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引用鲁迅在《致姚克》中,对姚克所说的那两句话来分析当今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伪民俗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旅游资源正在被一样地拿来,又一样地被绞死。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和伪民俗的出现: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民间风情歌舞、竞技、游戏等节目由于参与性强、活泼新颖,深受游客的喜爱。然而民俗旅游中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的现象比比皆是,给游客造成混乱甚至是误导。
如何既保护好民俗的“原生态”,又能适度开发,同时杜绝“伪民俗”,还真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何为“伪民俗”?伪民俗是指子虚乌有的民俗,即某些旅游企业或部门为了某种目的而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风情。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来,当地**推出了“芭蕉枫香坡侗族风情寨”。
打“侗族”的牌子,所有的建筑都是在三年之间拔地而起,全部按照侗族的建筑特色来做的,村里的妇女,老头老太太全部焕然一新,穿上了侗族人穿的服装,按照侗族习俗打扮。在农家乐表演的时候,同样是现学现卖的侗族山歌,值得深思的是,那里本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族。
三、“伪民俗”出现的原因及其危害: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固然与当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认识不足有关,由于专业所限,目光所及,这些人并不清楚民间艺术的真正价值,但是,他们还是在**的催促下,凭借着自己的好恶,将上述“民间物”一样地拿来,又一样地绞死。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这一过程都在遵循着市场的逻辑规律,我们难免盲目地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设计”相应的旅游项目。
民俗是民间生活与智慧的结晶,一旦脱离生活,变成了商品,就像山歌搬到舞台,就不再是民俗而成了舞台艺术一样。如果为了商业利益,将民俗改头换面,甚至是张冠李戴,则更是堕落成“伪民俗”,欺骗了消费者,也使民俗失去了原本的历史文化风貌,贻害匪浅。有的文章、宣传资料和电视片把从江岜沙苗族说成“最后的持枪部落”,把紫云格凸河的苗族说成攀岩部落。
诸如之类的伪民俗现象,不仅对我省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也对当地的形象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如果对这些伪民俗现象不加以重视,任其滋长,其后果难以想象。
四、对民俗旅游中的伪民俗应采取的措施。
一)、端正开发态度: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正好作为开发民俗旅游的丰富资源。就地取材,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生活现实,这才是民俗文化旅游的根本之道。
二)、加大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调控力度:
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法律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鼓励优秀民俗文化的开拓与创新,打击各种不良商业行为对民俗文化的破坏与侵害,倡导全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三)、加强xx工作:
向旅游者及广大民众普及民俗知识,传播正确的文化理念。
从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今后大型民俗景观修复与开发,一定要有民俗学家或相应的研究机构参与、论证与鉴定。再次,要学习世界先进经验,通过立法手段,设立民俗资源文化保**,对滥建“伪民俗”者追查责任,从根本上杜绝“伪民俗”的产生和流行。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民俗旅游应保持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摒弃“伪民俗”,要注意区分只有民俗文化形式而没有民俗文化本质的伪民俗,防止伪民俗以假乱真,败坏民俗旅游的名声。
民俗旅游与伪民俗
一 引言 歌 诗 词 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引用鲁迅在 致姚克 中,对姚克所说的那两句话来分析当今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伪民俗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旅游资源正在被一样一样地拿来,又一样一样地被绞死。二 民俗旅游的发展和伪民俗的出...
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的辨析
作者 和冠南。世纪之星 交流版 2014年第11期。摘要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随之而来的各地纷纷开拓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旅游似乎更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但是民俗旅游和旅游民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旅游,是指旅游主体通过对异域民俗文化的游览和探秘,来满足自己旅游审美意愿的一种文化...
民俗旅游作业
举例说明陕北民俗旅游的文化特征,并谈谈对民俗旅游的设想和建议。答 一 陕北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我 一下陕北民歌作为其中一项民俗旅游资源所体现的文化特征。陕北民歌是陕北这一地区特有的歌唱艺术形式,其种类很多,其中高亢 豪迈 嘹亮是它的典型特征!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 思想 情感的结晶。展现的是世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