)

聊天在传递信息。上课,在传递信息。

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在接受信息。

打听、问路,在求得信息(《一个不能少》惠敏芝)

温度计的指示,数学公式、图表、你看到的一个物体、星体的光线和其它电磁辐射等等,都包含某种信息。

信息的作用(信息有价):

**需要**信息(钱龙等**软件、**报、到交易大厅)。生产、科研、发明需要信息,例:~

选学校需要信息,考试需要信息,出(远)门需要信息(气象、交通)……

炼钢、车铣、钻探、盖房……,都需要信息。

信息,尤其是生产、科研、购销、军事、气象、灾情(台风、龙卷风、洪水、森林防火)、疫情(病虫害、植物病,鼠疫、霍乱、口涕疫)等信息对整个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都有重要的作用。

制高点”——主动权、控制权,老大。

4月1日撞机,8月20-25 星座号、卡尔·文森号导弹防卫系统)

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要学习掌握信息的查询、交流、发布技术(即上网技术)。所以首先就要了解、并学会使用计算机。

补充内容:人类计算史。

远古:手指→石子→草绳结→筹→算盘→手摇机械计算器→电子计算机。

计算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野兽作斗争的过程中,就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例如狩猎到五头野牛,就用五块石子来记数,或用绳子打五个结来记数,这就是所谓的“结绳记事”。

以后,又出现了用“筹”记数的办法。所谓“筹”,就是一些小棍。古代劳动人民把小棍摆成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并进行简单的运算。

例如,一到九这些数字是这样摆成的(有纵式和横式两种)。

到了2023年,美国哈佛大学已经研制出了求解微分方程的计算机了。它用3000个继电器进行操作。把要计算的内容送人机器就能自动计算。

它做一次加法的时间是0.3秒,即运算速度是3次/秒多一点。

在计算技术的发展中,还有各式各样的计算机,有的是机械计算机,有的是机电计算机。它们都在一定时期内,对许多计算问题的求解起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它们共同的缺点是计算速度慢,精度低,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大量繁杂的、精度要求又很高的计算问题,它们就无法胜任。

资料:一、远古时代,人们用手指进行计算,用绳子结扣记数,古书上所说的“上古结绳而活”讲的就是这件事。

二、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算筹,用细小棍子作筹,摆成不同行列,表示不同的数目,来进行各种计算。

三、用剪等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开方运算。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用一大把算筹来计算,常因摆不正而算错。

四、经过几百年的改革,出现了珠算,最初是把算珠放在有槽的盘里进行计算,但珠子容易滚动和散失,对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有影响。

五、700年前,人们把珠盘进行改革,索性将珠子串起来,并列地连排在盘内,这便是最初的“算盘”。随着算盘的改进,人们又渐渐摸索出一套算盘计算的技术。

六、算盘既利于演算,又利于携带,计算时得心应手,又快又准确。明朝初年,逐渐流行,并流行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

第二节: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认识计算机对现代社会的作用、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计算机的重要性。

教学形式:演示计算机有关**资料与分析讲解相结合。(最好在多**机房上课)

教学过程:1. 导入(演示**资料)

2. 讲解。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指导阅读,结合提问)

运算速度快、精度高;(投影或板书,下同)

存储与记忆能力;

逻辑判断能力;

自动化程度高。

3. 阅读与提问(指导学生看书)

计算工具的演变;

计算机对现代社会作用与意义;(演示资料,再让学生自己举例)

4.小结。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上述四点)

布置课外思考题。(见《信息技术实践指导》)

第三节:认识因特网。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时教学,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以及网络的一般分类。

2)了解因特网的产生、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的基本构成以及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方法。

2)教学难点:网络概念、网络的构成。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演示与讲解,类比教学。

2)教学手段:应用大屏幕电化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软件辅导教和学。

3)学习方法:**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提出本章的教学要求和应该掌握的内容。

二)新课:1.提问导入新课:计算机网络是什么?计算机网络作用是什么?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请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和理解说明计算机网络知识)。

2.教师展示计算机网络图,并定义计算机网络概念:

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用一定的几何连接方法,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概念)

3.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请学生先解答,教师总结)

1)实现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信息传递与交换。

4.网络的分类 (教师用投影展示不同的网络)

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以及联网计算机分布距离的远近,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1)局域网:(lan)将小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如,学校计算机教学网是局域网。

要求观察计算机教室局域网的结构:计算机终端(学生机器)、服务器、网卡、连接线、接线器等。

备课图-1局域网又分为:对等网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2)广域网(wan):它是将分散在较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传送。一般跨地区,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 展示计算机网络结构图 )。

备课图-23)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一般是将本地区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章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第一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目的与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特点。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它们的关系。

3)掌握计算机存储器分类及特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存储器分类及特点。

课前准备:投影机;软盘、光盘、硬盘、内存条(存储器)各一。

一、 教学方法:演示法、举例法。

二、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的诞生。

2023年诞生在美国(eniac)

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发展方向:智能化、多**化和网络化。

(二)、计算机组成。计。算。

机。系。

统。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

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运算器。cpu: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控制器。系统软件。

软件: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及其有关的资料。

应用软件。(三)、存储器。

功能:存储信息(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的二种操作方式:

写”:将信息存入到存储器的过程。

读”:将信息从存储器中取出的过程。

用来存放计算机当前工作中正在运行的程序)

内存:容量小、存取速度快、**贵。

随机存储器(ram):随机读写,但断电后信息丢失。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存储器。常有的外存有磁盘(软盘和硬盘)、磁带、光盘等。

软盘常见有3.5英寸和5.25英寸,光盘(cd-rom)

外存:容量大、存取速度慢、**低。

外存主要用来存放那些暂时不用的信息)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

第二节: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教学目的:1.理解计算机软硬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

教学重点、难点:分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教学过程:一. 系统软件的介绍。

采用提问式,最后总结、xp、unix、linux的各自特点。

二. 应用软件的介绍。

1. 教育软件。

2. 文字处理软件。

3. **处理软件。

4. 图象处理软件。

5. 网页制作软件。

6. 多**制作软件。

三. 小结。

四. 作业。

第三章操作系统。

第一节认识windows98

本节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windows98、桌面和开始菜单。

2、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 98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98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初识windows 98,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 98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鼠标器的操作,特别是双击操作。

学具、教具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了吗?把你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文章的编排与修饰。第一节编辑文章。一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字的查找与替换 修订文章等两部分,围绕写作需求,对基本的编辑 修饰和版式设计技术加以认识,从文化角度认识到不同的字体版式的特点和意义。二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基础有限,很多学生甚至连打字都感到困难,因此应从word的基础...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大纲 要求。科目 信息技术册次 七年级9册 八年级11册。本学期是新的一学年的开始,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 既陌生又熟悉,在日常的生活中,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已经不再是家里的 奢侈电器 在小学,学生的 信息技术课 基本上是 玩 因此初中起始年级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成为了初一...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

全册备课。一 基本情况分析 在学生方面,初一级部共有学生300余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应用及动手操作方面有欠缺,需侧重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材方面,这套教材是吸取以往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优点,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重新编写而成的。二 教学要求 1 紧扣 指导纲要 教学大纲 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