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2次作业

发布 2022-08-30 17:07:28 阅读 5811

生理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兴奋性: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前负荷:肌在收缩之前所承受的负荷。

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极化:指静息电位时膜内负外正的稳定电位差状态。

阈刺激:在刺激延续时间和对时间变化率保持中等数值下,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1小时内的沉降速度。

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血型:由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决定的血细胞的抗原性质,称为血型。常用的有abo血型和rh血型。

期前收缩: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又称过早搏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心动周期:心脏从一次收缩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即心房或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所需的时间 。

心输出量 :指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的意义是什么?

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得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的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过考试,大**收集程是复杂的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则要求一定的理化条件,组织的兴奋性也需要稳定的离子浓度才能维持正常。

稳态是在体内各种调节机制下,通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肾的排泄等各系统的功能活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遭到破坏而又得以恢复的过程中进行的。一旦内环境稳态遭到严重破坏,新陈代谢和机体各种功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即产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2.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有哪些异同点?

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的共同点是均为被动扩散,其扩散通量均取决于各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电位差和膜的通透性。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①单纯扩散的物质具有脂溶性,无须借助于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进行跨膜转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而易化扩散的物质不具有脂溶性,必须借助膜中载体或通道蛋白质的帮助方可完成跨膜转运;

②单纯扩散的净扩散率几乎和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而载体易化扩散仅在浓度差低的情况下成正比,在浓度高时则出现饱和现象;

③单纯扩散通量较为恒定,而易化扩散受膜外环境因素改变的影响而不恒定。

3.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意义。

答:(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晶体渗透压是形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主要由nacl等小分子物质构成。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使水分子的跨膜移动保持平衡。

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可吸引红细胞内水分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浆,引起红细胞皱缩。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可使进人红细胞内的水分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浆,引起红细胞皱缩。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可使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加,引起红细胞膨胀,甚至红纽胞破裂而致血红蛋白逸出,引起溶血。

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约1.5mosm/l(25mmhg或3.3kpa),主要由血浆白蛋白构成。

由于血浆蛋白分子量较大,难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而且血浆蛋白浓度远高于组织液。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能够吸引组织液的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人血液,维持血容量。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血容量。

4.简述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答: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时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心室收缩射血和血液流向外周所遇到的阻力(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

心脏收缩所做的功一部分用于流速,一部分产生侧压,但如果没有外周阻力,血液即迅速向外周流失,不能保持对大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此外,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和回缩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具有重要缓冲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述神经或骨骼肌细胞在兴奋及恢复过程中兴奋性变化的特点及产生原理。

答:细胞在一次兴奋及恢复过程中,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①绝对不应期:

相当于动作电位的峰电位时期。 此时期兴奋性为零, 在此期内任何刺激均不能使细胞产生兴奋。 ②相对不应期:

相当于负后电位的前半时期。此期兴奋性较正常低,阈上刺激可引起细胞产生兴奋。③超常期:

相当于负后电位的后半时期。此期兴奋性超过正常,因而阈下刺激可引起细胞产生兴奋。④低常期:

相当于正后电位时期。此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需较强的刺激才能引起细胞兴奋。时间过了低常期,兴奋性则恢复正常。

2.何谓继发性主动转运?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

例如: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主动重吸收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吸收的动力来自高 na +的小管液和低钠的细胞内液之间的浓差势,而细胞内的低 na +状态是依靠钠泵消耗 atp 来维持的,因此葡萄糖的主动重吸收所需的能量还是间接来自atp 分解。

⒈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csm/2,相当于 7 个大气压或708.9kpa 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

3.心脏受哪些神经支配?各有何生理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何?

答: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其中的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

1)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时,**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扩张、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跳加速。

2)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时,冠状动脉收缩,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跳减缓。

心脏受相反作用的双重神经支配,是为了使心脏更好的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人在紧张、恐怖、应急、运动等状况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反之,人在安静、睡眠等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要注意的是,虽然该两种神经支配着心脏的活动,但是它们的活动也是在最高中枢神经大脑皮层的调节下进行的。

4.试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答: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 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故凡能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静脉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主要有: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血管系统内血液充盈程度越高,静脉回心血量就越多。

当血量增多或容量血管收缩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就增多。 反之,血量减少或容量血管舒张时,静脉回心血量就减少。 (2)心脏收缩力量:

心脏收缩力量越强,射血时心室排空较完全,在心舒期心室内压就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内的血液的抽吸力也较大,回心血增多。 (3)体位改变: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静脉扩张,容量增大,故回心血量减少。

体位改变对回心血量的影响在高温时更加明显。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运动时,肌肉收缩可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发生挤压,使静脉血流加快,同时,静脉瓣使静脉内的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可是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5)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 有利于外周静脉的血液回流至右心房,呼气时相反。

生理学第二次作业。

一、 名词解释。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肺泡通气量积。

肺活量:人在呼吸时,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叫做肺活量。

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波尔效应:酸度对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hb的氧容量:每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量。

吸收: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等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消化: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脑-肠肽: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存在于胃肠道内的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为脑-肠肽。

胃的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基础代谢率: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食物的氧热价:食物分解氧化时消耗ll氧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氧热价。

呼吸商: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与耗氧量之比。

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有效滤过压:指促进超滤的动力和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 65%~70%,这种现象为球管平衡。

渗透性利尿:肾小球腔内液体的溶质浓度增高时,形成的渗透压增大,从而对抗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称渗透性利尿。

水利尿 :一次大量饮水1000ml以上,会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二、 简答题。

1.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成分及主要生理作用。

答:作用:物质交换答:

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组要成分微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由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1)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 防止肺水肿的发生;3)降低吸气阻力, 减少吸气做功。

2.简述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及效应。

3.简述胃内盐酸的生理功能。

答:1.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2.促进蛋白质的膨胀变性,加速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

3.使胃内维持适当的酸性环境,以利胃蛋白酶的活性。

4.能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

5.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4.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

答:散热方式:①辐射散热:

散热量与**温度和气温的温度差以及有效辐射面积有关;② 传导散热:散热量与物体的导热有关;③对流散热:受风速影响;④蒸发散热:

有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方式,是气温等于或高于皮温时的惟一散热途径;⑤其他:随呼吸、尿、粪等排泄物以及加温吸入气等。 降温措施:

①冰囊、冰帽:增加传导散热;②通风、减衣着:增加对流散热;③乙醇擦浴:

增加蒸发散热。

生理学作业

生理学第1 2次作业 2011 07 25 21 08 18 标签 健康分类 他山之石。作业2 a型题 1.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2.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b.心肌收缩能力。3.下列关于大动脉管壁硬化所导致的结果,...

植物生理学作业2答案

1 分析引起植物叶片失绿的生理原因。植物呈现绿色是因其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而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的缘故。因而凡是影响叶绿体发育及叶绿素代谢的因素都会引起植物失绿。可能的原因有 1 光。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条件。在叶绿素合成过程中从原叶绿素酸酯转变为叶绿酸酯需要光。另外由前质体向叶绿体的发育过程...

生理学试卷 2

2004级生理期末试卷 2 一 名词解释 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receptive relaxation 容受性舒张 2 threshold potential 阈电位 3 cardiac cycle 心动周期 4 decerebrate rigidity 去大脑僵直 5 a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