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发布 2022-10-07 13:32:28 阅读 2354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和设计理念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也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节选自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是整个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始,其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强,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学的开始阶段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并知道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新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导致学生的理想和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情分析。中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不过分;他们对计算机充满好奇,每次上课之前,学生早早就在机房门口排好了长长的队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师的到来。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显示器都会欢欣鼓舞;

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的教材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情分析,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及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发现在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信息处理过程的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的意识,从而培养一定的动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也让学生感受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培养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做21世纪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另外,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标确定,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

为了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设立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特点,在本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讲解演示法。

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很快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任务驱动: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

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的学习平台。

讲解演示法:投影一部分**,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结合课本插图来共同讨论,加深理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并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学法上我将采用自主**法、分组协作法以及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学习,所以在上第一节课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好课,准备好教案和课件。

为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第一节课安排学生到机房上课,以缩短他们与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因而要整理好机房,确保网络畅通。

课前要向学生讲清到机房上课应注意的有关事项。还要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三是:

“尝试”,通过动手操作来切身体验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

所以,我将教学过程设置分为: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总结归纳---知识拓展。

创设情境:用前言的第一句话导入新课,提出本节主要的教学任务,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法。

从本章前言的一段话“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这一时代新技术的代表。因此,了解与信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关的基本知识,是我们掌握新技术、迎战新世纪挑战的第一课”,提出问题:

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呢?点出本节课教学任务就是“信息与信息技术”,这部分内容包括“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以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2、任务驱动:提出问题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及课本中没有的新内容,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看书:(用课件展示问题)

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信息”的实例吗?(课本提到“信息”除外)

信息是以什么方式被人感觉到?信息的载体有哪些?

举例说明信息一般存储在什么地方?

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与信息又有什么区别?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地方?

3、总结归纳:分组讨论上述各个问题,然后请同学代表发言,之后用课件展示部分结果。这样通过让学生讨论、分析与思考问题,师生再共同归纳总结,这样既能使各种情况的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中,也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等等。

4、知识拓展:组织学生上网。通过教师点拨,小组协作完成上网,浏览信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微提一下开机,及怎样上网,浏览信息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没有上过机的学生,可能心理有一点负担,这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操作,同时请有基础的同学帮助,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更自觉的,更主动的去帮助别人,从中体会“助人为乐”一词的真正含义。

在辅导学生的上机同时,教师也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哪些学生学的好,哪些学生的只知道一点,哪些学生没学过,做到心中在数,为以后分层教学开展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达到新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知识;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成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程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一 设计理念。1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 如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自我创新等 获取信息,掌握操作。2 整合的问题。本课在注意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习外,同时注重语文素养 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形成语文 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整合,如观察 倾听 述说等。3 情景与...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保定市清苑区石头桥中学冯新强。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 信息与信息技术 本节课是河大版信息技术教材初中版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学科是最...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 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说教学理念,这几方面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1 教材分析 1 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信息与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