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欧姆定律。
16.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程重点(内容)
1、 通过实验**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2、 筒过实验**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点——①实验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②由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
过程。一、**——i与u的关系(r一定)
取r=10ω
u——i图
二、**——i与r的关系(u一定)
取u=2vr——i图 i/a
r/ω结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思考:如果已知电阻和电压,能不能求出电流呢?
§16.2(1) 欧姆定律。
课程重点(内容)
1、 欧姆定律的概念及公式。
2、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
4、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
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考点——①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在的电压、电流、电阻;
能计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
过程。上节课的结论:1.当r一定,i与u成正比;2.当u一定,i与r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注意:单位要统一)
二、应用。例1、讲p26例题。
u=ir例2、导体两端电压5v,通过电流0.5a,求电阻。如果电压增大至20v,此时电流、电阻又是多大?
解: 当u增大至20v时, r=10 =2a
三、串联中的电阻规律r1 r2
∵ u源=u1+u2 i=i1=i2u1 u2
r总= u源。
即 结论: 1.电阻串联相当于导体长度增长;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各分电阻。
四、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
r1 i1r2 i2i即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通过实验**了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6.2(2)欧姆定律。
课程重点(内容)
1、 串联电路电压分配原则。
2、 并联电路电流分配原则。
3、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相关习题。
难点——对串联、并联电路的判断并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题。
考点——运用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并结合欧姆定律解决相关习题。
过程。一、串联电路电压分配原则。
u、i、r特点——u=u1+u2 i=i1=i2 r=r1+r2
∵i1=i2 → 即
∴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跟电阻成正比。
二、并联电路电流分配原则。
u、i、r特点——u=u1=u2 i=i1+i2
∵ i1r1=i2r2 →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跟电阻成反比。
例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5ω,a表示数为0.6a,r2两端电压为2.5v,求。
通过r1的电流;②通过r2的电流;
r2的电阻;④电路总电阻。解:①
例2、r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右滑动时。
的示数变小 , 的示数变大 ,的示数变小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3、某工厂有一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电压为6v,若接在8v的电路上,需给它串联一个 4ω 的电阻。
例4、在**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若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当滑片p向。
左移动时,则v表示数不变 ,a表示。
数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5、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a表。
示数将变小 ,v与v2表的差值。
跟v1表示数的比值为 1 。
例6、如图自制电子秤原理图,利用v表示数指示物体质量,托盘、弹簧上端和滑片固定在一起,且质量忽略不计,oa间有可收缩导线,当盘中无物时,v示数为0,已知r0=5ω,r滑最大阻值15ω,u源=3v,v表量程是0~3v,现将1kg的物体放在托盘中,滑片p在距上端1/3处,此时v表示数 1.5v ,若弹簧伸长与所受力成正比,该秤能测最大质量是 3kg ,此时v表示数为 2.25v 。
u=ir
2.25v§16.3(1)电阻的测量。
课程重点(内容)
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
3、 实验电路图。
4、 实验步骤和实验分析。
5、 实验注意事项。
难点——科学、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考点——①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方法、原理、步骤;
能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
过程。一、实验原理——(伏安法)
二、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三、实验电路图。
四、实验步骤。
1.画好电路图;
2.连接好实物;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u1=2.5v,读出i1观察灯泡亮暗;
4.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为u2、u3,读出对应i2、i3,同时观察灯泡亮暗,将实验数据计入**。
5.计算r1、r2、r3,并求出r平。
实验分析:① 灯泡电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为了减小误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五、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大阻值处;
2.先串联后并联;
3.选择合适量程,使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
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思考:除了上述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求电阻?
小结:师生共同据本节内容板书小结。
16.3(2)电阻的测量。
课程重点(内容)
1、 伏安法测电阻2、特殊测电阻方法3、测小灯泡在额定电压时的电阻。
难点—— 理解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伏安法测电阻。
考点——①实验中电路器材的选择、电路故障、注意事项;
考察特殊测电阻方法。
教具——电路板等。
过程。一、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方法——伏安法。
二、特殊测量电阻方法。
1.安阻法: —r0
2.伏阻法: —r0
3.的等效替代法求电阻 ——电阻箱、r0 (如曹冲称象)
先闭合s2,读出i
再闭合s1,使a表示数保持i,则 rx=r0
三、测小灯泡在额的电压下的电阻。
u=u额。16 本章复习与典例。
课程重点(内容)
1、 知识结构的复习。
2、 电流表的外接法、内接法的误差分析。
3、 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
难点——理解电路中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的误差。
考点——电路故障分析。
过程。一、复习。
实验:**i与u的关系实验:**i与r的关系。
应用安全用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7章
电功率 测试题。一 填空题 每小题4分,共36分 1 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7 1所示,灯泡上标有 3 5 v 0 7 w 的字样,该同学所用电源是由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a时,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 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 图7 1图7 2图7...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 16章试题
班级姓名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21分 1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 村居书喜 中的两句诗 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 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1章 15章综合测试
初三年物理模拟考试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 在国际上,力的单位是为了纪念下列的哪位科学家而命名的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安培 d 瓦特。2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例是 a 射箭时拉弯了弓b 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c 点击鼠标d 钟摆来回摆...