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
第一次作业。
a型题:1. 疖与面部疔初起都有粟粒样脓头,诊断面部疔的依据是:c.顶硬根深。
2. 下列关于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e.热毒火毒。
3. 瘰疬的**病理哪项不符:e.风湿热毒。
4. 阳证肿疡外敷首选油膏是b.金黄膏。
5. 颜面疔疮治法宜:d.清热解毒。
6. 肉瘿的**病机是:a.忧思郁怒,湿痰凝结。
7. 乳房所属经络为b.足阳明胃经。
8. 下列哪一项与气瘿关系最密切?c.多流行于山区高原地带。
9. 疮疡有脓时疼痛性质是:e.啄痛。
10. 下列哪种病最易引起小腿丹毒:c.足癣糜烂。
11. 箍围药根据病情,需进行调制。欲取其散瘀解毒,宜用e.醋调。
12. 下列关于外科疾病致**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血瘀滞,经络阻塞。
13. 肿疡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身热乏力,面色少华,脉数无力,应选用的**c.补托法。
14. 临床乳房检查最主要的方法是b.触诊。
15. 乳房检查的最佳时间是b.经后1周。
16. 痈的范围一般是:a.6-9cm
17. 内陷的含义哪项最为确切:e.疔疮以外的疮疡,毒不外泄,反陷入里。
18. 外科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b.火毒、热毒。
19. 丹毒是以e.颜色命名。
20. 新生儿丹毒称:a.赤游丹。
21. 《外科大成》记载有:“乳房结核,初如梅子,数月不疗,渐大如鸡子,串延胸胁,破流稀浓白汁而内实相同,外见阴虚等证。”这段描述的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c.乳痨。
22. 下列各项中,除……外,均正确反映了脏腑功能与外科疾病的关系?d.五善、七恶均是脏腑功能失常的表现。
23. 疮疡内治清热解毒代表方为c.五味消毒饮。
24. 中国现存专述膏药外治法的著作是:e.理瀹骈文。
25. 有头疽初起常用的主方是:a.仙方活命饮。
26. 冻疮、脱疽未溃时宜用b.红灵酒。
27. 石瘿的**病机是:b.气郁湿痰瘀血凝滞而成。
28. 溃疡脓出不畅而有袋脓者,首选b.垫棉法。
29. 下列各项中,除……外,均为感受特殊之毒致病?d.狂犬病。
30.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 ,多为干性。其成因为a.风。
31. 乳岩与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d.多发于40-60岁绝经期的妇女。
32. 最早记载外科病名的朝代是:b.商。
33. 《外科精要》的作者是:b.陈自明。
34. 患者女性,38岁,因双乳胀痛伴肿块数年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双乳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之结节,质韧,腋窝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挤压乳头时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溢出,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发现,最可能的诊断是e.乳癖。
35. 诊断外科疾病,首先应d.辨阴阳属性。
36. 气瘿的**是:c.一为忧患,二为水土不佳。
37. 乳疬的**病机是:a.肝肾亏损。
38. 女,26岁,产后第三周出现恶寒发热,右乳肿胀疼痛,体温38.7℃,体检见乳房红肿,皮色微红,无波动感,此时应用下列何法?c.疏肝清热,通乳消肿。
39. 《外科大成》的作者是:c.祁广生。
40. 辨别疮疡阴证、阳证的主要依据,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脓液有无。
41. 外科发病原因与发病部位有关,发于人体中部者,多责之于d.气郁、火郁。
42. 下列关于内治法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科疾病都应严格遵循消托补法的顺序。
43. 下列病名中以形态命名的是:a.蛇头疔。
44. 疖、痈、发的命名是根据:e.范围大小。
45.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 d.刘涓子鬼遗方。
46. **增厚伴有鳞屑或渗液的**病,统称为c.癣。
47. 下列关于辨阴证阳证依据的叙述,错误的是:d.脓液有无。
48. 检查乳房的方法,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c.捏住乳房肿块,定其性质大小。
49. 下列哪种病症不宜用烙铁烙法?b.血瘤。
50. 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a.金创瘈疭方。
51. 痈的病程大多为:b.10天左右。
52. 红丝疔相当于西医的:c.急性淋巴管炎。
53. 下列表现中属于阴证的是:c.皮色紫暗。
54. 瘿病发生的主要部位是:a.颈前喉结两侧的颈魇部。
55. 乳痈最多见于b.初产妇。
56. 下列关于辨脓的方法,错误的是:e.切开法。
57. 气瘿内治通常以疏肝理气,解郁消肿为主,一般选用方剂是:b.四海舒郁丸。
第二次作业。
a型题。1. 尿血与血淋的区别是有无c.尿痛。
2. 1. 有清洁、止痒、消肿、收敛、清热解毒作用的**病外用药剂型是a.溶液。
3. 脱疽病人久病面容萎黄,消瘦,患肢肌肉萎缩,**干燥脱屑,趾甲干燥肥厚,趾部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生长缓慢,经久不愈,舌淡,脉沉细弱。其治则应为:d.补养气血为主。
4. 下列关于**直肠疾病好发部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肛裂好发于截石位点。
5. 下列哪项最符合油风的临床表现?a.突然发生的片状脱发。
6. 黄水疮的好发部位a.头面、四肢。
7. 脱肛时直肠周围注射的作用机理是e.使直肠与周围组织粘连。
8. 大多数**直肠脓肿感染的门户是d.肛隐窝。
9. 热疮典型皮损为a.簇集性水疱。
10. 以下哪些病易引起肺梗塞?c.股肿。
11. 冻疮的主要致**素是指b.气血衰弱,寒邪侵袭。
12. 血栓性深静脉炎多发生于b.下肢静脉。
13. 臁疮若见……表现则提示发生癌变c.疮面呈菜花状。
14. 脱疽的好发部位是b.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
15. 蛇串疮的临床特征是b.皮损为簇集性水疱呈带状分布。
16. 天疱疮患者口腔粘膜破损,外治药用e.锡类散。
17. 接触性皮炎的特点是c.发病前均有明显的接触史。
18. 子痰中期**常用方是a.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
19. 尖锐湿疣发病的病原体为b.人乳头瘤病毒。
20. 早期梅毒检查的主要方法为c.暗视野显微镜螺旋体检查。
21. 静脉曲张性外痔最常合并的疾病是:d.内痔。
22. 最易继发感染的脚湿气为下列哪型?b.糜烂型。
23. 肾岩翻花是指:b.**癌。
24. 淋病的潜伏期多为d.2-5天。
25. 前列腺炎的**病机是a.肾虚、湿热、瘀滞。
26. 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是a.齿线。
27.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毒蛇咬伤急救处理的去毒措施? d.缚扎法。
28. 面游风多发年龄为c.青壮年。
29. 粉刺好发部位为b.面部。
30. 不能归属于五脏的肿瘤是d.脂瘤。
31. 在泌尿、男性前阴病中,肝经湿热的临证常用处方是b.龙胆泻肝汤。
32. 某男,30岁,近1周出现腰骶部及会**疼痛,小便频急,茎中热痛,尿色黄浊,苔黄腻,脉滑数。直肠指诊,前列腺饱满肿胀,有明显压痛,光滑无硬节,诊为前列腺炎。
其**病机是b.湿热蕴结。
33.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病原因是b.湿热之邪外侵。
34. 临产期妇女痔肿痛,最佳**方法是b.中药熏洗坐浴以消肿止痛。
35. 凡发生于颈部或耳之前后的一类岩证,面容憔悴,形体消瘦者,称之为b.失荣。
36. 下列各项中,除……外,均与肛隐窝炎有关系b.直肠息肉。
37. 失荣相当于西医的哪一类病a.恶性肿瘤颈部转移。
38. 肾岩翻花的发生与哪项因素最密切a.包茎。
39. 内痔分期的主要依据是a.脱出。
40. 四妙通安汤**脱疽适用于e.热毒型。
41. 枯痔散**的作用机理是b.干性坏死**。
42. 临床表现为肾子上或**上慢性结节,皮色不变,亦不疼痛,宜温阳化痰散结,常用处方是a.阳和汤。
43. 疥疮的主要**为a.接触疥虫。
44. 破伤风发作出现肌肉强直性痉挛,一般先发生于a.头面。
45. 臁疮的好发部位是b.小腿下1/3
46. 瘾疹的主要皮损为a.风团。
47. 肉瘤的**病机是c.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血凝结而成。
中医外科学笔记
一 发展史。1.五十二病方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2.黄帝内经 最早提出截趾手术 脱疽。3 南北朝龚庆宣 刘涓子鬼遗方 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 首创水银膏 病。4 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 1 正宗派 明 陈实功 外科正宗 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重视脾胃 重视外治法和外科手术。2 全生派 清 王维德 外科...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 麻风
麻风又称大风 疠风,是因感受风邪疠毒而致肌肤麻木不仁的慢性传染病。素问,长刺节沦 云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坠,名曰大风。科正宗 云 其患初起,麻木不仁,次发红斑,久则破烂,浮肿无脓,其症最恶。故曰,皮死麻木不仁,肉死刀割不痛,血死破烂流水,筋死指节脱落,骨死鼻梁崩塌。以主要侵犯 粘膜与周围神经 病程...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 黄水疮
黄水疮,又称滴脓疮 天疱疮,是一种发于 有传染性的化脓性 病。外科正宗 黄水疮 云 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其特点是颜面 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脓疱 脓痂 多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儿重,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病机 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