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说课稿

发布 2022-09-24 16:28:28 阅读 609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一。课程设置。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设计。

五。教学组织与实施。

六。教学评价。

七。特色与创新。

首先看看第一个大的方面:

一。课程设置。我将从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两个方面说明:

1.课程定位。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建设类高职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协调、沟通能力。

通过课程向学生传授写作建筑应用文的方法与写作技巧,能够提高学生适应工作需求、解决工程建设应用文写作问题的职业能力。

课程性质:以突出培养学生建筑工程应用文写作能力为主线;为提高建设类高职各专业人才的工作素质服务;为学生求职和就业服务。

2.课程目标。

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了解应用文的类型、结构及其语言运用的特点;掌握建设类应用文文体的写作知识、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

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案例完成常用应用文体的规范写作,能阅读和分析建设类应用文的功能作用,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应用文体解决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实际问题。

素质目标是在完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耐心的工作作风,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具有丰富的认知情感,端正的工作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人文素养。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构建了建设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筑系:报审表、报验单、施工日志、技术交底文件、工程变更等等;经管系:

房地产广告方案策划的写作、营销策划、专题活动策划、商务谈判方案等;对信工系,环艺系也是因材施教……)

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写作能力为原则,重新构建了写作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避免学生学习了所有应用文种却没有掌握住一种文种的尴尬。)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制定与各专业相适应的建筑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求,达到个性与共性模块相结合。

运用这样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我们来设计教学内容:

三.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取。

充分进行校外行业、企业调查,了解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满足相关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真正服务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共性与个性模块相结合。

按照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写作能力的原则,重新修订课程标准(大纲);基本建筑企业相关工作过程为主线,突出“项目”教学的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练习培养学生写作技能为主导,以专业岗位工作需求设置“模块”,体现职业岗位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对教学内容重新构建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有交效沟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的组织。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结合不同专业,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培养建筑应用文为重点,链接了行政公文写作、事务文书写作、经济文书写作和司法文书写作。

3.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教材、参考书、部分网络资源。

教材目前使用的有湖北高职“十一五”规划教材和由程院长和程启友老师主编的《建筑工程应用文写作教程》。

参考书列举了部分,各老师带的专业不同,参考文献也不样。

部分网络资源供老师和学生参考。

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四.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模块化——满足各专业需面向的工作岗位不同,需解决问题不同的需要;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以问题解决为方向,以培养应用能力服务于专业为目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引入项目教学——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独立的实训形式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自学与团队协作精神,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听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学生一听就懂,但一写就错。而且很多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乏味,没上专业课来劲儿。

关于这个问题,老师需要在教法上多下功夫。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工学结合”企业现场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1.“工学结合”企业现场教学法。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岗位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这样可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也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课堂中学习的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适应环境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问:老师,我们以后会用到这些东西吗?的确,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他们总是希望他们所学的知识以后都能用到,这样学习才有动力才有意义。

作为老师是有必要告诉学生每一个文种它的实际用途,但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采用情境教学,学生既然想知道什么时候用到这个东西,我们就给他们设置一个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

比如:某工程要进行混泥土浇灌施工,需工作10小时(包括夜间),届时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休息,但由于特殊工艺的需求必要连续施工,那么怎样才能使本次施工被允许呢?像这样的情境在建筑行业中经常碰到,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些什么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又需要哪些文字材料?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先把这一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入这个扭转中去思考实际的问题。然后带领学生来学习请准函、答复函、通告等文种的写法。这种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不同文种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此文种的兴趣。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与前两种教学法相配套的教学方法。即在实施“一体两翼”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穿插其中并对其他重要推动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的优点是将相对而言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具体案例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并为学生的写作训练确立可以参考的样本,也可为学生的习作练习中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的纠正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在于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即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具有较大的说服务的案例作重点分析。一开始可由老师分析,要求学生体会其中的奥秘所在,掌握写作要点;以后可在适当提示的情况下,由学生自我分析,老师在学生分析研究基础上,做总结性分析,并针对学生分析中的某些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小组讨论法。

不少学生有“功利性”和“惰性”都很大,讲理论知识他烦,不讲他不会,让他写作又懒得动笔,或直接“资源共享”,所以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其兴趣,并辅以鼓励与强制相结合的手段使之参与其中。

很多学生都觉得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乏味,没上专业课来劲。

小组讨论法主要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布置任务,然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最后根据各小组的成绩加上学生本人的表现给予学生本次活动的成绩。

比如一辆公共汽车,因线路调整及车辆换新,想把原1元的票价调整为2元,完成这件事需诸多公文,涉及到单位的有公交集团、交通局、物价局。那么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3组,分别代表单个单位,然后完成各自应当起草的公文。

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加强集体意识,同时也强化了写作知识。

教学手段:1)充分利用学院的风格教学资源及图书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多**并辅之板书交流,增加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

3)利用学院多功能厅、就业洽谈室等进行演讲、求职等**项目实训,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结构:

1.学历结构: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2.职称结构:副教授2人,讲师3人,结构合理。

3.“双师”结构:1人具有“双师”素质。

4.专兼职老师比例:兼职教师1人,占教师队伍的20%,专兼职教师的比例为4:1

5.学缘结构:5名教师分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示范学院、湖北教育学院,符合学缘结构。

6.年龄结构: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4名,占教师队伍的80%,教学思想活跃,有一定的创新性。

—实践条件。

1.利用学生就业洽谈室,设置情境,进行求职训练;

2.利用学院多功能厅、会议室,进行演讲及招、投标等实训;

3.利用学院办公室、**产品、及学生社团等联系单位,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社交礼仪知识用以实践。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各专业建立的近百家校外实训基地均为本课程所用,体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实际。

上述环境满足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需求。

应用文写作》这门课如何进行组织与实施呢?

五.教学组织与实施。

1.实行课程案例教学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信息量大,贴近现代生活,使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避免教学脱离实际。

2.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师指导、师生合作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研究性,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写作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3.充分利用课外教学实践。

适用实践训练机会,撰写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实用文体,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学以致用。

4.改革原有的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上采用百分制,以平时成绩(60%)和卷面成绩(4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作业10%,课堂讨论参与15%,情景模拟写作15%和课外实践写作完成情况10%。期末考试采取开、闭卷相结合的方式,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六.教学评价。

通过跟踪调查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学生都认为,应用文写作这北京电视台课程教学效果好,学生在工作岗位能够熟练运用写作知识写作各种规范的应用文体,并用以解决很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

几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说课稿

几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说课稿。龙道炽。一 说教学内容。几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是本人根据九 3 班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及实际生活的需要而自编的教材,是新课改中教材改革方面的一个尝试。在本课中,本人结合学生当前实际,给学生提供了几种应用文写作的范本。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内容 几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启事 通...

经济应用文写作教案 应用文

教学目标 1 经济应用文的写作要求。2 学生写作训练案。教材分析 重点 目标2 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导八课题 1 同学们,我们将来毕业会到工厂或机关工作,有些同学有可能担当工厂或关的宣传工作那么经常会遇到应用文。因此学会写应用文是非常重要的。二 训练步骤。1 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济...

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讲稿 写作,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文学创作,是指语言艺术中的诗歌 散文 剧本等文学作品的创作 二是实用写作,又称应用文写作。那么,什么是应用文呢?应用文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与真实思想,按照惯用格式写成的文章。应用文写作,可以说从古到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魏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