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答:1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分为两种:
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和狭隘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所做出的一种总的设想与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即学校教育的目的,它规定了社会对学校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规格的总预期。
2 **学习:**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3 大教学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
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4 学记:《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简答。1 答:布鲁纳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教学的任务和原则。
在布鲁纳的教育思想里,帮助或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个中心课题。
关于教学原则,布鲁纳曾强调以下四条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
2、结构原则。
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
(二)论课程和教学方法。
布鲁纳以结构主义观点为指导,论述了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问题。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定义、原理和原则等。
如何根据"学科的基本结构”来设计课程呢?布鲁纳提出了两点主要要求:1、应重视基础课的改革。2、要把教材分成不同的水平,使之与学校里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接受能力配合起来。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主张"发现法”。按布鲁纳的话说:"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
2 答:新课程的主要特征有:
(1)课程内容的生成性;(2)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3)课程评价的发展性;(4)课程资源的广泛性。
3 答:1、文化与教育关系的一般原理。
首先,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
(一)、是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影响教育内容的状态,影响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二)、是文化影响教育的模式、方法与手段等,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教育的内容选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采取的方法手段等都有显著差异。
其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巨大,既可以通过对文化的传递、发展、交流、整合,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也会因为教育不当而导致文化的扭曲、缺失,甚至中断。
2、文化发展及其教育影响。
(一)、是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影响问题。
(二)、是"新新人类”文化的出现并引起教育反响。
(三)、是网络文化的兴起并影响着教育。
4 答:1.惩罚教育是一种常规的强制性教育手段,是针对那些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的一种严厉强制教育手段,具有教育与警示双重意义。
2.(1)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惩罚而惩罚。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所在,认识到惩罚手段寄寓着教师的爱心、善意余尊重。
当学生认识到错误所在并决心不再重犯时应免于或减轻惩罚。(2)惩罚应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那种主观、武断和随意实施惩罚的做法。
(3)灵活应用惩罚。不能刻板地使用惩罚手段,应根据对象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惩罚,并注意惩罚的多样性。例如:
对感受性较强、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少用惩罚或者减轻惩罚的强度,相反,则应加大惩罚的力度。(4)惩罚与尊重相结合。一方面,惩罚的强度必须足与警醒学生;另一方面,惩罚又必须避免有损学生的自尊,使之精神或者身体受到伤害。
此外,实施惩罚还应分时间分地点而论,注意场合与火候。(5)适合公开的惩罚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力求征得广大学生的认同,获得学生群体的道德支持,这样也可以扩大教育的惩罚效果,由此可见,如果惩罚和鼓励应用得当,两者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育方法。
三、论述题。
答: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我们这里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存在没有教学(指学校教学)的发展,但是并不存在不包含发展因素的教学。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应围绕这一目的的实现来进行安排。
2)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等普遍规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既具有共性又有个别差异,教学活动必须与之相适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活动才会有效和得到成功。
3)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程度及特点作为基础,并与之适应,但是教学不只是消极的去适应学生的发展,它还可以积极的促进和引导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良好的教学工作,对于人的发展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教育学 第二次作业。一 名词解释1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答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这种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2 教育制...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一 名词解释1 教育目的答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 经济 生产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 选择教育方法 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2 学习。...
教育学第二次作业
一 名词解释。教育目的。答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 经济 生产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 选择教育方法 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学习。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