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即时练。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悠闲(yōu) 地窖(jiào) b.荒谬(mi诘问(jí)
c.瓦砾(l制裁(cáid.尴尬(gàn) 琐屑(xiāo)
答案:a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寒噤鞠躬触目伤怀b.肃穆惶急情郁于中。
c.狼籍蹒跚鸡零狗碎d.噩耗焦灼月明风清。
答案:c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答案:d4.下列使用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一句是( )
a.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
b.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b.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c.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d.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答案:c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这本书,使我了解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b.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多做工作的保障。
c.生物老师教给我许多生动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
d.这支优美、舒缓的乐曲把紧张听众的心情都放松下来了。
答案:c7.下列对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举事例)
b.帛书比简书轻便,但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分类别)
c.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下定义)
d.帛书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用木棒作轴,所以也叫它卷轴。(作诠释)
答案:b8.在说明文或**常识方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故事情节和社会环境是**的要素。
b.**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和短篇**。
c.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一篇说明文一般主要用一种说明方法。
d.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答案:d9.仿照下面的句式和内容补写句子。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是没有是没有。
答案:一棵树的山岭一条鱼的水塘。
10.将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田字格里。
锐不可挡张皇失措惟命是从运筹帷屋头昏目眩严阵以待触目伤怀大庭广众连声喏喏惟妙惟肖因地制宜不加思索。
答案:挡—当屋—幄喏—诺加—假。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1.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一组词语应是( )
a.布局层次映衬b.映衬布局层次。
c.布局映衬层次d.层次映衬布局。
答案:c12.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
选文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句中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选文第二段中的一句与最后一句照应了这一特征。
答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图画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3.选文第二段可以分为两层,先说假山的堆叠。文中“”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
次说池沼的特点,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答案: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14.选文第二段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
a.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体现了设计者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答案:b15.对“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有假山,有池沼,山水映衬,互相配合。
b.苏州园林中假山的堆叠注意了与竹子花木相配合,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实感。
c.苏州园林中的池沼与桥梁、石头、花草金鱼等景致的配合,富有自然情趣。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追求对称。
答案:d16.“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 )
a.假山的堆叠,是技术也是艺术。
b.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c.假山的堆叠,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技术。
d.假山的堆叠,即使技术,更是艺术。
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2024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
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7.指出下列各句人物描写的方法。
1)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
3)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4)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答案:(1)行动描写 (2)神态、语言描写 (3)心理描写 (4)外貌描写。
18.文中写“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到第38个小时”?
答案:这样写,用时间的变化突出了挖掘过程之长,体现了父亲的坚强意志和对儿子的热爱。
19.从文中找出父子之间心灵相通的语句,并谈谈这句话在父子俩心中所起的作用。
2019届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2011年中考备考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篇。甘肃王延学。模拟实战。好好活着就是爱。李晓。21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这个男人,就是写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的海子。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
中考语文1现代文考点复习七上
现代文考点化复习 七年级上册。一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宽恕 sh 黄晕 y n 敧斜 q 丫杈 ch b.洗濯 zhu 磅礴 b 滑稽 q 收敛 li n c.厄运 枯涸 h 边塞 s 蜂峦 lu n d.猝然 c 碣石 ji 连亘 n 静谧 m 答案 d ...
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现代文阅读技巧
1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中心 这是语境求解的高度概括。2 任何主观题都必须围绕中心作答。虽然某些阅讯题,只涉及到局部,就事论事 即可解答,但大多数题目,看起来是出在某个词 某个句 某个段落上面,但其思维均指向全文的中心,和全文的主题 结构 特色相关。3 尽可能用原文词 句,主要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