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答案

发布 2022-09-03 10:08:28 阅读 9340

一。用形式美的理论分析某一具体的审美对象。

答:在家具设计中美的形态的创造总是离不开多样与统。

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均衡与否这四条形式法则。

1、多样与统一①家具外形的多样性:家具外形或圆或扁、或直或曲、或高或矮,千姿百态。其间的组合与变化都构成了家具外形的多样化。

②家具色彩的多样性: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和新材料在家具中的应用让家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色彩。如在波普风格的家具中,设计师多以夸张且丰富的色彩搭配表达其设计的思想(如图1)。

③家具材料、质地的多样性:家具在材质上的多样化方面很少受到限制,拥有广阔的天空。市场上金属的、玻璃的家具琳琅满目。

而且不仅如此,材料与质地的多样性还可以体现在同一件家具中。④工艺技巧的多样性:家具材料的不同决定了加工工艺的多样变化。

为了能够更好的驾驭材料的性质,以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家具产品,自然就有了相应的各式各样的加工手段。⑤位置布局的多样性:在家具设计中位置布局包括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家具本身在每个面上的平面构成和事件家具的立体构成;另一个方面指的是一组家具在空间中的摆放位置,与空间共同形成的新的整体造型。家具造型上的统一,实质上就是指家具的各种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调。家具中或是家具间的各个元素之间有主有次、有重点有衬托,才能给人以完整协调的感觉和印象。

为了使家具有统一完整的感觉,家具造型元素间通常体现出对应、主次、搭配这三种关系。

对应关系:一件家具中的对应关系是指家具构造左右、上下对称对等、呼应顾盼的关系。给人以平稳、均匀的感受。

而在一个系列的家具中,每件家具都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元素,使其之间存在着联系,看上去整齐统一。②主次关系:在家具造型上的各个元素之间,应该是有主有次的。

造型元素的不分主次将会使设计作品处于一种无序、杂乱的状态,必须丧失其整体感。所以在家具的造型元素之间要有重点、有中心才可能有整体统一的感觉。③搭配关系:

家具中的各个形式元素之间也必须是适合统。

一、珠联璧合的。如不同材料,不同色彩的搭配都必须遵照协调和统一的原则。乃至家具中的每一个细节设计都要再三推敲,使其在整件家具中恰如其分,很好的融入到整体中去。

2、比例与尺度。

**比:它是一种理想可计算的比例。若假设一条线段ab,其中有任意一点c且满足ac>bc,其数学表达式为ab:

ac=ac:bc。约为1.

618:1或近似8:5。

②整数比:整数比可以实现明快匀整的形态。它由肯定外形的正方形为基础派生出的比例。

正方形各周边比率均为1:1,两正方形连接的二元长方形相邻比率是1:2,由此派生出:

3……具有整数比例的矩形。③相加级数经:又称费布拉奇数列。

此数列的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即……此数列比与**比相似。④模数:又称模量,含有某种度量的标准。

如家具中常用到的“32mm”,这就是一种模数。另外家具中常常用到的模数还有“3”,这是根据建筑模数而来,厨房的整体橱柜为了适应于室内空间采用这种与之相应的模数。

3、节奏与韵律。

家具形态中的韵律美与律诗中的美学原则非常的近似。在家具造型中,反复的出现某种形态与构造,如在床的靠背上反复的出现某种图案,或在色彩上出现几种颜色有规律的、反复的交替(如图5)。形状、色彩、材质等这些形成家具形态的媒介材料的排列、反复、连缀、转换等不同的变化,在家具的形态上则表面为韵律感,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另外,同一形态的家具单体在家具布局组合中的反复出现和应用,也同样形成了规则的变化,出现了连续运动的节奏特征,使整组家具体现出视觉上的韵律美。

4、均衡与否。

“均”也是指均齐,也叫对称。家具形态只要构成对称,则会产生秩序感,给人以静。

止稳定的感觉(如图6)。②衡”是指平衡,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均衡,也可以说是视觉上的平衡。以局部的调整达到整体的均衡。

(家具形态中的均衡可分为量、色、力上的均衡。量的均衡顾名思义是指体量,面积上的均衡;色则指配色上的颜色分量的均衡;而力的均衡指的是力与力之间的照应关系。在追求家具形态的均衡上要兼顾这三个方面。

如在外形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色彩等手段达到均衡。在追求均衡的手段上要巧妙、灵活,最好是在不均衡中求得均衡,换句话说也就是在物理均衡的条件下追求视觉上的不均衡。家具从实用的角度考虑需要物理力学上的平衡,但是设计者为了追求其作品中的动态效果,可以在满足家具力学上的稳定的同时通过形态,色彩构成视觉上的不稳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如图8)。

这也是现代设计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家具中的形式美可以归纳为造型元素间既对比又调和的关系。它包括了外形、色彩、材料、工艺以及家具间的搭配等各个因素的总和,不能只是单纯地理解为家具外部形态的形式。

二。以某一具体作品为例谈谈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答:

1、物质层面。

艺术品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复合体。处于最基础层面的是艺术的物质层面即艺术的物质媒介。如一件雕塑作品首先是一种青铜、或大理石等物质材料形成的实体,一幅绘画作品首先是一张涂满颜料的画布。

这是艺术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艺术的物质层面和艺术本体的关系不是对立与疏离的。

艺术品的物性或者说物因素是艺术品的重要构成要素,是艺术家创作作品的重要灵感**。中国画家对宣纸和墨的材料特性的利用,木刻艺术家特意要表现的木味,油画家对油画颜料丰富的肌理效果的把握,水彩作品中的水痕,装置艺术对各种物质材料的自由选择与应用都是艺术创作与审美的重要内容。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甚至构成艺术审美的主要方面。

如对玉石艺术品的玉材的欣赏。对纯粹的材料特性的自觉应用与表现常常成为艺术作品是否成熟的重要衡量标准,这是因为艺术作品的物因素和人的具体生存经验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会引起人的心理反应,因而艺术作品的物因素会成为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

2、物象层面。

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构成了艺术品的视觉外观。无论是对客观物象的直接描绘还是仅仅呈现为线条、色块或者是对现成物品的直接利用,艺术品都是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而得以呈现的。艺术作品总是呈现为抽象、具象、和意象的丰富多样的视觉形态和形式结构。

人类的艺术往往从模仿开始,写实的艺术在古希腊的雕塑中就得到了成熟的表现。但是写实不是艺术的唯一标准,原始时期的陶器上人类就形成了对单纯的形式美感的抽象语言系统。

艺术语言在艺术品的物质层面和物象层面上得以形成。不同的艺术门类构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系统,不同的艺术家也形成了个性化的语言系统。

3、现实层面。

所谓现实层面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所揭示和反映出的社会现实社会的内容。不同的艺术作品揭示显示社会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是直接地呈现,如油画《开国大典》对社会现实中的重大事件的反映。《清明上河图》对市井生活的描绘,就揭示了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

有的是间接地呈现,如《昭陵六骏》浮雕就通过唐太宗李世民骑过的六匹战马颂扬李世民的赫赫战功。八大山人的水墨花鸟画间接地传达出山河破碎的亡国之恨。有的艺术作品作者甚至故意遮蔽或回避对社会现实层面的联系。

如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极少主义作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对社会现实的完全脱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存在,是社会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任何艺术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必然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着社。

会生活的广泛内容和信息。不同的艺术品甚至不同的艺术门类和社会现实层面的联系是千差万别的,不能简单地认为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就比间接和社会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作品更值得提倡。艺术作品可以直接作为干预和影响现实生活的工具,体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特性,也可以单纯地表现个人的体验甚至纯粹地进行形式研究。

如果简单地认为表现个人是脱离生活,形式研究是形式主义只能说明我们对艺术的认识还停留在浅表。艺术创作中的主题先行论和题材等级论是对艺术和现实的关系的曲解。

4、历史层面。

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超越时代和具体历史情景的永恒性特征。艺术虽然产生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但是如果仅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就无法经受历史的淘汰。古希腊的雕塑经过岁月的洗礼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把她作为某种不可逾越的典范?

中国宋元时期的山水画时过境迁为什么依然能够被今天的人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在深刻反映其产生的时代特征的同时必然和人类更本质的精神需求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更加强调艺术的当代性和创新,但这种创新和当代性不应该是对当代社会生活表象的简单记录,更不能把流行与否作为判断艺术价值的标准。

如果艺术作品缺乏历史深度和史诗品格很难不被时间所淘汰。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同时这种针对性是可以放在历史的发展中去检验和审视的。艺术创作如果仅仅为了满足一时一地的具体需要是短视的。

随着这种具体需要的消失艺术作品就会毫无价值。

对艺术经典和传统的简单模仿和一味固守的复古主义在人类艺术史上屡见不鲜。这是对艺术与历史关系的另一种曲解。我们对艺术的评价和判断是放在整个历史系统中去审视的。

艺术对其产生以后的社会发展历史是否产生作用,产生什么作用是我们评价艺术的重要角度。历史上很多轰动一时的作品和显赫一时的名家却被历史逐渐遗忘了,而许多在它产生的时代名不见经传的作品在其他时代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对同样的作品却有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判断。

所以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评价必须放在人类历史的大时空中来分析。

5、美学层面。

所谓的美学层面是艺术品对人类而言具有的某种终极性的精神关怀。也就是形而上的品格。伟大的艺术在美学层面是可以体现出独特的价值的。

这样的价值或许并没有被艺术家自觉地认识和揭示,但却可以被直觉地感知和揭示。艺术作品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会关注作品的材质、艺术语言和视觉效果、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历史和文化情景中的状态,我们或许会更加关注它对我们作为人的精神上的作用。既艺术是否能够给我们提供存在的意义。

鼓舞我们坚定存在的勇气与信心,发现人性的高贵。在美学的层面上艺术超越了一切的现实的功利性,既不为感官的愉悦,也不为具体的利益、操纵和算计。艺术仅仅以人本身作为出发点和归属。

这并不是否定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而鼓吹抽象的人性论,而是艺术必须超越于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而进入美学的层面,直达人类最核心的价值目标。

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同时又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和人类的感官、社会、历史和心灵紧密相连。通过以上五个层面,艺术作品传达给我们凝聚于其中的生命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接受和解读我们又再次去面对外部的世界和内在的灵魂。

艺术不是生活的点缀和多余的装饰,她是和我们的生命本体密切相连的。是人按照美的法则构造自我的明证。

美学概论阅读答案

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不仅感知当时的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即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这种特殊的心理能力,称为想象。想象这种心理能力,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退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说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

美学概论作业

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班级 思政10 2 指导教师 姓名学号成绩 露台的美。美学老师让我们发现在这个学校的美,我不得不说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我发觉它就想一个工厂似的。谈不上美,特别是那个小气的大门。但是后来我发觉原来这个学校也有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我觉得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学校的露台,各种的露台。...

美学概论作业

美学概论。对美的认识。姓名 李奎。班级 视传1001 艺术1001 学号 1010510303 对美的认识。通过对美学概论的学习,对美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在美学原理原著作中把美划分为社会美 自然美 艺术美。现在,盛行 美是自然的人化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比 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