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发布 2022-09-25 18:36:28 阅读 8064

一、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答: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学习。答: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大教学论。答: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副题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共三十三章。主要观点: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

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主要内容:

《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

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分科的教学方法),拟订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立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订了编写教科书的原则要求,甚至对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大教学论》还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等。 夸美纽斯热情地赞美教育这一职业,认为这是世上最具自豪感的。

“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 他号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当热情饱满地投入这项事业中。“啊,青年人的教导者,你们的工作是种植并灌溉天国的娇嫩的接穗,你们也应认真祷告,求这些帮助你们的劳动的事得以完成, 尽快拿来天天应用。

因为你们既然叫作‘能够栽定诸天,立定地基,还有什么比你们的劳动尽量丰收更使你们快乐的呢?所以,你们应使你们的神圣职业和以儿女托付你们的父母的信任心变成你们身内的一团火焰,使你们和受到你们的影响的人都不止息,直到你们的祖国全被这个热情的火炬所照亮。”。

学记。答: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简答题。

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答: 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论认知》()教学论**》()教育的适合性》()等。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间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他强调说:"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

"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儿童教学的主要方法,以鼓励儿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

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我正确结构和意义。

"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

布鲁纳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方法,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布鲁纳认为,儿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鼓励儿童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

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特别是能力,是儿童学习的推动力,应启发儿童把学习与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发现为奖励,自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学习的行为和习惯。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布鲁纳认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成为自己的知识。

四是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操作的发现技能。布鲁纳认为,培养学生发现的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有助于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发现学习。

简述新课程的主要特征。

答:新课程不仅在目标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人格的健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明确的强调,而且在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实施方式的安排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方面,作了很大的调整,为新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了实现的基本条件和现实可能性,其主要特征有:

)课程内容的生成性: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从多方面进行了变革,随着课程制度由专注走向**,课程内容也从封闭走向**、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实施的**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在转变教学观念上有了重大突破,把教学看成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新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的**性和灵活性,要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加强实际运用的训练等,教学场所由课堂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扩展。()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在新**中,首先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上从只考虑目标取向转变为强调过程取向。其次,评价方式的改变顺应了当前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课程资源的广泛性:

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它不仅是教材,也不仅限于学校内部,它涉及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它弥散在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

简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答:教育作为文化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上的意义

一)保存文化、维持文化生存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教育对文化的保存和维持,主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文化来实现的。一般来说,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和整理要依据两个重要尺度,一是社会需要,二是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教育主要依据这两个尺度,对文化作出肯定和否定的选择,即对符合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心理状况的文化要素成为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对违背社会需要又不符合受教育者心理状况的文化要素及以排斥、弱化或消除其影响。

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乃至核心的成分,教育把这些文化内容进行组织和重构,以受教育者最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传递,可以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得较多的文化,掌握社会文化的主体,从而使社会文化体系不致丧失。

二)教育可以传播外来文化,蕴育、创造新文化,促进文化变迁。

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另一重要维度。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过程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教育在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从来就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它或因社会变革、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状况以及教育者自身价值观的差异,赋予已有文化椽以新的文化意义;或因融合、汇综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使原有文化发生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衍生出新的文化要素。

这些新的文化意义或文化要素往往会成为文化创造和革新的萌芽。此外,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还表现在它所培养的人才上。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结晶,没有人就没有文化可言,同样,没有创造性的人才,人类文化也就不能创新、变革和发展。

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己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创造才能的主要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人机体内的各种潜能,促使其成为创造性人才,从而为文化创造提供原动力。

三)教育可以整合、控制文化,使文化结为一体,增强文化自身的凝聚力。

文化达到整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有相应的文化,使得文化围绕社会的政治、经济一步步协调起来,在各方面出现一种越来越和谐的外形;二是年轻一代在教育等活动中获得本民族已有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知识经验,与周围的人共享一种文化,并因而获得认同感,以同样的社会文化目的结成群体。文化一旦达成整合,就会形成为一种文化模式有一种保持下去的倾向,它会凭借自身存在的各种自我组织系统,是一种很强的文化控制力量,它对文化的产生、发展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

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第一,教育传递和传播的社会价值规范,规定着受教育者的文化行为。教育从社会中心目的出发所传授的价值标准体系,深深嵌制着受教育者的言行。

第二,学校、班级作为社会群体,对文化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学校及班级生活中,学生会逐渐发展起自己的行为尽量为其它人接受。第三,教育对文化的控制还表现在人才选拔制度上。

远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选贤贡士”的制度,对受教育者“考其德行,察其道艺”。“德行”与“道艺”兼优者,入选“选士”“俊士”等,劣之者,则不得入选。在这当中 ,就体现了十分明显的文化控制特点。

如果说教育的文化变迁功能是倾向于促进文化进一步向前发展的话,那么,教育的文化整合、控制功能则是倾向于保持文化的延续和稳定。这也是教育在其文化功能发挥上的一个明显的“悖论”。教育对文化是“促其行”,还是“固其步”,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来自政治压力,其次是文化背景以及教育自身。就其一般来讲,教育因其性质所限,自觉或不自觉地注重的是文化的整合、控制方面的作用。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不尽相同,对此不能一概而论。

从以上对文化与教育的基本关系的“泛论”中不难看出,文化与教育是层层相因、袭袭相连的。没有文化 ,就不会有教育。如果抽去了文化,教育就不仅失却其内容,而且会失却其作用,教育就无从谈起。

同样,抛却了教育,文化就成了不可思议之物,无由存在和发展。

如何认识惩罚的教育性。

答:答:惩罚作为一种消极的减负强化的教育方式,其教育作用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惩罚不符合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基本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具有教育性。

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如下基本问题: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惩罚应当合理公平与准确、惩罚应当与尊重学生相结、惩罚手段的灵活性。对教育中的惩罚,我们应报如下的态度,惩罚并不必然与教育性无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使用惩罚手段。

三、论述题。

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答: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我们这里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存在没有教学(指学校教学)的发展,但是并不存在不包含发展因素的教学。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个方面:

()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应围绕这一目的的实现来进行安排。

()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等普遍规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既具有共性又有个别差异,教学活动必须与之相适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活动才会有效和得到成功。

()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程度及特点作为基础,并与之适应,但是教学不只是消极的去适应学生的发展,它还可以积极的促进和引导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良好的教学工作,对于人的发展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教育学 第二次作业。一 名词解释1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答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这种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2 教育制...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一 名词解释1 教育目的答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 经济 生产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 选择教育方法 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2 学习。...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一 简答题。1.简述理性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理性主义者的观点,在知识论上持如下主张 理性主义都主张单靠经验不能获得新知,甚至认为从经验而来的感性知识是混乱的 不正确的 理性主义者都认为真知的 靠 天赋观念 他们认为,从先天得到的范畴是普遍的和不变的,因而保证了知识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理性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