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发布 2022-08-18 15:22:28 阅读 2554

粤沪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教案。

双河镇九十铺中学王林祥。

第六章力和机械。

教学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2.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3.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重点。1.力的三要素。

2.重力、滑动摩擦力。

3.杠杆的平衡条件。

4.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使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力。

课前知识:人的“力气”有多大。

l)握力:一般人右手平均瞬时最大握力为550n左右,左手为420n左右,如果要保持1min,右手平均握力为270n左右,左手为220n左右。

2)挺力:当前臂水平前伸,手掌由下往上提东西时,平均提力约为200n。

3)扭力:人直立时,双手扭动一个舵轮的力平均为370n,女子为200n。

4)手臂拉力:成年男子平均拉力为690n,女子为380n。

5)背部拉力:男子背部拉力为自身体重的l50-200%,女子为自身体重的l00-150%。

6)蹬力:一般男子腿部的蹬力平均为2500n,女子为1500n。

7)踢力:练习气功的人,一脚踢出去,其冲力可达5000n。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踢一脚也可达到同样的力量。

8)咬力:一般成年男子用门牙咬东西时,可产生150n的力。用臼齿咬东西时,可产生700n的力,训练有素的杂技演员的咬力可达880一l200n。

9)咀嚼力:吃烧牛肉时,需要的咀嚼力为235-320n,吃烧猪肉时,需要的咀嚼力为240-290n。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秤)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分度值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图示: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图示。

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第二课时重力与摩擦力。

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5.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6.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7.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8.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剂;(4)利用气垫。

第三课时简单机械。

杠杆。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滑轮。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第七章运动和力。

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运动形式,能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

2.理解速度概念,能对速度单位换算及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

3.通过**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并能用它来解释有关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方法。

4.知道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所处的状态,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

教学重点。1.速度概念、单位、公式及简单计算。

2.惯性。3.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7.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9.v=s/t→s=vt,t=s/v

第二课时。10.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1.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12.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13.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4.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5. 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三课时。1. 力、速度、惯性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他们的定义不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这过程中至少存在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则是反映物体快慢的一个物理量,一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而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他的大小用物体的质量来量度。

其次,它们之间的联系。力与速度的关系: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体要运动并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这正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快。

并不一定是速度越来越大,也可以使速度的方向改变。也可以使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与惯性的关系:

惯性能够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直到有力来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2.“力和运动”解题思路与方法:

1)解答有关惯性现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条规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步,明确所研究的物体原来处在什么状态(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第二步,指明某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

第三步,指明另一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得出结论。

2)解答有关平衡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点:

平衡力的定义;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分为两步(两步曲)

第一步,明确所研究的物体是在哪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体、共直线,等大小,反方向共四个条件),得到题目要求得到的有关结论。

3)解答有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该抓住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正确理解上面这句话,切不可片面或想当然。

典型题例】例1] 有两上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

a. 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b. 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 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

d. 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

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因为生鸡蛋内的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这样液体就阻碍蛋壳的转动,使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

而熟鸡蛋是一个整体,转动后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转动一会儿才停止。

点评:注意物体受力的部位才会改变运动状态,其余部位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例2] 行军队伍长1200米,前进速度为2米/秒。通讯员从队伍后端以4米/秒的速度赶到队伍前端需要多少时间?再从队伍前端回队伍后端又要多少时间?

解析:此题可作两个图分别求解两个问题。

1)通讯员从后端赶到队伍前端时:是一个相同时间、路程差问题。设队伍长为 ,时间为 。由图1知: 。

图12)通讯员从队伍前端回到后端时:这是一个同时间、路程和问题。设时间为 。由图2知: 秒。图2

点评:速度计算时,尽可能画图表示关系,这样做能清晰、迅速找到解题方法。

例3] 车厢重为 ,机车对其牵引力是 ,如果列车匀速行驶,则车厢所受阻力为;如果列车是在加速行驶,则车厢所受阻力一定小于。

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双河镇九十铺中学王林祥。第六章力和机械。教学目标。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2 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 弹力和摩擦力。3 通过实验 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学重点。1.力的三要素。2.重力 滑动摩擦力。3.杠杆的平衡...

八年级物理 沪粤版

2017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审题人 校区学生姓名得分。一 填空题 每空2 分,共36 分 1 如图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cm,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2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

八年级 物理 下册 目录 沪粤版

初中精品资料欢迎 八年级 初二 物理下册目录沪粤版。第六章力和机械。6.1怎样认识力。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6.3重力。6.4 滑轮摩擦力的大小6.5 杠杆的平衡条件6.6 滑轮的作用。第七章运动和力。7.1怎样描述运动。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7.3 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