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作业处理的思考

发布 2022-09-13 17:34:28 阅读 1021

作者:陈文艳。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23年第08期。

摘要】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中的作业题,语文作业也要分层次,体现差异;作业不一定都要是书面的;作业要关注学生生活;作业应力求在课内完成,作业的评价要多元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处理分层次书面作业。

教师在作业实施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能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中的作业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然而,当前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作业题的处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此做一点分析和思考。

1.语文作业也要分层次,体现差异。长期以来,布置语文作业题时基本上都让全体学生按老师的统一要求完成,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做法。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明显存在的。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同样的作业量对不同的学生,其负担轻重的感受是不同的。

教师布置作业时不仅在难易程度上要因人而异,就是在数量上也要有所不同,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喜好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在《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分层布置作业,试图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具体设计如下:①假如你就是那个天涯游子,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想说些什么?②请你用描写性语言把本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描绘的画面写出来。③改写本小令为《天净沙·春游》以表现春游之喜悦。

作业分层的策略丰富了作业的层次,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展示。

在新课程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语文教师也要有与时俱进的勇气,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不断反思语文教育的诸多细节,更新观念、大胆探索。

2.语文作业不一定都要是书面的。长期以来,语文作业题往往都是书面作业一统天下,这抛弃了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环——“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现代语文教育的方向,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这样的语文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所以,语文作业这个教学环节必须转到兼顾口语训练这个方向上来,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结合教科书中的安排,设计一些适合提高口语水平的练习。如诵读、问答、讨论、论辩、复述、口头作文等等。

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说”的能力,笔者设计了课前两分钟的说话训练。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学情,布置不同的说话内容与形式,七年级时设计为诵读古诗或讲成语故事;八年级时有古诗词赏析或名作诵读;九年级时有演讲或时事点评。对学生的要求是有针对性、呈阶梯状的,并且提倡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与发挥。

实施的办法是由学生按学号轮流自行准备与主持,教师融入其中参与评价。

此外,还应该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搜集资料型作业;调查、访问型作业;观察、体验型作业;汇报、表演型作业;手工、绘画型作业;想象、联想型作业;朗读型作业等等。还可以对传统作业进行改革,如将“抄写、默写字词或句子”变为“画(看)图写字词”、“重组词”、“连词成句”、“看图写句子”等,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从而提高听、读、写的效果。

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多样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语文作业要关注学生生活。不少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主要是某种辅导资料上的相关习题,死气沉沉的练习剥离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留意生活的内容。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新课标把课程资源界定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这种资源观下,可以拓宽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范围。

如看电视,学生往往对电视中的广告不屑一顾。其实,广告语中也能学到不少语文知识。笔者要求同学们课外做了一项收集广告语的活动,每人收集5条,对其进行品评、赏析。

经**后发现,广告语大都语言精炼、生动形象,一般巧用修辞,感染力强。通过此类实践性作业,让优秀的广告语变成了语文教学的资源。

4.语文作业应力求在课内完成。不少语文教师将作业布置在课后让学生完成,这主要是因为老师们舍不得时间,认为占用课堂来练习不合算,在课堂上反复地讲解,不讲不放心,于是教师传授知识内容占据了整个课堂时间,当然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完成作业。

在多种课业负担都较重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只得被动应付,抄袭相关参考资料,这样往往误导教师准确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的预期目的根本达不到,教学效果也就无从保证。

5.对作业的评价。学期测试不是评价的唯一方式,平时的作业应该是评价的核心。

传统的作业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而新课程提倡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面化,可由教师一人评价、多人评价,也可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整体评价。教师的评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因素,多给学生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指出学生的缺点应该使用诚恳的语言并提出可行的改正措施。评价不能只盯着学业成绩、只看结果。

进行评价时,不仅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评价意志、品质、兴趣和习惯等因素,评价不同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创造意识、创新习惯。

综上所述,新课程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作业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既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少而有效”是新课程作业的特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作业处理的新颖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的思考

在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针对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同,能力存在着差异的特点。我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角度出发,采取作业分层布置,评语引导批改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完成作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能力...

关于初中语文作业的几点思考

中学课 辅 年 毛建初。摘要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巩固 反馈 提升 评价的多重效果,作业的有效与否,也直接决定着这些效果的达成。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对作业的思考和反思与上课同等重要。笔者就初中语文作业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深入的反思,并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深入研究,...

对初中数学作业的思考

作者 厉莉。数学教学通讯 初等教育 2013年第08期。摘要 初中数学作业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 了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特别强调了分层次作业批改法对于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意义,以期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作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关键词 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