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作业

发布 2022-08-31 19:47:28 阅读 3584

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稀有性显著。据考察,共有维管植物838种,其中稀有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有桃儿。

七、虎榛子、红花绿绒蒿等51种;脊椎动物208种,包括雪豹、野猪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鸟类130种,包括胡兀鹫、苍鹰、蓝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1种;有两栖爬行动物8种,其中两栖类5种,爬行类3种;有鱼类10种;昆虫682种;有大型真菌61种。物种总数1789种,占甘肃省物种总数3560的50.25%。

[2]三、主要保护对象。

一)保护稀有濒危野生植物;

二)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三)保护自然区内水资源;

四)保护整个森林生态环境。[3]

四、保护区内一些资源状况及其近年来的变化。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行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加剧,在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和干扰因素,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4~5]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使人类能够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我们要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以下具体列举了一些森林资源的现状与变化:

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资源。

1.虎榛子分布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灌木高1–3米树皮浅灰色;枝条灰褐色,**,密生皮孔出校褐色,具条棱。树皮及叶含鞣质,可提取栲胶;种子含油,供食用和制肥皂;枝条可编农具,经久耐用。

[6]近年来,由于人们采摘严重,分布范围不断缩小,植株数量不断下降。

2.蕨类植物叶二回羽状,幼叶拳卷,生于林下,喜酸性土壤。蕨的根状茎富含淀粉,幼叶有特殊的清香,食用历史悠久。

蕨类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资源。[6]近年来,由于人们采摘严重和气候变化,数量急剧下降,人们大量的采集使得蕨类植物的跟不遭到了不可再生的破坏,繁殖能力下降。

二)常见动物和濒危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分布着许多动物资源,常见的有野兔、野鸡、麻雀等,濒危的有苍鹰、蓝马鸡、野猪等。每到冬季下过大雪后,你就会经常见到成群的人们分布在山间地头,奔跑在雪地里,有的拿着木棒,有的还带着老鹰,这就是他们追野鸡和野兔的景象。在保护区内麻雀也比较常见,尤其在秋季,金黄色的麦穗铺满田间时,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麻雀成群地飞跃在枝头和田间。

但是一些濒危的物种几乎见不到了,由于人们的开垦和砍伐活动,使得大片的植被遭到破坏,进而使这些动物失去了栖身之所,还有人类频繁的活动影响了这些动物的繁殖。

三)水资源。

森林植被发挥着涵养水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江水的截流与再分配;调节河川径流,调节林内小气候,减少林内地表蒸发;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地表侵蚀。[7]同时,森林中存在的大量水资源被当地人们开发利用,在自然区内修建了一个大型的太子山水库,还有许多个小型的水库,这些水库中的水是当地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

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自然区内的水资源,防止污染。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周边地区人们的大量采摘活动,使这些动植物的数量急剧下降,分布范围正在不断缩小,同时,其他植物的分布面积也在不断下降,尤其是一些生长比较快的灌木其他动物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和黄土高原的影响,保护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年降雨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以往雨水集中的春季和秋季,现在开始变得干旱,降水减少,导致了地表水的大量蒸发散失,从林中的延伸出的小溪小河也出现了季节性的断流甚至干涸的现象。第二,保护区周边的居民活动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了林区的生态平衡。春季万物发芽生长之时,当地农民就开始上山进林采摘大量的野菜,蕨类植物就是其中之一;秋季收获之时,当地农民采摘野果现象更加严重,尤其是虎榛子和高粱泡等美味可口的可食之物;冬季来临时,为了取暖做饭,当地农民将大面积的砍伐灌木,导致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之所,并且如果下一年降大雨将会导致水土的严重流失。

[8]总之,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可持续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和能源,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尽量避免人为的破坏和污染。[9]

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然区内丰富的资源。

保护动植物资源,首先要保护动植物资源的生存,保护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保护动物资源的繁殖能力,保护动植物资源的生存环境,也就是生态系统。[10]要保护水资源,首先要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其次,要尽量避免水资源的污染。以下提出几点具体的保护措施和途径;

一)立法保护森林资源,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

二)加大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意义的宣传,让人们能建立保护意识;

三)对于濒危和稀有物种进行特殊保护,为其提供绿色通道,提高它们的基因交流频率和繁殖能力;[11]

四)严禁水资源的人为污染 ,给当地人们和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水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肩负起这一责任需要大家的功能共同努力,希望每个人都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人力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我们自己和其他一切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1.刘文斌,段红梅。 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区系分析。甘肃林业科技。2008 .04【j】

2.和政县志编纂委员。和政县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03【m】

3.马克平,钱迎倩。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8,03(30)【j】

4.肖笃宁,李秀珍,高峻,常禹,张娜,李团胜。景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6-99【m】

5.吴次方,宋戈。土地利用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10-319【m】

6.马炜梁。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m】

7.莫菲,李叙勇,贺淑霞,王晓学。东灵山林区不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生态学报。2011,31(17);5009-5016【j】

8.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m】

9.曲忠祥。植物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m】

10.贺学礼。植物学。科学出版社。2008【m】

11.刘胜祥。植物资源学。武汉出版社。1992【m】

保护生物学作业

二 简述题 每题10分,共40分 6 简述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境破碎化不仅导致适宜生境的丢失,而且能引起适宜生境空间格局的变化。从而,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影响物种的扩散 迁移和建群,以及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和景观结构的完整性。在连续的生境中,种群内的个体通过扩散和迁移,寻找和开拓新的生境和资...

保护生物学作业

甘肃省生态保护情况简要论述。学号 1211030 姓名 戴钧专业 生物科学。甘肃地处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 盆地 平川 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 高原 平川 河谷 沙漠 戈壁交错分布。地势...

生物学作业

第二章脂类的化学。一。填空。1.膜主要是由两类分子组成 和 2.磷脂脂肪酸尾的链长可增加膜的流动性。3.膜结构的液态镶嵌型认为大多数蛋白质和脂质能够自由迅速地进行 但不容易从膜的一侧表面 到另一侧表面。4.脂类的分类依据是 5.磷脂的主要不同点是 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 6.鞘磷脂类的分子由 和 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