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 25 词五首

发布 2022-08-16 16:42:28 阅读 4980

25.词五首。

初三语文备课组,主备课人:徐镇元。

审核人:李平。

授课时间:第1周。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五首词的基本文学常识。

2、使学生能理解五首词作者所表达的基本内容、情感思想。

3、使学生能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以及表达效果。

4、朗读与背诵五首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五首词的内容、感情和表现手法;

2、朗读与背诵五首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作为比诗更自由、更具表现力的一种韵文体裁,词自初唐产生后,在宋代达到其成就的巅峰。

百花齐放的宋代词坛涌现出风格各异的众多词派,一时间,俊采星驰,璀璨的词坛星月照亮了宋代的文学天空。今天,我们一起进入那方美丽的词的国度。(板书课题)

在这美丽的词的国度,有娇艳的花,有奔涌的浪,演绎出多姿的词的风采。婉约派和豪放派词就是这娇美的花、这奔涌的浪。

首先让我们走进《望江南》、《武陵春》,一睹婉约派词的风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温庭筠、李清照等文学常识。

2、理解《望江南》《武陵春》基本诗义,体会作者表达的复杂情感。

3、领会词中作者在用词、修辞和写法上的表达效果。

三、检查预习:

1、温庭筠。

1)温庭筠,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把词视野完全转向花柳风月,多写女性的姿色与生活情状,特别是她们的内心生活。

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这些在词风上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李清照。

李清照,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素以委婉、含蓄、清丽著称。早期生活优裕,后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词轻快活泼、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感受。

后期,大多抒发深沉的相思之苦,凄凉身世之感,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三、文本解读。

自学指导一(共10分钟):

学习目标:理解基本词义,体会作者感情。

师生朗读《望江南》《武陵春》后,学生思考:

你认为这两首词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学方法:结合注释,或依据具体词句,理解词意;把思考所得旁注在课本空白处。

自学时间:5分钟。

自学指导二(共15分钟):

学习目标:理解两首词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小组讨论:1、读《望江南》《武陵春》,找出最有感触的句子,说说它好在**。

自学方法:1、赏析词,可从字词的精妙之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词的意境等方面入手。

2、四人围成一组进行小组讨论,从两首词中任选一角度(方面)加以赏析。

自学时间:5分钟。

注释: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不必强求统一的答案。

四、当堂训练。

1、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2、背诵两首词。

五、作业布置:

作业手册。页:基础积累;同步拓展。

2、继续背诵这两首词。

板书设计。望江南》白描手法。

希望: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失望:过尽千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武陵春》借景抒情。

倦梳头”--失去希望。

闻说”“也拟”“只恐”--隐约的希望、重跌入失望和悲凉。

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 基础辅导 1

基础辅导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班级姓名学号。一 选择题。1 我国古代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举世瞩目的,以下的技术成就中与化学无关的是。a 烧制陶瓷 b 发明指南针 c 使用火药 d 冶炼钢铁。2 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a 发光放热 b 生成气体 c 生成沉淀 d 生成新物质。3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

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一单元练习卷

第一单元练习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 选择题。1 通过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 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 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 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 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2 在蜡烛及其燃烧的 实验中,下列哪一种现象是不对的。a 罩在烛火上...

龙湖实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

一 指导思想。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将继续以学校工作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狠抓教学六认真,围绕课题 生活识字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开展活动 努力提高本组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我组的语文成绩整体有所提高。二 工作目标。1 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2 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