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国培作业《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发布 2022-09-21 23:41:28 阅读 5555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三国鼎立》这一课,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曹操能以少胜多,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兵强马壮,却大败而归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首先,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出第21课“三国鼎立”,在这一段阶段中,我给学生介绍了东汉末年的形势。并让学生说出当时的景象,接着我提出讨论问题:面对如此状况,有谁来统一?

这样顺利的就过渡到了官渡之战。

在介绍官渡之战前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寻找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后老师提出讨论问题a.曹操为什么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b.官渡之战影响如何?

让学生讨论思考后回答。学生答出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后引出曹操写的一首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老师解释这首诗是由于曹操统一北方后心情激动而写,他不满足于统一北方,于是过渡到赤壁之战。

在此过程中,我并不急于介绍赤壁之战的情况,而是首先出示赤壁之战图,同时说明当时战前形势,随后我又提出讨论问题:官渡之战胜利的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刘联军手中?我知道他们从孙刘联军、曹弱点、指挥者态度、计策、人心向背、地理因素、气候原因等方面考虑来回答此问题。

最后老师总结正是由于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到北方,孙刘才能巩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出示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解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立图。这样此课的教学目标就基本达到了。

听课老师听完这节课后,给我的评价是讲课思路很清晰,对于两次战争分析很到位,学生应该都能掌握,但是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短,学生认识可能不够深刻易忘记。课后需要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再来巩固以下则效果更好。

在这节课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总结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觉得基本的思路可以不变,我会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把东汉末年的乱世情景弄清楚,让他们自己总结出为什么会出现各路义军。最后曹操为什么能一战而统一北方,但在与孙刘交手的过程中会大败而归?

这样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会更深入,细致。假如我再上这一节课的话我还会引用鲁迅的一段话(“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让学生讨论思考后评价曹操是一个做的人?

仅仅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能概括他的特点吗?

总之这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去改进,关于历史课教学的问题,还有待我进一步去**和研究。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 三国鼎立 教学反思。七年级历史 三国鼎立 教学反思。一 反思教材处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准确。对教学内容的次序进行了调整,先整体感知 两次战役 和 三国鼎立 的基本史实,再分析 胜负 鼎立 的原因。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二 反思教学设计1 引入 以脑筋急转弯 世界上谁...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三国鼎立 教案。出处 中考资源网,作者 佚名。一 知识目标 1 掌握官渡之战之战的过程及作用。2 掌握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影响 3 了解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4 掌握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的教学反思

很清楚的记得 在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 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两个环节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第一个环节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话一出口,许多学生按耐不住情绪已经站了起来,高高举起了手,我采取了各组竞赛的方式,给他们均等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成语故事 让我没有意料到的是有些同学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